潘光炎
- 作品数:15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生长动力学被引量:5
- 1992年
- 为了测定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的生长动力学,用该菌的标准菌株C79—13接种5种液体培养基,于接种后0,4,8,12,16,20,24,36和48小时取材,按标准琼脂平板计数法计算了每ml培养基内的活菌数。结果表明,营养成分和培养时间对本菌的生长繁殖具有明显而强烈的影响。每ml培养基内活菌平均数以接种后4小时最少;以接种后16或20小时最多。本菌的世代时间不是常数,以2号培养基接种后12~16小时最短(18′16″),以4号培养基接种后4~8小时最长(83′20″)。本试验还试图建立本菌生长动力学的数学模型,包括3个直线方程和1个确定性模型。
- 潘光炎罗德英伏小平刘磊陈金顶
- 关键词:伤寒白痢动力学
- 无菌环境中鸡白痢病传播特征的研究被引量:4
- 1994年
- 应用无菌笼具复合体,使雏鸡处于微生物群受控和严格隔离状态,把鸡白痢病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截然分开,以便研究其传播特征。结果表明,19%的阳性鸡群后裔,可以从其体内分离到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而阴性鸡群为5%。两周龄内保护雏鸡免遭外界环境中沙门氏菌的感染,在本病的生态防制上颇为重要。
- 潘光炎刘磊罗德英陈金顶伏小平张映瑞
- 关键词:鸡白痢鸡病
- 乌鸡白痢病的研究被引量:2
- 1992年
- 本文对甘肃省初次引进的乌鸡群进行白痢病的研究。结果表明,自然发生的雏鸡白痢病,其死亡率可达67.24%,采取适当的防制措施后,死亡率可降至3%。用全血玻片凝集反应试验进行全群成年鸡检疫,阳疑率为2.66%(6.9%—1.36%)。11.8%的阳疑鸡出现卵巢病变,从全部病料均可分离出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Sgp)。本文首次报导了58%的阳疑乌鸡从其粪便内周期性排菌,因此定期检疫,淘汰阳疑鸡是防止本病水平传播的一项重要措施。
- 罗德英刘磊伏小平陈金顶潘光炎
- 关键词:乌鸡白痢病
- 后备鸡微生态失调及生态防制
- 潘光炎刘磊伏小平等
- 该项研究首次提出并研究了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生长动力学模型,进行了肠道无菌鸡和限生鸡的研究。针对“鸡正常细菌群厌氧培养活苗”提出了免疫程序;在国内首次提出并研究了口服抗生素对后备鸡定植抗力的影响,炭疽芽孢杆菌、大肠埃希氏...
- 关键词:
- 关键词:兽医学伤寒
- 羊口疮的研究被引量:6
- 1989年
- 本文报道了对羊口疮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实验病理学、血清学诊断以及免疫预防等问题所进行的系列研究结果。应用电镜技术,首次在国内观察到了羊口疮的病原——羊口疮病毒。对该病毒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和理化学特性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该病毒的感染范围比较广泛,对干燥耐受性强,对热、紫外光和福马林敏感;在奶山羊睾丸细胞上生长良好,CPE变化显著,并有多倍性现象;通过系统取样和超薄切片,在电镜下观察到了病毒在培养细胞中的主要复制过程,以及培养细胞本身的亚微结构变化。试用差速离心联用30—45%蔗精密度梯度超速离心,能有效地提纯病毒,为纯化痘类病毒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中性无离子去污剂TritonX—100与2—巯基乙醇联合,可使病毒裂解,便于分离囊膜蛋白亚单位;用SDS—PAGE分析法,发现病毒最少可泳动出28条多肽区带,而病毒的囊膜亚单位则由18条多肽区带组成。将病毒亚单位作为抗原免疫羔羊,可激发羊只产生抗全病毒抗体和迟发性变态反应,这在国内属首次报道。流行病学的调查表明,羊口疮在甘肃省存在历史已久,分布广泛,对养羊业危害严重;病的自然感染主要见于绵羊和山羊,以羔羊最为易感,除口唇感染外,未见其他临诊病型;采取不同地区的病羊痂皮在羊体作交叉免疫试验,未发现病毒有型别差异。人工感染病羊的血常规检查和血清蛋白的电泳分析未见异常;病理组织学变化以表皮的网状变性、真皮的炎性浸润和结缔组织增生为最特征。首次在国内将反向间接血凝、对流免疫电泳、酶联免疫吸附,琼脂凝胶扩散以及血清中和等五种血清学方法用于羊口疮的诊断,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的空白,其中前三种方法在当时的国外文献中也未见有报道。以改良、完善现行方法为目的,对活毒苗免疫接种法作了系统的研究,证明是�
- 沈正达靳诚沈斌元王锡祯罗德英卢洪英潘光炎滕振文陈燕军宋勇白吉荣左玉婷胡永浩王蒲汪清常泽生
- 关键词:羊口疮电镜技术迟发性变态反应
- 无菌动物及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上的应用被引量:1
- 1989年
- 无菌动物(Germfree animals),即其体内外不存在任何其他种的有生命的微生物之谓。真正的无菌动物研究开始于G.H.F.Nuttal和H.Thier feider(1895/96),他们第一次通过剖腹产取得无菌豚鼠。大规模培育无菌动物的研究开始于美国印第安那州诺特德茂大学微生物系的劳邦迪实验室。本世纪初,J.A.Reyniers等培育了以下各种无菌动物:猿猴、兔、猪、豚鼠、猫、绵羊、大鼠、小鼠、鸡等;研制了不锈钢厚壁隔离器,能承受高压蒸汽消毒,大大地降低了污染率,随后,由P.C.Trexler教授设计出塑料隔离器,制定了过氧乙酸灭菌的操作程序,使隔离器的成本降低,便于推广。目前在M.Pollard教授的领导下,正围绕老年病、宇航中的机体内微生物区系变化,胆固醇的代谢和龋齿等课题开展科研。
- 潘光炎
- 关键词:无菌动物生物医学工程
- 无菌动物及其在生物医学科研上的应用(续)
- 1989年
- (四)基础免疫学的研究 人们设法把动物体的正常菌群除去,仅供应一种无抗原性的日粮,此时就能测定杀死的细菌和天然日粮中的其他抗原分子对动物的免疫原作用。这种慢性经口腔的“预防接种”可能是对传染抵抗力的重要来源,在无菌动物可以对这种抵抗力进行深入的探讨。当人们把注意力转移到细胞介导免疫和在预防癌症上的作用时。
- 潘光炎
- 关键词:无菌动物生物医学
- 养鸡技术讲座 第六十四讲 禽呼肠孤病毒感染(上)被引量:3
- 1994年
- 养鸡技术讲座第六十四讲禽呼肠孤病毒感染(上)甘肃农业大学兽医系潘光炎呼肠孤病毒(TheReoviruses)是呼吸道肠道孤儿病毒(respiratoryentericorphanvirus)的缩写,可分为两个主要的群,即哺乳动物来源和禽类来源。这两个...
- 潘光炎
- 关键词:鸡病呼肠孤病毒
- 肺霉形体抗原快检法的研究被引量:1
- 1998年
- 用不同抗体建立快检肺霉形体(以下简称MP)抗原的夹心ELISA方法,并以培养法评价,研制相应的试剂盒。结果表明夹心ELISA检测方法与培养法相符率为100%,检出极限为1000菌/mL,该方法特异性高,与其它相关抗原交叉反应低于33%,试剂盒稳定性较好。
- 王保宁潘光炎吴祥林
- 关键词:夹心ELISA试剂盒
- 几种PCR方法在克隆鸭肠炎病毒未知基因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9年
- 以DEV基因组DNA为模板,用简并PCR、改良Targeted gene walkingPCR、改良的热不对称交错PCR和Long—PCR,获得了5350bp、11083bp和2905bp3段DEV未知基因片段,DNA序列分析发现包含9个开放阅读框,将这些序列提交GenBank分别获得的登录号为:EF554396~EF554403。结果表明,多种PCR方法联合使用可以高效的实现对鸭肠炎病毒未知基因的克隆。
- 潘华奇曹瑞兵陈溥言刘磊王书锦潘光炎胡江春
- 关键词:鸭肠炎病毒未知基因简并PCRWALKING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