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斌

作品数:10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石化海相前瞻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南北构造带
  • 2篇动力学意义
  • 2篇岩体
  • 2篇造山带
  • 2篇山带
  • 2篇山系
  • 2篇侵位
  • 2篇秦岭造山带
  • 2篇中央造山系
  • 2篇组构
  • 2篇西秦岭
  • 2篇南秦岭
  • 2篇金矿
  • 2篇金矿床
  • 2篇矿床
  • 2篇磁组构
  • 1篇大型金矿
  • 1篇地震
  • 1篇地震波
  • 1篇地震波各向异...

机构

  • 10篇西北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10篇程斌
  • 4篇张国伟
  • 4篇董云鹏
  • 3篇柳小明
  • 3篇杨钊
  • 3篇孙圣思
  • 3篇张菲菲
  • 2篇李玮
  • 2篇郭秀峰
  • 2篇张复新
  • 2篇梁文天
  • 2篇鲁如魁
  • 2篇贺国芬
  • 2篇何登峰
  • 1篇赖绍聪
  • 1篇袁洪林
  • 1篇第五春荣
  • 1篇唐亚明
  • 1篇周小虎
  • 1篇龙晓平

传媒

  • 2篇地质科学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地质通报
  • 1篇自然科学
  • 1篇2007'全...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秦岭深部结构构造特征:对中-晚新生代壳—幔变形机制的启示
2022年
西秦岭中-晚新生代发育强烈的与青藏高原扩展有关的构造活动,其壳—幔变形机制对揭示整个青藏高原东北缘扩展变形方式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本文系统收集并分析了西秦岭浅表地质、地壳—上地幔三维结构与深部变形资料。结果显示:西秦岭中-晚新生代地表构造活动呈弥散式分布。西秦岭岩石圈总体表现为低速异常,结合偏低的重力值、较浅的居里面与中-下地壳低阻层,指示该区岩石圈整体较塑性。西秦岭岩石圈广泛发育较强的地震波各向异性,是弱化的岩石圈受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挤压变形所致。上述变形特征与“块体挤出”模型强调的应力应变集中于深大断裂的特征不符。地震波各向异性揭示的岩石圈地幔和中-下地壳中-晚新生代主体变形方向为NWW-SEE向,与地表构造走向和地表位移方向一致,“垂直连贯变形”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该区中-晚新生代耦合的壳—幔变形特征。此外,部分研究发现西秦岭局部地区中-下地壳存在NE-SW向的各向异性,被认为是中-下地壳发生NE向塑性流动导致矿物定向排列造成的,指示了非耦合的壳—幔变形样式,用“中-下地壳流”模型解释似乎更合理。但是目前关于中-下地壳塑性流动是否存在及其分布规模和范围仍存在较大争议。因此,要确定西秦岭中-晚新生代的壳—幔变形机制,急需详细解剖中-下地壳异常结构的规模、分布状态以及精细的变形特征。
邓赛科程斌鲁如魁
关键词:西秦岭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滑坡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以山西灵石县回来峪滑坡为例
2018年
回来峪滑坡稳定性影响因子包括岩土体重度γ、粘聚力c 和内摩擦角φ,边坡高度h和爆破产生的加速度α等,为了确定各因子影响滑坡稳定性的显著程度,拟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其敏感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岩土体内摩擦角和爆破产生的加速度对滑坡稳定性影响特别显著;粘聚力对滑坡稳定性影响显著;滑坡高度和岩土体重度对滑坡稳定性影响甚微,几乎没影响。在今后滑坡治理中,应当有所侧重,首要考虑岩土体内摩擦角的变化和爆破产生的冲击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程斌唐亚明唐亚明
关键词:滑坡
秦岭造山带复合造山作用与过程
秦岭造山带是华南板块、华北板块,及其间的多块体相互拼贴、增生、俯冲碰撞,并经历了长期复杂演化而成的复合型造山带.现有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等资料,显示秦岭造山带经历了多期与板块俯冲、增生、碰撞相关的构造作用过...
董云鹏杨钊孙圣思程斌张菲菲李玮周小虎柳小明张国伟
关键词:秦岭造山带
文献传递
西秦岭温泉岩体的磁组构特征及其侵位机制意义被引量:11
2010年
结合岩石磁学、磁化率各向异性度与区域构造分析了西秦岭温泉岩体的侵位机制及意义.温泉岩体的样品的平均磁化率k_m值总体很大,岩石磁学表明对于磁化率较低的样品,顺磁性矿物(如黑云母等)对磁化率的贡献较大,而少量铁磁性矿物(如磁铁矿等)可能作为剩磁载体.对于磁化率较高的样品,其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花岗岩样品的校正磁化率各向异性度P_J总体小于1.2,显示了岩体为流动磁组构的特征,磁化率椭球体形态参数T总体大于0,扁率E总体大于1,以压扁椭球体为主;岩体的磁面理同磁线理相比更为发育,样品的磁面理普遍表现出围绕岩体边界分布的特点,且倾角较陡;而在岩体内部磁线理与磁面理分布相对散乱,定向性差,这一特征说明温泉岩体的磁组构主要由侵位时的侧向挤压作用形成的;虽然岩体的磁组构特征总体显示了N-NEE和SW向的挤压作用,但岩体侵位时由商丹缝合带闭合所产生的垂直于缝合带方向的挤压作用已相对较弱.本文认为,温泉岩体侵位时是一种弱挤压环境,或者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环境甚至可能是一种相对引张的背景,这与温泉岩体形成于后碰撞环境,秦岭造山带已演化至后碰撞拆沉作用发生的伸展阶段所反映的区域构造背景是一致的.
谢晋强张国伟鲁如魁郭秀峰程斌梁文天陈应涛
关键词:磁组构岩体侵位西秦岭
中国大陆“十字构造”形成演化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被引量:19
2019年
东亚大陆是由许多分别亲劳亚或亲冈瓦纳的中小陆块经过复杂拼合而成的最为复杂的大陆,而中国大陆地处东亚的核心位置,是研究东亚大陆形成演化的关键。控制中国大陆形成演化的最主要的构造格架是“十字构造”,即东西向的中央造山系和南北向的贺兰—川滇南北构造带。前者自东而西包括秦岭造山带、祁连造山带和昆仑造山带,是南方和北方陆块群历经古生代—印支期拼合形成中国大陆主体的构造结合带,并遭受中新生代陆内造山改造,构成了中国大陆地质地理、生态环境、人文经济等南北分野;后者不同区段继承了前寒武纪板块构造记录,逐步转化为古亚洲洋或古特提斯构造域大陆边缘,尤其是新特提斯构造运动,形成青藏高原隆升—扩展变形的东部边界,控制了晚中生代—新生代中国大陆东西反转演化。以“十字构造”为坐标系,中国大陆四个象限的地质、地球物理结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文经济等存在明显差异。
董云鹏张国伟孙圣思张菲菲何登峰孙娇鹏柳小明杨钊程斌惠博岳远刚周波程超杨子强史小辉龙晓平
关键词:中央造山系南北构造带秦岭造山带祁连造山带昆仑造山带
甘肃文县地区阳山超大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成因与类型被引量:26
2006年
含矿岩石为本区泥盆系的一套Au含量较高的炭-硅-泥质地层。其中发现大量含As异常(含As约0.15%)的草莓状黄铁矿;矿体沿断裂带呈构造透镜体-扁豆体斜列等间距分布,产于断裂带中次级破碎带或顺层剪切带内;在早—中期阶段的矿化硫化物中,金以不可见金赋存于含As黄铁矿及毒砂中,含As黄铁矿发育增生环带,载金矿物主要沿片理化带呈微细浸染状分布;在中—晚期阶段的金属硫化物-石英碎裂脉体中,可见显微颗粒金;斜长花岗斑岩为地壳重熔型花岗岩,具多期次性;H、O、S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资料表明,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岩浆水也参与成矿。由此可见,阳山金矿具沉积-岩浆叠加-构造及热液改造的多因复成特征,矿床属超大型卡林-类卡林复合型金矿床。
程斌张复新贺国芬
关键词:阳山金矿南秦岭
南北构造带北段S波分裂研究及其动力学意义
2018年
南北构造带北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向北东方向扩展的区域,其岩石圈变形特征对于探讨青藏高原东北缘变形机制及其扩展范围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地震波各向异性能很好地反映上地幔的变形特征。因此,本文对布设在南北构造带北段的流动地震台站记录的远震波形资料进行s波分裂研究,获得了研究区上地幔各向异性图像以及该区岩石圈地幔的变形特征信息。s波分裂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震波各向异性来自于上地幔,区内不同构造单元上地幔各向异性方向不尽相同。快波方向分布显示,青藏高原东北缘,鄂尔多斯西缘以及贺兰构造带北段的快波方向主要表现为NW—SE向,与前人在银川地堑和贺兰构造带中、北部得到的NW—SE向的上地幔各向异性方向一致,显示这些地区岩石圈地幔变形一致,该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缘向北东方向扩展的影响范围已到达贺兰构造带北段。阿拉善地块内部快波方向显示为NE—SW向,与阿拉善地块北部存在的北东向展布的晚古生代岩浆岩方向一致,表明该NE-SW向的快波方向可能代表地是“化石”各向异性,是晚古生代阿拉善地块受到古亚洲洋闭合作用的结果。此外,鄂尔多斯地块内也存在NE—SW向的各向异性方向,与区内中一晚侏罗世存在的NE—SW向逆冲推覆构造方向一致,因此该各向异性方向也代表了“化石”各向异性,是鄂尔多斯地块受到古特提斯构造域的块体碰撞、古太平洋板块北西向俯冲以及西伯利亚板块向南俯冲共同作用的结果。
陈天仕程斌程斌董云鹏
关键词:南北构造带青藏高原东北缘S波分裂地震波各向异性岩石圈变形
甘肃文县阳山超大型金矿矿床成因与类型
阳山金矿床是受构造作用控制的、与泥盆系地层有关的、被燕山早期岩浆热液改造的金矿床。本文简要论述了阳山金矿床的成因与类型。
贺国芬张复新程斌袁洪林
关键词:金矿床矿床成因岩浆热液
文献传递
南秦岭金池院与张家坝岩体磁组构特征和构造意义被引量:5
2009年
秦岭造山带勉略(勉县—略阳)缝合带北侧的金池院和张家坝岩体的磁组构特征显示,其平均磁化率Km低于1000μSI,校正磁化率各向异性度PJ小于1.1,为流动磁组构特征。磁化率椭球体形态参数T反映两岩体总体分别以挤压和拉伸应变为主,而又明显观察到两岩体边部近平行于岩体边界、内部相对混乱的磁面理分布特征。这些磁组构特征反映了岩体形成时勉略缝合带闭合的NNE—SSW向挤压作用仍然存在,但相对主造山期已较弱,其磁组构主要形成于岩体侵位时的侧向挤压作用。本文认为,金池院与张家坝岩体形成于印支期勉略缝合带闭合之后的后碰撞环境,是后造山过程由挤压向伸展体制转化时期的产物。
郭秀峰张国伟梁文天程斌
关键词:磁组构岩体侵位南秦岭
中国大陆“十字构造带”关键科学问题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1年
控制中国大陆形成演化的最主要构造格架是“十字构造带”,即东西向的中央造山系和南北向的贺兰—川滇构造带。中央造山系自东而西包括秦岭造山带、祁连造山带和昆仑造山带,是南方和北方陆块群历经古生代—早中生代拼合形成中国大陆主体的构造结合带,并遭受中新生代陆内造山改造;贺兰—川滇南北构造带不同区段继承了前寒武纪板块构造记录,逐步转化为古亚洲洋或古特提斯构造域大陆边缘,尤其是新特提斯构造运动,形成青藏高原隆升扩展变形的东部边界,控制了晚中生代—新生代中国大陆东西反转演化。该文介绍了近年来对“十字构造带”的主要研究进展:①建立了“十字构造带”中央造山系东段秦岭造山带的精细演化过程;②确定了“十字构造带”中央造山系西段昆仑—祁连—阿尔金的构造关系;③厘定了“十字构造带”南北构造带北段贺兰山形成演化过程及其构造属性;④重建了扬子板块西缘汉南—龙门山—川滇构造带新元古代板块俯冲消减过程以及古生代—中生代深部动力学;⑤揭示了“十字构造带”交接区的深部结构-动力学-浅表构造地貌的联动机制。
董云鹏赖绍聪第五春荣杨钊孙圣思陈丹玲龙晓平朱韧之李玮何登峰孙娇鹏苟龙龙程斌史小辉张菲菲柳小明惠博
关键词:中央造山系南北构造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