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令红
- 作品数:14 被引量:12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桂林宝积岩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和石器被引量:36
- 1982年
- 在桂林宝积岩灰黄色堆积物中发现了与更新世晚期“含真人化石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伴存的两枚人牙、12件人工打制的石器。与“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一起发现打制石器在广西尚属首次。这对于研究广西的旧石器文化序列关系具有意义。
- 王令红彭书琳陈远璋
- 关键词:晚期智人打制石器
- 禄丰古猿的两性差别被引量:7
- 1987年
- 本文首先讨论了粗壮池猿化石标本的性别判断问题,然后把粗壮池猿和禄丰西瓦古猿分别与有关的现生猿类的两性差别进行比较研究,得出这两个进化系统性别差异的时代变化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支持禄丰西瓦古猿的系统地位的论证。
- 吴汝康王令红
- 中国新石器时代和现代居民的时代变化和地理变异——颅骨测量性状的统计分析研究被引量:8
- 1986年
- 本文研究了中国新石器时代到现代人类颅骨主要测量性状的时代变化,以及这两个时代中的地理变异。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判别分析和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在此期间的时代变化顺着变小的趋势;在新石器时代和现代,北方居民比南方居民有更大的上面高、鼻高和眶高。北方和南方两支居民沿着共同的方向变化,同时保持原有的地理差异,这种平行现象为探讨此期间时代变化的动力可能提供一部分线索。
- 王令红
- 关键词:现代人颅骨
- 分辨巨猿第一与第二臼齿的多元分析方法被引量:1
- 1983年
- 根据齿冠长度或宽度单一性状很难区分巨猿第一臼齿与第二臼齿。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第一和第二上臼齿的齿冠长度、齿冠宽度和原尖长指数(新定义)等三个性状,显示存在有两个类型。合理的解释是它们分别代表第一上臼齿和第二上臼齿。下臼齿的分辨基于齿冠长度和齿冠宽度两个性状。在此二性状构成的坐标系中,第一与第二下臼齿各自的一系列椭圆代表一定比例的样本分布的范围。在此基础上得到区分此两种牙齿的判别直线。
- 王令红
- 关键词:巨猿臼齿主成分分析
- 太原地区现代人头骨的研究被引量:22
- 1988年
- 本文报告了太原地区男、女组现代人头骨测量性状的基本统计量和非测量性状的出现情况,记述和讨论了它们的两侧差异和性别差异情况,建立了以多个项目测量值鉴定华北人头骨性别的判别函数。
- 王令红孙凤喈
- 关键词:人类头骨非测量性状
- 中国人和日本人在人种上的关系——颅骨测量性状的统计分析研究被引量:4
- 1987年
- 本研究以北亚、东亚、东南亚和大洋洲一大片区域为背景探索日本人的起源和亲缘关系。结果显示日本旧石器时代港川人、绳文时代和现代人与大约同时期的华南居民有最接近的亲缘关系;从绳文时代到现代日本人的时代变化具有与后者(以及华北居民)相同的趋势。
- 王令红
- 关键词:中国人日本人颅骨
- 石钟山泛舟岩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
- 1985年
- 研究考古遗址的动物遗骨是考古工作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复原古代居民居址的生态环境、狩猎对象和家畜驯养等。随着对这些遗骨的专门研究的增多,近年来出现了一门新的考古学分支——动物考古学。关于它的研究方法以及可能解决的问题,在《人类学学报》1983年第2卷第3期上有详细介绍。 泛舟岩遗址是迄今所发现的江西省含丰富的动物遗骨的古文化遗址之一。由于田野发掘中收集了所有标本,因此保留了几乎所有可能提供的信息。
- 王令红
- 关键词:动物骨骼动物考古学考古工作文化遗物
- 陕西黄龙人头盖骨的多元分析比较研究被引量:5
- 1984年
- 本文使用主成分分析的多元统计方法比较中国与欧洲和西南亚不同类型的智人的额骨材料。研究结果支持黄龙头盖骨可能代表东亚解剖学上现代智人—古老种群的结论。中国的一系列标本与欧洲和西亚的一系列标本从古老智人到解剖学上现代智人的进化过程存在着差异,最终在额骨的主要形态方面还是趋于一致。
- 王令红冈特.布罗尔
-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 中国兔猴的单一物种及其两性差别
- 1988年
- 观察到以前描述的中国兔猴不同种的特征在禄丰的全部中国兔猴标本中交叉地存在、并通过连续的中间表现型而衔接,本文建议石灰坝中国兔猴是厚齿中国兔候的同种异名,因而前一名称应予取消。以犬齿和下第四前臼齿为材料研究了中国兔猴的两性差别。本文使用双变量分布确定两性重叠分布的测量性状的性别差异取得较好的效果。
- 吴汝康王令红
- 华北人头骨非测量性状的观察被引量:15
- 1988年
- 本文报告了一组华北人头骨上63项和另两项多年以前描述过而近年未见研究的非测量性状的出现情况,并作为一项新的性状描述了二分髁管。
- 王令红
- 关键词:头骨非测量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