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世荣

作品数:33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宝鸡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政治法律
  • 8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1篇政治
  • 5篇民主
  • 5篇教育
  • 4篇政治文化
  • 4篇民本
  • 3篇主义
  • 3篇文化
  • 2篇性教育
  • 2篇艺术
  • 2篇政治文明
  • 2篇人民
  • 2篇社会主义
  • 2篇秦人
  • 2篇未来教育
  • 2篇现代教育
  • 2篇现代性困境
  • 2篇民本思想
  • 2篇教育艺术
  • 2篇个性教育
  • 2篇法治

机构

  • 23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23篇王世荣
  • 2篇王晓敏
  • 1篇刘尧

传媒

  • 10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人大研究
  • 1篇齐鲁学刊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教育与现代化
  • 1篇安康师专学报
  • 1篇教育家
  • 1篇济南大学学报...
  • 1篇榆林学院学报
  • 1篇高校教育管理
  • 1篇教育科学文摘
  • 1篇“慈善事业与...
  • 1篇二保精神理论...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5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球化视野下加快中国民主化进程的现实思考被引量:1
2004年
加入全球化进程,苏东剧变和市场化改革,为中国加快民主化进程带来新的历史机遇。以宪政精神和宪政思维为指导,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的结合起来,是加快民主化进程的战略选择;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用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发展,增强执政合法性,是加快民主化进程的现实道路;清除封建意识,培育公民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长期任务。近现代史昭示,中国的希望在于政治改革,全球化与民主化是走向现代化中国的必然选择,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王世荣王晓敏
关键词:民主化宪政政治改革反封建
论现代教育的内在矛盾与未来教育的核心理念
2003年
王世荣
关键词:未来教育现代教育教育理念教育现代化家庭教育
20世纪世界不同类型民主消长的内在因素透析
2003年
民主化是20世纪与全球化和现代化相互促进的世界性潮流。从20世纪世界政治发展的历程来看,存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三种不同类型的民主消长兴衰的历史景观。全球化与民族化的互动是其内在动力,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相互制约是其内在逻辑,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和矛盾是其现实因素,东西方文明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其深层结构。研究不同类型民主消长的内在因素,不仅是国际政治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政治文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王世荣
关键词:民主政治发展意识形态
精神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维度被引量:1
2012年
可持续发展是基于人类无限发展的需要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这一现实矛盾而提出的战略思想。人类的生存困境可以归结为两个问题,一个是生态问题,一个是心态问题,而心态决定生态。人类贪婪的欲望是导致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的固有价值和敬畏生命的实践取向等生态伦理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目前生态环保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而精神环保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我们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弘扬人文精神、责任意识与和谐精神,注重解决人类的精神处境和精神生活问题。精神环保与生态环保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两翼,将成为21世纪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
王世荣
关键词: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人文关怀
民本文化与民主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被引量:5
2003年
从中国近代以来政治现代化的历程来看,始终存在着民本文化与民主文化的冲突与融合问题。中国传统的民本文化虽然有其合理性,但从本质上看仍然是为专制政治服务的臣民文化;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企图超越民本文化的历史局限性;近代从西方传入的民主文化对民本文化提出了挑战;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本质上是实现政治民主化,而民主化又不能脱离民族化,因此在政治文化建设中必然把民主文化与民本文化融合起来,才是理性的选择。
王世荣
关键词:政治文明政治文化民本民主
“以德配天”与“以人为本”被引量:2
2008年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思考的重要问题。商周之际,为了解释周代商政权的合法性,产生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观念,在此基础上周公提出了"以德配天"的重要思想,开启了神权政治观向道德政治观的转变。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奴隶制的瓦解,"公室衰微",人的主体地位上升,"以德配天"思想被诸子发展为"以人为本"的政治观和系统的民本思想,从而使中国政治文化具有人本主义色彩。研究先秦政治伦理,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借鉴意义。
王世荣
关键词:以德配天以人为本民本思想政治伦理
当代中国政治思维的历史性嬗变
2011年
政治思维是政治文化和政治思想的深层结构和内在逻辑,执政者政治思维的进步标志着执政能力与治国思想的发展和成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果断终结"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和实现工作重心向现代化建设的转移,使政治思维发生了从"革命"到"建设"的历史性转折;体制和政策的理想主义色彩淡化,政治思维具有明显的务实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改革的目标,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加快了由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过渡,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与世界经济接轨,自觉融入全球化进程,政治思维由封闭走向开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我党政治思维实现了由单级思维向辩证思维的历史性飞跃。
王世荣
关键词:政治思维现实主义法治辩证思维
现代性困境与教育艺术被引量:3
2009年
现代性困境在中国具有双重意蕴,一方面是现代性不足,另一方面是现代性问题凸显。这就需要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教育科学与教育艺术结合起来。教育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古人讲究教育艺术,现代人推崇教育科学;古代人运用智慧,现代人追求知识;理想的教育是把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动之于情,晓之于理"是教育艺术的精髓;"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是教育艺术的途径;积极引导、宽松环境是教育艺术的条件;提升境界、和谐发展是教育艺术的目的。只有把教育科学升华为教育艺术,才能创造人间奇迹。教育是崇高的事业,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关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审视人类的精神处境,将教育看作现代化的动力,并成为现代性的思考者和批判者。重视和发展教育艺术应该成为帮助人类走出现代性困境的重要契机。
刘尧王世荣
关键词:教育艺术审美文化
慈善事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
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审时度势,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对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慈善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精神文明的重要尺度,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
王世荣
文献传递
论青年期认识特点
2001年
青年期是人的个体认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而人的个体认识发展史好似人类认识发展史的一个缩影。青年期认识基本上处于科学认识阶段 ,由分析性认识向综合性认识发展的过渡时期。具有一定的思辩性和理性主义色彩 ,批判性和创造性 ,两极化即形而上学思维与辩证思维、盲目性和自觉性两极发展等特点。研究青年期认识特点 ,对于个性教育。
王世荣
关键词:青年期理性主义批判性两极化个性教育创造教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