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能玉

作品数:11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介入
  • 3篇胆道
  • 3篇梗阻
  • 3篇恶性
  • 2篇胆道支架
  • 2篇置入
  • 2篇置入术
  • 2篇栓塞
  • 2篇肿瘤
  • 2篇介入性
  • 2篇黄疸
  • 2篇梗阻性
  • 2篇梗阻性黄疸
  • 2篇恶性梗阻
  • 2篇恶性梗阻性
  • 2篇恶性梗阻性黄...
  • 2篇放射学
  • 1篇胆道梗阻
  • 1篇胆管
  • 1篇胆管肿瘤

机构

  • 10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潘能玉
  • 9篇向华
  • 8篇刘觉仕
  • 7篇张智明
  • 6篇方志勇
  • 3篇刘建滨
  • 2篇马宝林
  • 1篇邓元甫
  • 1篇袁国强
  • 1篇龙林
  • 1篇孙林
  • 1篇刘觉化
  • 1篇李冬明
  • 1篇李惠
  • 1篇黄锋
  • 1篇黄卫国
  • 1篇严春雷

传媒

  • 4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第一届国际肿...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产胆道支架经皮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恶性胆道梗阻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无法切除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是一种较好的姑息性介入治疗方法,它创伤小,对病人损伤小,并避免了由于引流导管引起的各种不便与并发症。作者自1999年起...
向华刘觉仕张智明潘能玉方志勇马宝林
关键词:胆道支架恶性梗阻性黄疸
文献传递
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
2006年
目的总结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经验,探讨其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45例患者均采用X线透视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根据梗阻部位的不同解剖决定放置支架的方式。45例共置入胆道内支架53枚,其中8例每例置入2枚。结果经皮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技术成功率为100.00%。置入术后1周血总胆红素水平较置入前明显下降(P<0.001)。并发症发生率24.98%,为主要包括胰腺炎和逆行胆道感染等。结论经皮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疗效可靠,是一种安全,可作为恶性胆管阻塞介入治疗的一种姑息性疗法。
张智明向华刘觉仕刘建滨方志勇潘能玉
关键词:介入性治疗内支架胆管阻塞胆管肿瘤
医院感染管理在介入放射学中的重要性
2002年
介入放射学是融诊断和治疗为一体的科技含量很高的一门新兴科学.在国外始于60年代,在我国也已有20年的历史.它应用于肿瘤病变的介入诊疗,血管神经系统的介入诊疗,血管栓塞术,局部药物灌注术等等.
潘能玉
CT引导下肾囊肿硬化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4年
邓元甫刘建滨向华刘觉化张智明潘能玉黄卫国严春雷
关键词:硬化疗法
输卵管梗阻不孕症的微创诊疗体会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DSA采集图像,水溶性造影剂子宫输卵管造影及输卵管梗阻微创诊疗安全性,疗效和如何规范质量控制。【方法】534例不孕症患者DSA连续采集图像,用60%泛影葡胺或欧苏300 mgI/ml行子宫输卵管造影,96例双侧输卵管梗阻者行介入再通术,并对21例伞端积液梗阻者联合妇科腹腔镜粘连松解及伞端成形术。【结果】534例造影显示共1067条输卵管,通畅399条(37.4%),通而不畅197条(18.4%),梗阻472条(44.2%)。术前B超提示积液255条,造影无一条通畅。96例共192条输卵管梗阻行再通述,开通后通畅的154条(80%),通而不畅10条。有75例双侧通畅,21例远端梗阻或通而不畅者行腹腔镜下粘连松解及伞端成形。妊娠率:造影后双侧通畅的为74%(128/146),微创治疗的为(46.9%)。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卵管梗阻不孕症的微创诊疗术,完善的检查,术前用药,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恰当的微创技术是质量控制的关键。
刘觉仕向华张智明潘能玉方志勇
影像学检查中对比剂应用的风险预防与护理
2010年
总结了影像学检查中降低对比剂应用风险的措施。包括对应用对比剂的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针对对比剂过敏反应和血管外漏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认为在护理中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采取措施对对比剂应用风险进行有效预防,可最大程度避免发生过敏反应和血管外渗漏等严重并发症,保证患者检查安全。
潘能玉向华刘觉仕李惠
关键词:影像学检查对比剂护理
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晚期癌症患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顽固性上腹痛的疗效
2008年
【目的】评价CT导引下后路穿刺腹腔神经丛淋巴结内及腹膜后间隙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晚期癌症患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顽固性上腹痛的止痛效果。【方法】对17例CT增强扫描均有胰腺后方腹膜后广泛淋巴结转移,顽固性上腹痛,采用麻醉类止痛效疗不佳的晚期癌症患者,应用CT导引经皮穿刺淋巴结内及腹膜后间隙无水酒精注射阻滞腹腔神经丛方法治疗。【结果】治疗后疼痛完全消除9例(52.9%)。疼痛较前显著减轻5例(29.4%)。疼痛较前减轻,但仍依赖麻醉类药物方能控制疼痛3例(17.7%)。但所有患者生存质量获得提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晚期癌症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顽固性上腹痛患者,经本方法能有效地阻滞腹腔神经丛取得良好的止痛效果。提高生存质量,并能获得淋巴结消融的近期疗效。该方法安全、实用。
方志勇刘觉仕向华孙林潘能玉龙林
关键词:腹腔丛神经传导阻滞
胆道支架经皮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胆道本身恶性疾病及周围浸润性原因所致恶性梗阻患者,行经皮穿刺胆道内支架置入的疗效及优越性。【方法】对.12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穿刺胆道内支架置入引流术,或先行经皮肝穿刺置入引流管外引流后再行支架置入;128例共置入支架154枚,其中24例置入2枚,2例置入3枚支架。【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治疗2周后总胆红素明显下降,引流通畅中位时间9~11个月,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2.5个月。【结论】介入性胆道内支架置入术虽对肿瘤无治疗作用,但去除了梗阻性黄疸导致的生存时间缩短这一因素,且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是一种疗效肯定的姑息性治疗方法。且因微创,无手术开刀痛苦等优势让临床及患者乐于接受。
向华刘觉仕张智明潘能玉方志勇马宝林
双介入栓塞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肝穿刺门静脉行食道、胃底曲张静脉栓塞(PTVE)止血,经皮部分脾栓塞(PSE)降低门静脉压,结合内科综合治疗门静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食道、胃底曲张静脉栓塞,联合经皮部分脾栓塞治疗,栓塞前后分别测量门静脉压力并行比较。结果术后自由门静脉压(32.98±7.20 cmH2O)较术前(38.44±7.40 cmH2O)明显降低,平均下降14.20%。除1例术后1周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外,27例术后1年再出血率为7.4%,无肝性脑病发生,肝功能大部分得到恢复,脾功能亢进得到有效抑制。结论经皮肝穿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栓塞联合经皮部分脾栓塞的治疗方法可以控制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抑制脾功能亢进,降低门脉压力,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向华刘觉仕张智明方志勇潘能玉李冬明袁国强
关键词: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介入治疗栓塞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TUAE)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TUAE治疗后患者月经量明显减少,子宫肌瘤的压迫症状消失,子宫体积从术前(247.2±32.6)cm3缩小到治疗后的(135.7±1 9.5)cm3,子宫肌瘤的体积从术前(161.9±20.2)cm3缩小到治疗后(50.4±9.7)cm3。故认为TUAE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肯定。
刘建滨向华刘觉仕张智明黄锋潘能玉
关键词:子宫肌瘤栓塞治疗性放射学介入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