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昱凯
-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细胞重编程改写细胞命运:细胞的返老还童——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简介被引量:3
- 2012年
- 科学家们对细胞重编程的研究已经持续了数十年。所谓细胞重编程是指"已分化的特定细胞可以被重新编程为多功能的干细胞"。1962年,约翰.戈登(John Gurdon)在他的实验室里证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在蛙卵中可以被重编程,从而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证明了细胞的分化是可逆的。2006年,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将戈登的这一成果推进了一大步,实现了细胞在体外的重编程,诱导出了具有多能性的细胞(即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细胞),证明了细胞命运是有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某些基因的结果。与胚胎干细胞相比,iPS细胞的优势在于它避开了使用人体胚胎提取干细胞的伦理道德制约,使干细胞研究能被所有人接受。同时,由于这些细胞来自于病人自身,在临床应用时有希望避免免疫系统对外来组织的排斥。iPS技术的创立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 王昱凯周琪
-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细胞重编程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蛋白激酶抑制剂在抑制单倍体细胞二倍化中的用途
- 本发明提供CDK1蛋白激酶抑制剂和/或Rock蛋白激酶抑制剂在抑制单倍体细胞二倍化中的用途。利用筛选的CDK1蛋白激酶和Rock蛋白激酶抑制剂,可以广泛进行孤雄、孤雌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的培养和分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基于单...
- 周琪李伟何正泉王昱凯夏宝龙
- 文献传递
- 蛋白激酶抑制剂在抑制单倍体细胞二倍化中的用途
- 本发明提供CDK1蛋白激酶抑制剂和/或Rock蛋白激酶抑制剂在抑制单倍体细胞二倍化中的用途。利用筛选的CDK1蛋白激酶和Rock蛋白激酶抑制剂,可以广泛进行孤雄、孤雌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的培养和分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基于单...
- 周琪李伟何正泉王昱凯夏宝龙
- 文献传递
- 人胚胎干细胞的临床转化研究进展
- 2018年
- 胚胎干细胞的基础研究和转化是再生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继传统化学药品和外科手术后,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胚胎干细胞有望成为新的疾病治疗药物,将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特定组织或细胞缺损性疾病等难治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国内外人胚胎干细胞的临床研究进展,总结了其在黄斑变性、帕金森病、脊髓损伤和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最后提出了该领域存在的关键问题和面临的重大挑战,并对人胚胎干细胞的未来临床应用进行了展望。
- 吴骏王昱凯王昱凯李仲文王磊冯琳王磊于娟王柳郝捷周琪
-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细胞治疗
- 人胚胎干细胞来源多巴胺前体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猴被引量:3
- 2016年
-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由中脑腹侧的多巴胺能(dopaminergic,DA)神经元缺失造成。这类疾病可通过移植由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h ESC)或其他途径获得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实现治疗。然而,在应用于临床之前,需要对这些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合适的动物模型中进行充分、全面的评价。为评价由临床级人胚胎干细胞分化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是否安全、有效,根据先导专项部署,我们建立了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猴模型,并将由人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植入受损猴脑区。结果表明,在所有接受细胞移植的猴中,未发生移植细胞形成的肿瘤和继发肿瘤。移植细胞可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并使局部多巴胺水平提高,带来不同程度的行为学改善。这些发现提示,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安全、有效,可进一步应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
- 王昱凯周琪胡宝洋
- 关键词:干细胞帕金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