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小军

作品数:2 被引量:36H指数:1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附属长治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1篇动脉供血
  • 1篇动脉供血不足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特征
  • 1篇头痛
  • 1篇缺血
  • 1篇椎动脉
  • 1篇椎动脉夹层
  • 1篇椎基底
  • 1篇椎基底动脉
  • 1篇椎基底动脉供...
  • 1篇椎基底动脉供...
  • 1篇卒中
  • 1篇卒中患者
  • 1篇颅内
  • 1篇脑缺血

机构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程小军
  • 2篇陈珩
  • 2篇赵丽丽
  • 1篇侯丽英

传媒

  • 2篇中华诊断学电...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的诊断及介入治疗被引量:35
2014年
目的:探讨山西长治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的诊断及介入治疗情况。方法对山西长治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所有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先采用非创伤性检查筛查出颈部血管狭窄患者,征得患者同意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颈部血管狭窄符合介入治疗指征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患者最终是否接受介入治疗分为介入治疗组及非介入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于出院后3、6个月,1、2年进行随访,了解疾病复发情况,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评分(MRS)以评估患者生存质量,并比较两组患者差异。结果共筛查出可疑颈部血管狭窄患者72例,DSA造影显示:颅外颈内动脉狭窄31例,椎动脉狭窄14例,锁骨下动脉狭窄13例;颅内颈内动脉系统狭窄10例,颅内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17例;其中多发狭窄25例。36例颅外颈部血管狭窄符合介入治疗适应证,其中16例接受介入治疗(治疗组),20例未接受介入治疗(对照组)。在所有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中,接受颅外颈部血管支架置入术者15例,接受球囊扩张术者1例,介入治疗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复发次数明显减少(χ2=8.23,P=0.004),生存状态更好(χ2=8.22,P=0.004)。结论山西长治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动脉狭窄前循环脑梗死的血管病变,以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为主;后循环脑梗死的颅外血管病变,以椎动脉起始部位狭窄为主,其次是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狭窄致锁骨下动脉盗血,另外后循环脑梗死的血管病变中颅内椎动脉狭窄也不少见。
赵丽丽程小军陈珩范换芳侯丽英高峰
关键词:脑缺血卒中颈动脉狭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颅内椎动脉夹层演变至夹层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颅内椎动脉夹层演变为夹层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椎动脉夹层演变至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头痛发作期间,头颅CT显示基底动脉末端动脉瘤可能,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显示右侧椎动脉近基底动脉汇合处动脉瘤可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可见右侧椎动脉线样内膜影,考虑右侧椎动脉夹层。7个月后随访时行DSA显示右侧椎动脉瘤样扩张,考虑右侧椎动脉夹层演变为夹层动脉瘤。结论虽然颅内椎动脉夹层患者临床症状好转,但是影像学显示由椎动脉夹层演变为夹层动脉瘤风险较高。所以,对于颅内椎动脉夹层患者,随访及复查是非常必要的。
栗兵霞赵丽丽陈珩逯蕊程小军
关键词:头痛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夹层影像学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