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芬
- 作品数:50 被引量:159H指数:7
-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医院内380例真菌感染调查被引量:6
- 2005年
- 吴莹瑶关琪王素芬
- 关键词:真菌感染流行病学医院感染免疫抑制剂
- 社会保险反欺诈的资格罚设置论被引量:2
- 2024年
- 中国式社会保险法治现代化既要坚守安全与稳定的传统制度内核,也要因应新时代从业者灵活且便捷的多元价值诉求。双重面向的社会保险法治共同聚焦于基金安全即反欺诈这一核心,但我国当下社会保险反欺诈制度立法供给不足导致实践效果不彰。诠释自己责任、遵从福利条件性理论并能够有效阻断再犯发生的社会保险反欺诈资格罚,能够达致反欺诈的更佳效果,亦可以充分实现社会保险制度安全有序的价值目标。结合我国现有制度基础并适度借鉴他国福利反欺诈的有益经验,通过拓展资格罚的方式、扩大资格罚的范围、增设具有刑罚性质的行政资格罚等诸多层面,在我国社会保险欺诈的法律责任中体系化完备资格罚,既是社会保险反欺诈的最佳选择,也是中国式社会保险法治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 王素芬
- 关键词:行政处罚
- CRF01-AE亚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基因序列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从确诊的HIV-1感染者的全血样本中提取基因组DNA,经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gag蛋白P17/P24交界区基因片断后,将扩增产物进行纯化和测序,分析其氨基酸序列。进而了解所检出的病毒基因变异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发现,HIV-1 CRF01-AE亚型病毒分别与3株不同来源的国际参考毒株具有紧密的亲缘关系,表明这些毒株可能分别由不同的传播路线进入我国大陆境内。
- 关琪王素芬张卓然王宝江
-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 新业态从业者职业伤害保险制度之构建被引量:3
- 2022年
- 目前,工伤保险制度尚未覆盖新业态从业者群体,试点中的纳入性模式没有后续的制度演进空间,商业保险模式难以提供全面充分之救济。因此,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应由平台与从业者作为共同的缴费义务主体,探索职业伤害风险的“任务化”认定模式,依据单次劳务给付行为建立职业伤害认定标准。合理确定职业伤害保险的待遇内容,实现制度筹资与支付的动态平衡,最终促进平台经济与新业态从业者权益保障的协调发展。
- 王素芬郭雨茁
- 关键词:工伤保险劳动关系
- 我国刑事被害人社会补偿制度之构建
- 2021年
- 以犯罪人为中心的刑事政策使被害人权利遭到严重忽视,尤其在经济上难以获得充分赔偿,易于导致被害人的"二次伤害"。建立刑事被害人社会补偿制度,将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纳入社会保障法体系范畴已被世界多国选择。我国应引入社会补偿制度,重新审视国家与社会、救助与补偿之间内涵与区别,明晰刑事被害人社会补偿制度的性质,构建补偿对象清晰、补偿条件明确、资金来源充裕、管理机构权威的刑事被害人社会补偿制度,以实现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的充分保障。
- 王素芬任妍晖
-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
- 从恩典到权利的呼唤——假释制度在当代中国之完善被引量:1
- 2008年
- 作为刑罚执行制度的假释,刑法理论界对其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从恩典到权利的转变,广为肯定并接受了假释是受刑人的权利。但是我国刑事法律对假释的规定尚未走出恩典说的束缚,从而制约了假释的适用,更限制了假释功能的发挥。因此,我国有必要在刑事立法中以权利说为基础对假释制度予以完善。
- 王素芬张娓娓
- 关键词:假释权利
- 唐朝待遇囚人之法论要被引量:1
- 2007年
- 唐朝是我国封建朝代的鼎盛时期,《唐律疏议》也是封建社会最完备的法典,其中所规定或体现的依法拷讯囚徒、女囚特别体恤、死刑慎重执行、人性化的狱政管理及为保障囚人待遇的实现而设定的严格的刑事责任,对于当下我国服刑人权利保障的完善仍可资借鉴。我国对于服刑人权利保障的立法应当借鉴唐律中待遇囚人之法所体现的朴素的人道主义——尊重人的生命,尊重人本身的精神,得法典之形,更不忘传统价值之意。
- 王素芬
- 关键词:唐律疏议慎刑人道主义
- 格式合同与契约自由论被引量:2
- 2002年
- 我国 1 999年出台的《合同法》中规定了格式条款的相关内容 ,这使得诸多人士认为是对契约自由的一种限制 ,有鉴于此 ,本文对格式合同与契约自由作以分析。具体探讨了契约自由的发展概况。
- 王素芬
- 关键词:契约自由格式合同《合同法》格式条款
- 论劳动法案例教学的多重维度被引量:2
- 2015年
- 劳动法案例教学是因应时代之需的新型教学模式,其能够有效矫正传统理论教学之不足并更好地培养法科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但劳动法案例教学也需要明确教学目的、遴选适宜的劳动法案例、展开与劳动法基础理论相呼应的案例教学分析,并采用具体标准对劳动法案例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唯此,才能实现劳动法案例教学的真正价值。
- 王素芬蒋佳伯
- 关键词:劳动法案例教学教学目的
- 数字时代的社会救助立法检视被引量:4
- 2023年
- 数字时代对社会救助提出诸多挑战,表现为数字技术消解社会救助主体的真实性,数字鸿沟导致数字排斥进而引起数字贫困,受救助者的信息与隐私也将面临更大威胁。因应数字时代之需,社会救助法亟待在立法理念以及制度建构层面进行变革。在立法理念层面,应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救助理念,并确立数字行政理念。社会救助法作为一部权利保障法,亦应确立数字时代的社会救助权利理念以确保公民社会救助权之实现。在制度层面,一方面要对社会救助制度进行数字化赋能,实现受救助主体的智慧化覆盖、救助体制的数字化变革以及救助服务的数字化体现;另一方面应构建数字时代社会救助权利的保障机制,救助数字弱势群体,推动数据公开、数字参与及隐私保障,如此方能使社会救助法面向数字时代之需。
- 王素芬付浩然
- 关键词:社会救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