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芹
-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逆行胰胆管造影在胰胆管疾病中应用
- 2006年
- 目的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对诊断胰胆管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禁食6h以上,肌注十二指肠低张药物,患者取左侧卧位,将内镜缓慢送入十二指肠降段,其内壁可见纵行黏膜皱襞,中央为胰胆管开口,由此插入导管,缓慢注入造影剂,依次摄片。结果215例被检者,成功204例,失败11例,成功率为95%。肝内胆管分支显影1-4级123例,1。3级38例,胰管显影189例,胆囊不显影27例。结论逆行胰胆管造影是诊断胆、胰疾病的可靠方法。
- 房津辉钱英张旭明李秀梅李银秋王淑芹杨勇
- 关键词:内科学逆行胰胆管造影胰胆管疾病
- 临床应用内镜治疗化脓性胆管炎的研究
- 2007年
- 目的采用探讨内镜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急诊ERCP检查和治疗,其胆管结石23例;乳头狭窄及功能异常4例;胆管管损伤后狭窄2例;恶性肿瘤6例。胆总管结石的治疗:ERCP检查明确为胆总管结石,如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则予急诊取石。十二指肠乳头炎性狭窄和功能异常的治疗可选择ES或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胆管恶性梗阻的治疗:使用胆管扩张探条沿导丝插入予以扩张后再放置引流管进行治疗。结果35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中31例完成治疗,成功率93.84%。经内镜治疗后48 h内,26例患者腹痛缓解,体温下降,急性胆囊炎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23例胆管结石,急诊行取石术或同时放ENBD,取出全部结石。十二指肠乳头狭窄或功能异常4例,3例行EST治疗,急性胆管炎得到控制。结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无论是胆管结石还是良恶性狭窄所致,均可以选择内镜引流。可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费用。
- 房津辉李秀梅王淑云王淑芹杨勇刘淑贤张旭明
- 关键词:内窥镜化脓性胆管炎
- 无痛肠镜检查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观察静脉麻醉后行肠镜检查病人的依从性及对肠镜操作的影响。方法将68例病人随机分成药物组(35例,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和对照组(33例,常规操作),记录两组操作前、操作中及操作后5 min的心率、血压、氧饱和度、操作时间,是否完成肠镜,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药物组操作间及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辅助肠镜可增加病人的依从性,减少病人痛苦,但不能缩短操作时间及提高检查成功率。
- 房津辉李秀梅钱英王淑芹李银秋杨勇
- 关键词:内科学无痛检查
- 经肠镜电烧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应用及研究
- 2007年
-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电圈器在结肠镜下摘除大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检出息肉患者820例,息肉2 351枚,常规逆行插镜至回盲部,然后边退镜边观察。多发性息肉分次由高次到低位摘除。根据息肉大小、形态和有无蒂等选用不同的方法。结果本组435例单枚息肉1次性摘除占93.5%,3枚以下息肉1次性摘除占91.2%;直径>3.0 cm的息肉因烧灼达深肌层,在观察中出现腹部疼痛及局部压痛,腹透膈下未发现游离气体。经禁食、补液、支持、抗炎治疗后病愈出院。结论该治疗方法是目前内镜下治疗最普及和成熟的方法,其并发症、死亡率低,有效、安全、简单、痛苦少。
- 李秀梅房津辉王淑云王淑芹刘淑贤张旭明
- 关键词:肠镜电灼结肠息肉
- 胶囊内镜在老年人胃肠道疾病检查中的临床护理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了解老年人进行胶囊内镜检查时的安全性及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自2006年3月-2007年3月对17例老年人进行了检查。结果:17例老年人均良好地耐受了胶囊内镜检查,无并发症及副作用发生。检出8种病变共13例,其中糜烂性胃炎3例,出血性胃炎1例,胃息肉1例,小肠炎症2例,小肠克隆氏病1例,小肠血管病变2例,结肠黑变病2例,结肠息肉1例。结论:老年人进行胶囊内镜检查是安全的,胶囊内镜检查对胃肠道疾病有较高的诊断能力。
- 刘淑贤马金凤王淑芹杨秀荣
- 关键词:胶囊内镜老年人胃肠道临床护理
- 内镜下套扎治疗胃静脉曲张出血25例临床体会
- 2006年
- 目的探讨治疗胃静脉曲张方法———内镜下静脉套扎术。方法对胃静脉曲张出血的套扎是先在镜身没有反转的情况下进行,而后U型反转镜身再行套扎。先结扎出血部位或有血栓形成部位,再结扎其周围部位。结扎点之间尽量靠近,以求多点密集结扎。结果对25例胃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进行急诊套扎治疗,结果显示急诊止血率88.00%,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该方法不仅对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而且在防止再出血及其静脉曲张消失率亦显示出良好应用前景。
- 李秀梅房津辉杨勇钱英李银秋王淑芹
- 关键词:内科学胃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