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
-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江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咪达唑仑对肿瘤患者全麻诱导前循环、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的影响
- 2001年
- 目的 观察 2个不同剂量咪达唑仑对肿瘤患者全麻诱导前的循环、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将 47例行全麻手术的肿瘤患者 ,随机分为A组及B组 ,麻醉诱导前分别静脉注射咪达唑仑 0 .10mg/kg及 0 .0 5mg/kg。记录用药前后的HR、Bp、SpO2 、S T段、T波及QTc的变化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无显著性差异。 2组患者用药后血压均下降 ,与用药前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A组心率增快 ,A、B 2组的血氧饱和度均下降 ,与用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9例患者出现呼吸抑制 ,其中 4例舌后坠 ,血氧饱和度下降 (<90 % )。 2组患者心电图变化与用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咪达唑仑用于全麻诱导前的肿瘤患者效果满意 ,它能解除患者紧张情绪 ,缓解情绪紧张造成的血压波动 ,对心电图无干扰 ,但应注意呼吸监测 ,以防缺氧。
- 彭丹丹程其许王琦王永生郭才桥
- 关键词:咪达唑仑心电图全麻诱导血氧饱和度肿瘤
- 麻醉中或抢救时胃管置入105例
- 2007年
- 术前因故胃管无法插入,术中胃管不慎脱出,急诊外伤、昏迷患者抢救需插胃管者,无法按常规方法插入,我科共行此类病人麻醉后、抢救时胃管置入105例。方法:明视置管法:1.全麻气管插管后,用喉镜暴露食道口,用插管钳钳夹胃管插入。2.食道口无法暴露者,将胃管顺气管导管左上方试探插入。3.术中术者从食道下端逆行插入胃管,麻醉者从口腔接住,从鼻腔插入另一胃管,两胃管固定,从鼻腔拉出。盲探置管法:1.全麻气管插管后,从鼻腔插入气管导管入食管,胃管从气管导管插入。2.食道手术病人侧卧位.胃管从上侧鼻腔盲探推进,反复数次,可望成功置入。在有纤支镜的医院,可用纤支镜在上述情况下可视插入,但在无此条件的基层医院,上述插管法仍为临床急需的操作技巧。
- 王永生
- 关键词:胃管置入麻醉抢救
- 氯普鲁卡因高位硬膜外阻滞在乳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 2007年
- 目的对国产1%氯普鲁卡因行高位硬膜外阻滞在乳癌根治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60例择期行乳癌根治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年龄23~71岁,体重40~71kg,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T1~2或T2~3间隙穿刺,向头侧置管4~6cm,观察组注入1%氯普鲁卡因+1:20万肾上腺素5ml,对照组注入1%利多卡因+1:20万肾上腺素5ml,5min后,两组分别给予同类药18ml。观察项目:(1)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痛觉恢复时间。(2)给药15min后麻醉阻滞范围。(3)呼吸循环改变:患者入室时、麻醉后10min、20min、30min、60min时HR、BP、RR、SPO2。(4)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头昏、倦怠、感觉异常、肌肉震颤、呼吸抑制。结果两组病人的麻醉起效时间分别为4.8±0.9min和5.4±1.1min(P>0.05),痛觉消失时间分别为12.2±2.3min和13.3±3.1min(P>0.05),痛觉恢复时间分别为49.2±1.45min和50.1±13.8min(P>0.05)。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及给药后HR、BP、RR、SPO2各组数据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头昏、肌肉震颤、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分别为1例(3.3%)和6例(20.0%)(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1%氯普鲁卡因行高位硬膜外阻滞在乳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其麻醉效果与1%利多卡因相同,但头昏、肌肉震颤、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
- 王永生熊振凯
- 关键词: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麻醉乳癌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