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
-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沈阳市肛肠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糜蛋白酶用于肛裂术后换药的观察与护理
- 2004年
- 目的 为了探讨糜蛋白酶对肛裂术后患者的治疗作用。 方法 将肛裂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即观察组和对照组 (n=30 )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换药 ,观察组采用糜蛋白酶盐水纱条换药 ,进行对比观察研究。 结果 观察组在 2 0天内有 2 6人完全治愈 ,治愈率 86 .6 7% ,对照组在 2 0天内有 1 0人完全治愈 ,治愈率 33.33% ,经过统计学分析 P<0 .0 5 ,具有显著差异。提示 :糜蛋白酶对肛裂术后患者有治疗意义。结论 肛裂是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 ,临床上保守疗法效果不佳 ,常需手术治疗。在临床治疗与护理的过程中 ,发现采用糜蛋白纱条换药 ,病程明显缩短 。
- 王昕王旭
- 关键词:肛裂糜蛋白酶护理
- 120例直肠癌化疗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
- 2007年
- 通过对120例直肠癌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认识到了解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观察用药的反应,是对化疗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关键所在,总结出必要的心理护理,加强皮肤、口腔、静脉的护理,注意饮食,大量饮水,监测血象,防止感染,预防泌尿系不良反应是常用的有效护理措施。切实做好化疗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耐受力,坚持完成全程化疗,从而大大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对延长直肠癌患者的生命,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王昕王黎黎王旭
- 关键词:直肠癌患者护理措施化疗患者临床护理观察术后生存率
- 痔手术后肛门疼痛的原因及护理
- 痔是常见病,多发病,常需手术治疗,而手术后肛门疼痛给患者造成很大的伤害,也常使许多患者畏慎不前。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分析疼痛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手术痛;(2)炎性痛;(3)排便痛;(4)换药痛;(5)瘢痕痛。对...
- 王昕王君
- 文献传递
- 两种引流条换药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及肛裂切除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通过观察比较选择一种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及肛裂切除术后换药的方法。方法将400例混合痔术后及肛裂术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00例,分别放置康复新液纱条换药与凡士林油纱条换药,比较两组患者的愈合速度。结果实验组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纱条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及肛裂术后换药可促进切口愈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节省医疗资源。
- 王昕陈招武
- 关键词:康复新液肛裂切口愈合
- TST治疗重度混合痔围手术期的护理被引量:1
- 2013年
- 为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治疗重度混合痔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6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行TST围手术期护理并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显示,60例行TST患者,术后均无吻合口出血,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果表明,TST是一种安全、有效、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的手术方式,对TST患者做好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术前肠道准备及术后观察护理是防止术后并发症及减少复发率的有力保障。
- 王昕
-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
- 艾迪莎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观察与护理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艾迪莎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甲硝唑加思密达灌肠,观察组采用艾迪莎研碎后加生理盐水灌肠。结果观察组在20d内有39人有效,临床治愈好转率67.5%,总有效率97.5%,而对照组在20d内。有26人有效,临床治愈好转率50%,总有效率65%,经统计学分析,2组疗效p<0.01,2组临床症状平均改善时间p<0.05,均有显著差异。提示艾迪莎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有治疗意义。结论艾迪莎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法安全、效果明显、令人满意。
- 王昕张军洁李露尚文秀李鸣华王颖王旭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艾迪莎灌肠护理
- 改良复方黄连合剂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36例
- 2009年
- 近年笔者运用复方黄连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3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经电子结肠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活动期,男82例,女54例;年龄17-61岁,病程0.5~6年。
- 王昕张军洁李露尹丽鲜周洋王旭刘伟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治疗病理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