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修纲
- 作品数:16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沈阳化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辽宁省教育厅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甲基异丙基酮制备3,4-二甲基吡唑的热力学计算与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采用Joback基团贡献法、Lydersen法、Riedel法、Ednister法、Rowlinson-Bondi对应状态法、Benson法估算了甲基异丙基酮制备二甲基吡唑反应体系相关物质的基本物性参数如常沸点、临界参数和偏心因子,基本热化学性质参数如气体热容、液体热容和蒸发潜热、气体标准摩尔熵、相变熵。利用键能法计算了气体的标准反应热,计算了实际反应条件下的反应热、吉布斯自由能及相关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并对反应体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估算数据可为理论研究、工程设计与放大及生产提供参考。
- 王莎莎郭瓦力田旭冯健李萍刘思乐王修纲
- 关键词:热力学分析基团贡献盖斯定律
- 环丁烯砜合成反应的基团贡献法热力学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采用基团贡献法对环丁烯砜合成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计算了300~600 K、0.1~10 MPa反应体系的反应焓变、反应熵变、反应Gibbs自由能变和反应平衡常数,并分析了温度、压力和组成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标准压力下,环丁烯砜合成反应是可逆放热反应,温度小于460 K范围内可以自发进行,降低温度和升高压力有利于反应向正向进行。温度、压力和组成对平衡转化率均有影响,温度影响最为显著。降低温度、升高压力或增大过量比有利于提高平衡转化率,最大平衡转化率接近于1。基团贡献法所得的平衡转化率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相对偏差在10%以内。
- 王修纲沈阳田冰虎吴凤超吴剑华
- 关键词:环丁烯砜基团贡献法热力学环丁砜
- 一种粗环丁烯砜制取环丁砜的连续生产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粗环丁烯砜制取环丁砜的连续生产方法。该方法为粗环丁烯砜与溶剂混合配制烯砜溶液,烯砜溶液与氮气混合经一段脱硫混合器(2)、一段脱硫分离器(3),烯砜溶液中二氧化硫被氮气夹带出,含量降至约0.05%;一段脱硫...
- 王修纲吴剑华
- 一种环丁烯砜的连续合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丁烯砜的连续合成方法。该方法为原料液态丁二烯和阻聚剂溶液按比例进入阻聚剂分散器(1)形成液相混合溶液,与原料液态二氧化硫及从缓冲罐(7)流出液态未转化原料按比例汇合后进入原料预混合器(2)预混;采用环管...
- 王修纲吴剑华
- 流量控制方式对离心泵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
- 2016年
- 采用脉冲示踪法研究离心泵的停留时间分布(RTD),将离心泵与等径等体积空管对比,定性描述了离心泵的返混特征,考察了泵前阀控、泵后阀控、转速控制对RTD的影响.结果表明,RTD曲线呈单峰分布,泵内有死区存在,返混大于等径等体积空管,无因次方差为0.39?0.61;离心泵的返混程度既不靠近平推流,也不靠近全混流,受流量影响显著,随流量增大,返混显著减小.3种流量控制方式对离心泵返混有一定影响,转速控制的返混情况明显大于2种阀控方式,2种阀控方式的影响较接近;随流量减小,流量控制方式引起的RTD差异更显著,3种方式的无因次方差的最大相对偏差达13.6%.
- 王修纲田冰虎吴凤超沈阳吴剑华
- 关键词:离心泵脉冲示踪法返混
- 一组双扰动环管反应器
- 一组双扰动环管反应器,涉及一种化工设备,包括流体入口、轴流循环泵、流体出口、弯头、带夹套的环管反应器管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管段内管安置静态混合扰流元件,环管反应器管段夹套内安置扰流元件;管内扰流元件为能起到扰流作用...
- 吴剑华王修纲
- 文献传递
- 一种环丁烯砜的连续合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丁烯砜的连续合成方法。该方法为原料液态丁二烯和阻聚剂溶液按比例进入阻聚剂分散器(1)形成液相混合溶液,与原料液态二氧化硫及从缓冲罐(7)流出液态未转化原料按比例汇合后进入原料预混合器(2)预混;采用环管...
- 王修纲吴剑华
- 文献传递
- 环丁砜合成工艺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5年
- 环丁砜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多功能溶剂,也是目前芳烃抽提装置中最常用的溶剂,其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但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介绍了国内外几种典型的环丁砜生产工艺,包括菲利普工艺、壳牌工艺、日本住友工艺,锦州石化工艺,辽阳辽东精细化工工艺,并对各个生产工艺进行评述。分析表明,现有工艺存在着间歇生产、效率低下、抗劣化性差等问题,未来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环丁砜连续合成新工艺的开发上。
- 王修纲黄石磊沈阳徐英博吴剑华
- 关键词:环丁砜环丁烯砜合成工艺
- 一组双扰动环管反应器
- 一组双扰动环管反应器,涉及一种化工设备,包括流体入口、轴流循环泵、流体出口、弯头、带夹套的环管反应器管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管段内管安置静态混合扰流元件,环管反应器管段夹套内安置扰流元件;管内扰流元件为能起到扰流作用...
- 吴剑华王修纲
- 文献传递
- 静态混合器中液液分散的实验及CFD模拟被引量:40
- 2012年
- 在SK型静态混合器上进行甲苯-水两相混合实验,采用截面直接拍摄法获得分散混合性能指标Sauter平均直径(SMD)。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设计实验,在Design Expert 7.0平台上拟合实验数据,获得SMD的多项式形式的表达式。建立了与实验相同的静态混合器物理模型,使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k-ε湍流模型进行了CFD模拟研究,获得了浓度场云图及分布混合指标不均匀系数。模拟所得压降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在15%以内,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结果表明,静态混合器中液液分散过程是分散混合和分布混合共同作用的结果,两种混合经过6~8个混合单元后共同达到充分发展。充分发展后的SMD受表观流速、分散相分率和静态混合器直径三因素影响,且表观流速的影响最为显著;充分发展后的不均匀系数均达0.05以下,表明静态混合器自身具有较好的分布混合性能。
- 王修纲郭瓦力吴剑华
- 关键词:静态混合器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