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波

作品数:65 被引量:127H指数:8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金属学及工艺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1篇理学
  • 16篇金属学及工艺
  • 9篇电子电信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纳米
  • 10篇合金
  • 9篇电子显微学
  • 8篇晶体
  • 7篇透射电子显微...
  • 7篇准晶
  • 5篇电子显微分析
  • 5篇显微分析
  • 5篇纳米带
  • 4篇电荷密度
  • 4篇电荷密度波
  • 4篇时效
  • 4篇透射电镜
  • 4篇纳米材料
  • 4篇晶体结构
  • 4篇尖晶石
  • 4篇尖晶石型
  • 3篇电子辐照
  • 3篇原位
  • 3篇陨石

机构

  • 65篇武汉大学
  • 8篇中南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重庆工学院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南京晶奥微光...
  • 2篇武汉钢铁(集...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武汉钢铁股份...
  • 1篇香港大学
  • 1篇湖北文理学院
  • 1篇中国联合网络...

作者

  • 65篇王建波
  • 23篇王仁卉
  • 17篇桂嘉年
  • 11篇赵东山
  • 10篇贾双凤
  • 8篇郑赫
  • 5篇徐中领
  • 5篇曹凡
  • 4篇尹镝
  • 4篇贾志勇
  • 4篇戴忠旭
  • 4篇石兢
  • 4篇张珂
  • 4篇周嘉萍
  • 4篇聂鑫
  • 3篇卢小莉
  • 3篇陈方玉
  • 3篇路璐
  • 3篇邹化民
  • 3篇刘玉

传媒

  • 33篇电子显微学报
  • 3篇物理
  • 2篇功能材料
  • 1篇新型炭材料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制造业自动化
  • 1篇金属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矿冶工程
  • 1篇材料导报
  • 1篇物理与工程
  • 1篇光电子技术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传感器与微系...
  • 1篇2006年全...
  • 1篇2012年全...
  • 1篇湖北省物理学...
  • 1篇中国晶体学会...
  • 1篇2006年全...
  • 1篇中南地区第十...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2篇2006
  • 4篇2005
  • 10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ZnO/ZnMgO多量子阱微结构及光电特性研究
龙浩方国家蒋奇可李颂战莫小明王皓宁黄晖辉王建波
关键词:氧化锌电致发光透射电子显微镜
用六维团簇模型和定量会聚束电子衍射优化i-AlPdMn准晶的结构因子被引量:2
2006年
基于二十面体AlPdMn准晶的六维团簇模型,用定量会聚束电子衍射法优化了二十面体AlPdMn准晶的8个独立的强反射结构因子。将优化得到的结构因子替换X射线衍射实验得到的结构因子,并与其它的X射线衍射实验得到的结构因子相结合,用Fourier合成的方法得到二十面体AlPdMn准晶的电荷密度分布和差值电荷密度分布。所得差值电荷密度表明,当Al原子的最近邻原子为Mn时,Al原子失去较多的电子,Mn原子得到电子,说明发生了Al的外层电子向Mn原子转移,Mn显示负的化合价。这一结果与他人的理论计算结果相符。
叶建设邹化民王建波王仁卉
Al10CU10Fe1相低温变体Φ2相结构的电子显微分析
1939年,Bradley 等最早对 Al-Cu-Fe 三元系统进行了系统研究。他们鉴定出4种热力学上稳定的、结构未确定的三元化合物相,分别是 AlCuFe,
王雄尧赵东山王建波王仁卉
关键词:电子显微分析原子团簇相结构
钾钨青铜材料中的W空位有序被引量:9
2018年
本实验利用简单的加热方法合成具有通道结构六角钨青铜K_xWO_3,同时对其中存在的超结构进行原子尺度的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术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六角钨青铜K_xWO_3中存在的超结构归因于单原子层内存在的W空位有序现象。同时发现,在电子束辐照的作用下,原子层内存在的W空位有序现象消失。该实验结果深化了对六角钨青铜K_xWO_3中存在的超结构的认识,从而为设计优异性能的钨青铜材料提供借鉴。
吕英豪李露颖刘辉辉蒋仁辉赵培丽王凯赵立功魏彦杰贾双凤郑赫王建波
关键词: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术超结构
Mg-Al-Zn-Sn合金时效析出的γ相颗粒数密度的测定被引量:7
2012年
Mg-9.0wt.%Al-1.0wt.%Zn-4.0wt.%Sn合金样品在523 K温度下时效后,析出大量γ-Mg17Al12颗粒。利用会聚束电子衍射的方法测量样品的厚度,进而计算γ相颗粒的数密度Nv。结果表明在Mg-9.0wt.%Al-1.0wt.%Zn-0.2wt.%Mn合金中,添加一定量的Sn元素后促进了γ-Mg17Al12相颗粒的析出。
刘玉赵东山聂鑫陶红玉王建波桂嘉年
关键词:镁合金
ZnSe复合孪晶纳米带的TEM表征被引量:3
2008年
通过热蒸发的方法在镀金的硅衬底上得到了硒化锌(ZnSe)复合孪晶纳米带。利用透射电镜选区电子衍射(SAED)方法并结合明场像确定了ZnSe复合孪晶纳米带的结构及生长方向,发现ZnSe复合孪晶纳米带由取向互为{113}镜面孪晶的两个纳米子带组成,单个纳米子带又由纳米量级的<111>旋转孪晶片层构成。采用会聚束电子衍射(CBED)技术确定了ZnSe复合孪晶纳米带沿<111>方向的极性。根据CBED结果并结合实验过程的设定,对ZnSe复合孪晶纳米带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讨论。
曹广义金磊王建波
关键词:硒化锌选区电子衍射
Mo基底的粗糙度对C轴择优取向AlN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通过物理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备出Si/非晶/Mo/AlN多层膜器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学方法研究了截面样品和AlN薄膜平面样品,确定了AlN和Mo的界面形态和生长方式。研究表明二者取向关系为[21 10]AlN//[1 11]Mo,(0002)AlN//(110)Mo,且Mo表面的粗糙程度对AlN的生长有影响,因此本文为改进器件性能提供了参考方向。
柯盼彭赏郑赫贾双凤王建波
关键词:ALN柱状晶
时效处理快速凝固Mg-5 wt.%Sn合金微观结构的电子显微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用显微维氏硬度仪、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分析了快速凝固Mg-5 wt.%Sn合金条带的时效硬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快速凝固Mg-5 wt.%Sn合金在593 K温度下时效3 h后达到峰值硬度。时效后峰值硬度下的快速凝固Mg-5 wt.%Sn合金中有β-Mg2Sn相颗粒析出,大多数的析出相β-Mg2Sn颗粒分布在晶界,少部分析出相β-Mg2Sn颗粒分布在晶粒内部。在593 K温度下时效3 h后的合金中观察到析出相β-Mg2Sn颗粒与基体α-Mg的一种新取向关系:(20 22 61)β//(0110)α,(7 236)β//(0001)α,[512]β//[21 10]α。
马玉荣游光赵东山庄园林叶礼聂鑫桂嘉年王建波
关键词:显微硬度析出相
加热时间对制备钠钨青铜材料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利用加热法,通过改变加热时间合成了不同种类的钠钨青铜(NaxWO3+x/2)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学和电子显微学研究确定了加热时间为4 h、10 h、30 h三种条件下的产物分别是Na2W2O7和Na2W4O13、Na2W4O13和WO3、WO3,发现产物中Na的相对含量随加热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研究结果为NaxWO3+x/2材料的制备及结构调控提供了参考。
孔丽丽曹凡韩威贾双凤郑赫王建波
关键词:电子显微学
电子背散射衍射在取向测定和相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4
1998年
由于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BackscateringDifraction,简称EBSD)技术[1]的发展,使得附有EBSD附件的扫描电镜能获取块状试样的尺度为0.5μm的微区结构信息。武汉大学物理系和武钢集团公司技术中心近年应用配有EBSD...
王仁卉桂嘉年陈小梅施丹王建波王建波陈方玉张瑞康汪大海
关键词:合金相分析电子背散射衍射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