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瑛
- 作品数:23 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两种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方法的比较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通过比较PCR联合地高辛标记探针杂交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宫颈液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一致性,评价PCR联合地高辛标记探针杂交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4型HPV(16、51、54和56)探针3′端加尾地高辛标记,检测标记探针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收集63例第二代杂交捕获(HC-Ⅱ)阳性和18例HC-Ⅱ阴性的宫颈液标本,采用HPV通用引物MY11/09对所有标本L1区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利用地高辛标记探针杂交法对PCR产物进行检测分型;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这81例标本进行检测,将两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地高辛标记探针杂交法检测出HC-Ⅱ阳性标本中HPV-16型40例,HPV-51型2例,HPV-56型2例,分别占HC-Ⅱ阳性标本的63.5%、3.2%和3.2%,HC-Ⅱ阴性标本中检测出HPV-16型1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出HC-Ⅱ阳性标本中HPV-16型39例,HPV-51型2例,HPV-56型2例,占HC-Ⅱ阳性标本的61.9%、3.2%和3.2%,HC-Ⅱ阴性标本中检测出HPV-16型1例;重复性检测显示两种方法检测4型HPV感染的变异系数(CV)为0-1.45%和0-1.50%,检测标本中4型感染的符合率为97.5%-100%。结论PCR联合地高辛标记探针杂交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能对于临床HPV分型检测有应用价值。
- 蒋卫张艳王瑛沈佰华王利李宁丽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杂交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实验诊断见习引入医学生临床实习的教学改革探析被引量:2
- 2019年
-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实验诊断技术和项目的与时俱进,新的标记物和新的检测方法都为医学诊断带来帮助。本课程改革方案拟将实验诊断见习引入临床医学生临床实习教学中。通过调研合理设置实验诊断见习课程,希望通过增设实验诊断见习课程帮助临床医学生将实验诊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临床实际应用能力,避免医患矛盾的发生,并为其实习结束的就业或是深造提供选择的依据。
- 王瑛沈建雄王海英夏丰
-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 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在胃肠肿瘤淋巴管增生中的表达研究
- 2007年
- 目的探讨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LYVE-1)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研究其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及与淋巴管增生的关系。方法收集22例消化道腺癌患者病理分期为Ⅱ~Ⅲ级的消化道腺癌组织标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 PCR(FQ-PCR)及免疫组化技术对 LYVE-1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LYVE-1在所有标本组织中都有表达,肿瘤组织中 LYVE-1/β-actin 浓度中位数为1.8×10^(-3),距瘤组织5 cm 的正常组织为1.5×10^(-3);胃肠肿瘤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组的LYVE-1/β-actin浓度为1.9×10^(-3),无转移组为9.7×10^(-4);肿瘤与正常组织交界处的 LYVE-1阳性细胞百分比为4.55%,高于癌组织内部(1.17%)和正常黏膜组织(0.43%)。结论胃肠肿瘤淋巴管增生高于远离肿瘤的正常组织,主要集中在肿瘤周边部;淋巴管增生程度可能与肿瘤淋巴转移有关。LYVE-1表达与淋巴管增生可能有一定特异性。
- 王瑛高锋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胃肠肿瘤透明质酸受体
- 硒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利于帕金森病的胚胎干细胞移植治疗
- 目的将胚胎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多巴胺神经元,并作为供体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寻求提高移植细胞存活率的方法。方法将小鼠胚胎干细胞通过无血清诱导体系进行神经分化,并在诱导因子SHH及FGF8的作用下产生多巴胺神经元;将诱导分...
- 田立鹏张施徐亮王瑛李雯陈伟丁健青陈生弟
-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多巴胺神经元帕金森病神经分化硒炎症反应
- 文献传递
- 展实验诊断学教学对提升岳阳医院临床毕业生临床实际应用中的探索
- 随着医学事业的高速发展,实验室检查无论对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专业的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都起到了关键作用.本课程建设给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实践教学方法及内容进行了改革.通过在医学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增设实验诊断的教学内容,对...
- 王瑛沈建雄蒋文燕陈云飞
- 关键词:高等教育实验诊断学
- IFN-γ经共抑制分子B7-H1正向调控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抑制的研究
- 2009年
- 目的探讨IFN-γ通过B7-H1/PD-1通路正向调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免疫抑制作用机制,为MSC用于治疗免疫性疾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首先体外获得纯化鼠源MSC并进行三向分化鉴定;间充质干细胞和淋巴细胞反应体系进行共培养,^3H掺入试验测定细胞增殖水平;ELISA检测共培养上清中IFN-γ、TGF—β、TNF-α、IL-10因子的表达水平;流式检测共培养中MSCB7-H1分子的变化;siRNA干扰MS CB7-H1后,^3H掺入试验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水平的改变,采用Transwell培养方法确认MSC通过细胞间接触发挥作用。结果体外鼠源MSC经过5代的反复贴壁纯化之后,形态均一纯度高,并具有向脂肪细胞、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分化的能力;MSC与混合淋巴细胞反应、ConA刺激的淋巴细胞反应以及anti—CD3/CD28刺激活化的淋巴细胞反应混合共培养3H掺人试验结果均显示增殖反应被抑制(P=0.0167,0.0081,〈0.0001),其抑制作用呈现对MSC细胞的剂量依赖;共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FN-γ、TNF—α均显著升高,而TGF—β、IL-10未检测到,同时共培养中MSC表面B7-H1分子明显表达上调(P〈0.05);经B7-H1特异siRNA干扰MSC后,共培养并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细胞增殖水平明显较干扰前提高(P〈0.05),Transwell膜分隔后MSC抑制T细胞活化明显减弱(P〈0.05)。结论MSC经共培养环境中IFN-γ刺激后,表面B7-H1分子的表达上调并通过B7-H1/PD-1通路抑制T细胞活化增殖。将来这种MSC可以用于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 盛慧明黄红宇魏云玉王瑛王利沈佰华李宁丽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抑制B7-H1干扰素Γ
- 结核杆菌抗体检测参考区间及临界值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建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辅助诊断系统的参考区间及临界值,以保证检测结核杆菌抗体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选取经医院确诊为肺结核病的69例患者和168名健康体检者,同时采集其血清标本。应用胶体金法并使用配套仪器检测血清标本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含量,通过对数据统计分析,建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辅助诊断系统的参考区间及临界值。结果:建立的结核分枝杆菌抗体辅助诊断的参考区间为≤47.7 unit,结核分枝杆菌抗体诊断的临界值为45 unit,灵敏度为88%,特异度为92%。结论:合理建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辅助诊断的参考区间及临界值,采用仪器判读检测结果,可避免目测时由于人为因素而产生的差异,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结核杆菌抗体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科学性及适用性。
- 沈建雄杨晶王瑛侯飞李福刚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抗体
- 热休克蛋白70和bag-1蛋白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中bag-1蛋白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及其与肿瘤间的联系。方法69例临床胃肠道组织标本(54例癌组织,15例为非癌组织),运用RT-PCR及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HSP70和bag-1在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结果96.3%的癌标本bag-1表达阳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ag-1表达与癌分化程度相关(r=0.887,P<0.05)。同时检测的HSP70发现,大多数癌标本表达HSP70,并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1),实验未发现HSP70与bag-1表达间的差异(P>0.05),也未见HSP70表达水平与癌分化程度间的相关性。结论HSP70和bag-1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的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且bag-1与肿瘤的预后有密切关系。
- 吕元明王瑛陶蕾
-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70BAG-1胃肠癌免疫组化
- 实验诊断见习课程在中西医结合专业临床实习培训中的应用探索
- 通过将实验诊断见习课程引入中西医结合专业临床实习培训,即通过临床医学与实验诊断学的学科交叉,对中西医结合专业临床实习的学生进行实验诊断的相关培训,并与未涵盖实验诊断见习课程的传统实习教学进行比较,探索改革后的课程在提升中...
- 王瑛夏丰沈建雄王海英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教学改革
- 抗帕金森病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 帕金森病(PD)作为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发生于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为了更准确地了解现阶段我国对PD患者使用抗PD药物的现况,从而为制定相关用药方案和卫生经济政策提供基础依据,本文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
- 王刚周海燕郑汭谭玉燕孙小康王瑛王增陈生弟
- 关键词:抗帕金森病药物帕金森病药物治疗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