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华 作品数:7 被引量:40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上海市南汇区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血脂康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2007年 目的 以鱼油降脂丸为对照,观察血脂康胶囊对高脂血症患者的调脂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 6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血脂康0.6g,1日2次,口服,8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30例,给予鱼油降脂丸1.0g,1日3次,口服,8周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及总有效率.结果 血脂康有明显的降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的作用,其疗效明显优于鱼油降脂丸,P<0.05,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血脂康是治疗高脂血症的良好药物. 金安华 蔡振荣 王志华关键词:血脂康胶囊 鱼油降脂丸 高脂血症 血必净应用于多发性创伤早期治疗过程中对预后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多发性创伤早期应用血必净对并发脓毒症、MODS和预后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15分的多发性创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按多发性创伤常规治... 王静恩 蔡金芳 王志华关键词:多发性创伤 血必净注射液 MODS 文献传递 抗焦虑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QT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有焦虑障碍者经抗焦虑治疗后QT离散度变化。方法 5 8例确诊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焦虑自评量表测评 ,按标准分大于 5 1分者为焦虑障碍。并对 42例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抗焦虑组和非抗焦虑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 ,抗焦虑组用黛力新 10 .5mg早晨、中午各 1次。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 2周、第 4周测量QT离散度和校正QT离散度 ,并进行治疗前后两组间比较。结果 5 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有焦虑障碍者 42例 ,占 72 %。抗焦虑组和非抗焦虑组两组 ,治疗前QT离散度及校正QT离散度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后第 2周抗焦虑组QT离散度和校正QT离散度即有减少 ,与治疗前及非抗焦虑组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而非抗焦虑组治疗后第 4周与治疗前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大多合并有焦虑障碍 ,焦虑患者与QT离散度值增大有着密切相关性 ,抗焦虑治疗能使QT离散度减少 ,从而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王静恩 蔡振荣 王志华 胡菊芳 张玉平 黄丹华 倪晓萍 范静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焦虑障碍 QT离散度 抗焦虑治疗 大黄联合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伤患者营养支持中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伤患者采用生大黄联合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ICU中90例重型颅脑伤(GCS<8分)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治疗组:入院后早期(24 h内)以生大黄粉3~5 g+30 ml温水胃管内注入,每日2~3次,并给肠内营养混悬液。对照组:入院48 h后给予3 L袋装营养液经中心静脉均匀滴注,营养液量和比例从低量开始,逐渐增加。结果治疗组肠内营养(EN)支持后患者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较支持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支持后比较增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上臂肌围、肱三头肌皮皱厚度较EN支持前略有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肠外营养(PN)支持后患者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上臂肌围、肱三头肌皮皱厚度较支持前略有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ICU期间治疗组肠屏障功能障碍发生率、MODS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呼吸机使用时间、住ICU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重型颅脑创伤早期给予生大黄粉联合EN,方便、经济,能促进胃肠蠕动,有效降低肠屏障功能障碍、MODS发生率,减少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ICU时间。 蔡金芳 王志华 王静恩关键词: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颅脑伤 重型 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对多发性创伤患者凝血系统的影响观察 2009年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对多发性创伤患者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16分的多发性创伤患者60例,排除伤前有慢性肝病、血液病和凝血功能障碍疾病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按多发性创伤常规治疗,包括液体复苏、手术、预防感染、营养支持及必要时呼吸机支持治疗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入院第1d起用血必净注射液80ml,静脉点滴,1次/12h,连用7d。分别于入院即刻和入院后第1、3、5、7d测定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后原(FIB)。结果:治疗组第3d起PT、TT、APTT延长和PLT、FIB下降即有改善,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治疗组也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菪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对多发性创伤患者能拮抗炎性递质,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干预血小板活化和微血栓形成,从而稳定凝血系统改善多发性创伤预后。 王静恩 王志华 蔡金芳 瞿炜 朱念关键词:多发性创伤 血必净注射液 凝血系统 血必净注射液对多发性创伤患者早期的治疗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1 2008年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多发性创伤早期并发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15分的多发性创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按多发性创伤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入院1 d起用血必净注射液80 ml静脉滴注,12 h 1次,连用7d。统计两组脓毒症和MODS的发生率以及28 d病死率;检测入院即刻、3、5和7 d APACHEⅡ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0水平。结果入院3d起,治疗组APACHEⅡ评分和TNF-α、IL-1β、IL-6、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至5d时下降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脓毒症发生率为43.3%(13/30),MODS发生率为23.3%(7/30),病死率为13.3%(4/30);对照组脓毒症发生率为63.3%(19/30),MODS发生率为53.3%(16/30),病死率为40.0%(12/3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多发性创伤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能减轻病情严重程度,显著降低脓毒症、MODS的发生率,从而改善多发性创伤患者的预后。 王静恩 蔡金芳 王志华 谢晓洪 瞿炜 朱念 高波 盛鹰 顾佳士关键词:血必净注射液 脓毒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病死率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为防治ICU的医院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我院ICU收治的住院时间大于3d的79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96例中,发生医院感染201例(25.3%)。其中APACHEⅡ>20分者341例,发生医院感染172例(50.4%);APACHEⅡ<20分者455例,发生医院感染29例(6.4%)。医院感染发生在患者不同性别间无差异(P>0.05),而在不同年龄、病情危重度间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201例感染者中,99例为下呼吸道感染(占49.2%),其中呼吸机相关肺炎68例,占肺部感染中68.7%,54例为胃肠道感染(26.9%),泌尿道29例(14.4%),其他19例(9.5%);最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28.5%)、鲍曼不动杆菌(26.4%)、铜绿假单胞菌(18.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8.2%)、葡萄球菌(6.7%)、肠杆菌(6.1%)、其他(5.8%)。各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较严重,肺炎克雷伯菌对MERO、IMP和CFS敏感率分别为54.8%、59.9%、44.7%,其余耐药率均较高,而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同肺炎克雷伯菌相似,铜绿假单胞菌对CAZ、IMP耐药率日渐增高。结论:ICU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与年龄、病情危重度相关;尽早控制病情、严格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防止耐药菌产生、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关键。 蔡金芳 王静恩 王志华 谢晓洪 侯进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耐药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