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山
-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药复方对阿霉素肾病早期小管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
- 目的:将补益脾肾复方应用于阿霉素肾病(AIN)大鼠的研究,旨在探讨以下内容:1、判断补益脾肾复方对AIN SD大鼠的疗效;2、比较AIN大鼠各组间MMP-9、TIMP-1表达差别,探讨补益脾肾复方对AIN大鼠肾小管保护作...
- 王宝山
- 关键词:阿霉素肾病中药汤剂
- 文献传递
- 正邪交争与炎性反应
- 整体观念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始终,中医学将人看成一个整体,人体的各组织器官存在有机联系。认为疾病的发生都具备两个条件,即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中医理论对此的阐释是相当深刻的。并将其分别概括为"邪气"和"正气"。认为疾病的发生与...
- 王宝山曹颖颖刘志勇舒惠荃
- 文献传递
- 正邪交争与炎性反应被引量:4
- 2006年
- 中医与西医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对疾病的认识角度各有侧重: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讲求辨证论治,主张从宏观的角度去认识疾病;现代医学则强调实验证据,临床遵循循证医学,多从微观的角度探求病因。但是无论中、西医都是以唯物论、辩证法为基础,以人类疾病为研究客体的自然科学。既然两者都能对疾病起到治疗作用,那二者之间必然存在联系。因此,有必要为指导临床探索其中的理论依据。本文试从炎症角度探讨中西医之间的联系。
- 舒惠荃王宝山刘志勇曹颖颖
- 关键词:正邪交争炎性反应中西医结合
- 近五年中医药关于肾脏纤维化防治的研究回顾被引量:3
- 2006年
- 舒惠荃王宝山曹颖颖刘志勇
- 关键词:肾脏纤维化中医药器官纤维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肾纤维化病理过程
- 正邪交争与炎性反应
- “正”“邪”在现代医学中的反映:在促炎症方面,主要在于促炎因子的作用,如促进血管扩张的组胺、缓激肽、PGI2、PGE2、PGD2,促进趋化作用的IL-8、TNF和加重发热、疼痛、组织损伤的IL-1、TNF、氧自由基、溶酶...
- 王宝山曹颖颖刘志勇舒惠荃
- 文献传递
- 正邪交争与炎性反应
- 本文以中医发病学正邪交争和现代医学抗炎性反应之间的共性为切入点,探讨宏观与微观领域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共性。
- 王宝山曹颖颖刘志勇舒惠荃
- 关键词:中医发病学中医理论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