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玉珍
- 作品数:18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遵义师范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农业科学更多>>
- 起步于格律 闻世于乡土——论蹇先艾新诗创作
- 2015年
- 在"五四"时期,白话新诗显示出了新文学的主要实绩。在众多的新诗流派中,新月派成就突出,影响深远,闻一多、徐志摩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新格律诗人及诗作也深受人们喜爱。蹇先艾就是在闻一多、徐志摩二人的诗论及创作影响下,努力实践于新格律诗创作并取得突出成就的一位青年诗人。蹇先艾,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字萧然,贵州遵义人,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
- 牟玉珍王崇蕾
- 关键词:蹇先艾诗创作白话新诗孤独者
- 一个美丽的梦境——对《透明的红萝卜》中黑孩的情感分析
- 2010年
- 1985年3月《中国作家》第2期上发表了莫言的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小说通过一个奇特的意向——“金色透明红萝卜”来传达了一个孤苦伶仃的小黑孩的敏锐的感觉和他在滞洪闸的情感经历。小黑孩的内心世界非常敏感和丰富,他通过听觉、视觉、幻觉来感知感觉着这个世界。对黑孩来说,他的朦胧而美好的幢憬,更突出地凝聚在对那个“金色透明的红萝卜”的珍视和迷恋上。在这里,“透明的红萝卜”成为一种美好梦想的象征。一种对生活理想和人间温情的朦胧憧憬和向往的象征。
- 牟玉珍
- 关键词:黑孩红萝卜情感分析
- 浅谈《老马》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被引量:1
- 2012年
- 藏克家早期抒情诗着眼于现实,取材于现实。《老马》是诗人早期的代表作之一。诗人满怀悲愤的感情,以极大的艺术概括力,写出了旧中国亿万农民在封建势力重压下忍辱负重的悲惨境遇,抒发了他对受苦受难的农民的同情,也表露了他对封建社会、新旧军阀统治的愤懑控诉之情。
- 牟玉珍
- 关键词:老马艺术特色
- 游走在革命与审美之间
- 2012年
- 作为延安文学发展的承接,革命历史文学在建国初期发展到了高潮阶段,呈现出了“红色经典”的浪潮。杨沫的《青春之歌》作为“十七年文学”中革命历史小说的经典之一具有多重解读的开放性。“革命性”和“审美性”交杂在文本之中,具有鲜明的革命有余而审美不足的创作伤痕和时代印记。本文从革命和审美角度探索政治与文学的关系以及二元对立中作者的焦虑与无奈,进而探讨“红色经典”的当下意义。
- 牟玉珍张挺玺
- 关键词:《青春之歌》审美
- 双重视野下的《桃园》之美
- 2012年
- 作为"五四"短篇小说的重镇,废名的小说有其独到的美学追求。不同视野下的《桃园》呈现出废名小说的多元内蕴。在对小说生命无奈的凄凉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的双重解读中,我们能领悟到小说中的现代意义和独特美学。
- 牟玉珍张挺玺
- 关键词:废名《桃园》
- 双重视野下的《桃园》之美
- 废名的小说以"散文化"闻名,其独特的创作风格人称"废名风",他前期的小说创作多是远离现实人生和当代社会问题。虽师从周作人,但废名的小说有其独到的美学追求。不同视野下的《桃园》呈现出废名小说的多元内蕴。在对小说生命无奈的凄...
- 牟玉珍张挺玺
- 关键词:废名《桃园》
- 文献传递
- 司马玉琴诗歌意象的解读
- 2017年
- 司马玉琴是新时期以来贵州黔北一位非常重要的诗人,他的诗主要抒写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生命的感悟。诗歌语言清新淡雅,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富于哲思。由于诗人深受中国传统诗歌的影响,诗人善于将主观情感客观对象化,注重诗歌意象的表达和意境的营造。他在诗歌中既有以时间、山水、建筑这些具体的客观事物为意象,也有以乡愁、爱情这些抽象主观的情感为意象,形成诗歌的多元审美风格。
- 牟玉珍张嘉林
- 关键词:诗歌意象
- 浅析鲁迅小说创作中的人道主义思想——解读《狂人日记》《祝福》等小说被引量:2
- 2010年
-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继承和发扬了中外优秀的文化传统,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他的思想和著作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本文重点介绍其小说的人道主义思想,借以深入对鲁迅的认识.
- 牟玉珍
- 关键词:小说蒙昧人道主义思想
- 论蹇先艾乡土文化视域下底层人物的悲苦命运
- 2023年
- 蹇先艾是享誉中国现代文坛的乡土文学作家,在深切感受故土封闭落后、偏僻蛮荒并加以批判的同时,他在作品中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他用饱含深情的笔墨给读者塑造了一个个普通而又真实的底层人物。通过对这些底层人物悲剧命运的描写,去感知和表现人生,用独特的眼光审视“旧贵州”的现实,引人深思。他在作品,以现代文化意识关照贵州乡土社会,描写贵州人文景观,为研究贵州文化和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佐证。
- 牟玉珍
- 关键词:蹇先艾
- 试析《聊斋志异》中女性形象——乔女的性格特点
- 2007年
-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世人塑造了性格各并,仪态万千并充满个性色彩的女性形象。其中的贤德类女性形象集中反映了女性在纲常伦理中的孝道,贤淑,持家等德行,本文从《聊斋志异》的女性形象中的典型人物乔女的性格特点入手,深刻阐述了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品行、情感和愿望等,并从传统的观念出发去衡量女性的人生价值,表现了对伦理传统的回归,以加深对封建社会女性的认识。
- 牟玉珍
- 关键词:《聊斋志异》女性形象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