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华
- 作品数:14 被引量:11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孔子对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伟大贡献被引量:1
- 1991年
- 一、“吾从先进”,“以夏变夷”的大一统思想西周时代,中原地区的华夏族早已是多民族的复合体,各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孕育了中国灿烂的华夏丈明。所谓“华”,“夏”、“中国”诸名称之本质涵义,实际上指的都是文化或文明。即使是周代的所谓“礼”,从广义上讲也是泛指当时的社会文明。
- 王志华冯自变
- 关键词:西周时代本质涵义内圣外王仁者爱人忠恕之道
- 发挥传统文化在党的建设中的良性作用
- 1995年
-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但是中国共产党毕竟是在中国的历史的环境中诞生、成长和进行革命活动的,这就必然地要经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党建工作中必须注意发挥传统文化对党建工作的良性效益。 一、坚持以马列主义原理来鉴别、重整和升华中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当然也是我们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锐利武器。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鉴别传统文化,扬弃其糟粕,吸取其精华,使传统文化在新条件下的推陈出新过程中得到重新整合。
- 王青纪王志华
-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传统文化教育马列主义教育
- 试论傅斯年的爱国主义思想
- 1997年
- 傅斯年作为现代著名教育家和史学家,又是一位忠实的爱国主义者。他是“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又是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坚定支持者。他一贯坚持高尚的民族气节,同时又是一位士流清白的维护者。他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是一位历史学家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发展史的理性思考,源于对炎黄华胄民族性格深层次的研究发掘,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弘扬。
- 王志华
- 关键词:傅斯年爱国主义思想民族意识反帝爱国民族气节《独立评论》
- 我国古代小说的民族艺术特色
- 1991年
- 我国古代小说源远流长、根基深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源头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其叙事的特点和人物描写的笔法,于《左传》《史记》以及先秦诸子著作中已见端倪。魏晋以来的所谓“志人”和“志怪”的笔记小说,已经具备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雏形,如干宝《搜神记》中《干将莫邪》《韩凭夫妇》《李寄斩蛇》
- 王志华
- 关键词:古代小说艺术特色文言短篇小说市民阶层故事性说话艺术
-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汉字
- 1991年
- 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方块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是中国的元文化。在一切使用汉字的地域内,任何思想、理论、知识、信息的传播,都离不开汉字。因此,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必然要否定汉字。难怪有人骂汉字比黄河、长江更坏,骂我们论述汉字的科学性是“复古”,是“国粹崇拜”、“图腾迷信”,甚至说什么近代中国之所以落后,正是使用汉字的结果等等。那么,汉字在历史上究竟有什么功绩,汉字究竟有何优点,汉字未来的前景究竟如何呢?下面着重谈谈这些问题。
- 王志华
-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拼音文字表意文字汉语中华民族
- 元好问碑志铭诗的文学成就被引量:3
- 1998年
- 元好问一生至少写了近百篇碑志文字,其中有90篇保存着铭诗。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数量。尤其是这些铭诗的写作突破了碑志文字尚实和尚简的局限,感情真挚,笔法灵活,叙事、抒情、写景、状物、记人均各得其宜,且各体兼备,填补了他诗歌创作体裁样式方面的空白。本文即从碑志文字的源流发展中,论述了元好问碑志铭诗的文学成就,弥补了元好问诗歌研究方面的不足。
- 王晓枫王志华
- 关键词:元好问碑志文四言体神道碑文学成就
- 传统诗词改革的必要性及其规律
- 1995年
- 一部中国诗歌史证明,每个时代都有代表那个时代的诗歌。如先秦之诗经、骚体,两汉之辞赋、乐府,魏晋之骈丽、古风,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等。今天,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创造出无愧于新时代的篇章,对传统诗词的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而迫切的历史使命。 第一,历史时代变了。我们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改革开放方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亿万人民的伟大历史实践。
- 王志华
- 关键词:传统诗词当代诗词诗歌创作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诗歌史汉语诗歌
- 三晋文化的历史特色
- <正> 三晋文化源远流长,根深叶茂,生生不息,经历了数千年的辉煌。她滥觞于尧、舜、禹的传说时代,成熟于西周初年的叔虞封唐,兴盛于春秋战国之际。作为以今山西为主体而跨越今河南、河北、内蒙和陕西等省区的中原地域性文化,她既不...
- 王志华王晓枫
- 文献传递
- 近体诗格律应先在平水韵基础上进行改革
- 1990年
- 近体诗的格律(平仄粘对、用韵、对仗等)必须革新,也能够革新,这是不言而喻的。问题是如何具体进行改革,首先当从何处下手?本文拟谈一点个人管见,以就教于诸吟长方家。目前,大多数人主张近体诗格律的改革应先从诗韵改起,这种以诗韵为格律改革突破口的看法,应该说是很有见地的。但具体怎样改法却有不同意见,其中有一种意见主张改用十三辙的办法,或使用普通话的语音系统押韵。持这种意见的人当以姜书阁教授为代表。
- 王志华
- 关键词:平水韵诗词格律当代诗词传统诗词用韵十三辙
- 三晋文化的历史特色被引量:3
- 1999年
- 从上古三晋大地人文和地理特定情况、自然和社会特定环境出发 ,在大量历史事实的基础上 ,对三晋文化的历史特色 ,作了宏观的论述和概括。结果认为 ,三晋文化作为上古时期中原地域性文化 ,既有因地制宜、与时推移、立足实践、坚持变革的适应性特色 ,又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特色 ,还有背离正统宗法制礼乐传统和“亲亲”
- 王志华
- 关键词:古代文化适应性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