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双龙
-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考虑动态裂隙压缩系数条件下煤层渗透率敏感性研究
- 2012年
- 针对应力敏感性煤层裂隙特性,基于P&M模型并引入裂缝压缩系数方程,求得考虑孔隙压缩系数变化下的渗透率的应力敏感性公式。计算表明:在考虑了孔隙压缩系数动态变化情况下,所推导的渗透率敏感性公式较忽略孔隙压缩系数变化的P&M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度,特别是在排采后期这种差异性更加明显。其引起的相对偏差随着压力衰减程度的增加而递增.故不能忽略裂隙体积压缩系数变化对渗透率的影响。该方程在煤层气井动态分析、制订合理的增产措施和生产制度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章双龙王永清钟磊马飞英蒋睿
- 关键词:应力敏感渗透率
- 流体压缩性和压敏性对低渗油藏产量的影响
- 2013年
- 针对低渗油藏的特性,推导出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流体压缩性的应力敏感油藏的质量流量公式,利用质量与密度关系式得到相应的体积流量公式。计算表明:考虑应力敏感性时,油井产量不再随着生产压差的增加而呈正比例增加;当储层呈现强应力敏感特性时,油井产量随生产压差的加大而增加缓慢,此时需要优化出合理的生产压差。考虑流体压缩性时,油井产量随着流体压缩系数的增大而增大。相对误差随压差的增大呈直线递增,故不能忽略流体压缩性的影响。在工程上,只有当生产压差足以克服启动压力梯度的阻碍效应时,油井才能快速见到产量。
- 章双龙王永清刘茂仓常鹏刚张彦杰
- 关键词:应力敏感启动压力梯度
- 应力敏感油藏中考虑启动压力和二次梯度的非线性渗流模型
- 2013年
- 从质量守恒原理出发,详细推导出了应力敏感油藏中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二次压力梯度非线性不稳定渗流偏微分方程。并通过变量代换,将渗流方程拟线性化,最后利用Douglas-Jones预估-校正法求得模型的数值解。讨论了不同参数变化时井底压力的变化规律,做出了典型压力曲线图版。曲线在形态和特征上与线性模型曲线明显不同,不再遵循"0.5线"规则和"单位斜率"规则。启动压力梯度因子影响压力降落曲线晚期上翘段的斜率,该因子越大,曲线上翘程度越大,当其很小时,压力导数曲线出现水平直线段。
- 张晓荣张鹏章双龙庞辉
- 关键词:启动压力梯度非线性渗流应力敏感预估-校正法
- 应力敏感煤层气藏水平井压力动态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应用正则摄动、拉普拉斯变换和有限傅里叶余弦变换方法,并通过修正Langmuir等温吸附公式,得到应力敏感煤层气藏水平井和垂直裂缝井的压力动态分析模型。与常规气藏模型对比可知,所推导的公式合理,适用于煤层气藏压力动态分析。从压力特征曲线可知:Lang-muir极限吸附量、压力常数和残余吸附量主要影响导数曲线偏离0.5水平线的时间以及"V"形曲线的深浅;渗透率模数主要影响曲线的中晚期形态。该研究对煤层气藏的压力动态分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张强章双龙杨玲智
- 关键词:煤层气水平井应力敏感
- 煤岩中水分含量对渗透率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3年
- 为了探索煤岩中水分含量对渗透率的影响,对我国北方某煤层气区块3号和15号煤层的原煤煤样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干燥煤样、3%水分含量煤样及6%水分含量煤样这3种煤样的渗透率均随孔隙压力的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大,大致呈"抛物线"变化;干燥煤样的渗透率明显高于含水煤样的渗透率;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煤样渗透率下降。在实验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不同水分含量煤样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建立了考虑水分含量煤岩收缩/膨胀的渗透率模型,最后运用实例,将模型预测结果与现场试井渗透率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相对误差不大。该研究成果对煤层气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马飞英王永清王林章双龙张强
- 关键词:煤岩水分含量渗透率
- 考虑启动压力和二次梯度的压裂井稳态渗流模型被引量:9
- 2011年
- 从质量守恒原理出发,推导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二次压力梯度非线性单向渗流微分方程。并通过变量代换,将渗流方程线性化,获得单向稳定渗流模型的解析解。再利用保角变换将压裂井复杂的平面流动转化为简单的单向流动,最终获得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二次压力梯度的压裂井产量公式。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只考虑启动压力梯度或二次梯度项所得产能公式都是文中公式的特例;忽略二次梯度项将使计算所得产能偏低,忽略启动梯度项将使计算所得产能偏高,且误差随二次梯度项系数和启动压力梯度的增大而增大。
- 张强王永清章双龙杨玲智蒋睿
- 关键词:启动压力梯度非线性渗流压裂井
- 动态负压射孔作用机理新认识被引量:3
- 2014年
- 介绍动态负压射孔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中国已有少许几个油田进行了动态负压射孔技术试验性应用,但对其作用机理的认识还处在入门阶段。采用逻辑推理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从储层应力变化和井筒压力波动2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动态负压射孔技术作用机理。提出了动态负压值的大小与井筒初始压力密切相关的新观点,为动态负压计算模型的建立理论依据,指明了新射孔器械的研制方向。
- 常鹏刚王永清马飞英蒋睿章双龙
- 关键词:射孔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