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管柱
  • 2篇剩余油
  • 2篇水平井
  • 2篇平井
  • 2篇注水
  • 2篇注水开发
  • 2篇完井
  • 1篇底火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出砂
  • 1篇点接触
  • 1篇丢手
  • 1篇心轴
  • 1篇压裂
  • 1篇压裂管柱
  • 1篇验封
  • 1篇油管
  • 1篇油管传输
  • 1篇油管柱
  • 1篇油井

机构

  • 8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8篇纪丽娜
  • 3篇王显荣
  • 2篇杨凯
  • 2篇郭玉强
  • 2篇李广辉
  • 2篇刘玉
  • 2篇张静波
  • 2篇刘连杰
  • 2篇常鹏梅
  • 2篇王斌
  • 2篇施昆松
  • 2篇杨淑英
  • 2篇赵旭亮
  • 2篇孙香秋
  • 1篇李楠
  • 1篇石崇兵
  • 1篇戴本亮
  • 1篇杜艳
  • 1篇丁大伟
  • 1篇庄健

传媒

  • 2篇内蒙古石油化...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2
  • 1篇20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聚能复合射孔管柱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聚能复合射孔管柱,包括有:点燃装置,包括有提升短接、上端与提升短接的下端相连接的导向连接体及撞击底座,导向连接体下端螺纹连接于撞击底座上端;撞击底座中设有引燃装置、底火部及装设有带导爆索的传爆管的扶正胶...
王显荣李广辉王斌孙香秋郭玉强纪丽娜王涛杨淑英刘连杰常鹏梅赵旭亮刘玉杨凯施昆松杨晓莉于俊海唐明寇丹
文献传递
潜山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及分布类型研究
2011年
目前辽河油田稳产形式日益严峻,加强剩余油研究,充分挖掘剩余油潜力是油气田稳产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结合生产的实际情况,针对潜山油气藏的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细致的分类,以指导潜山油气藏的后期开发,提高油田采出程度。
纪丽娜
关键词:潜山油气藏剩余油分布注水开发
丢手式完井管柱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丢手式完井管柱,所述丢手式完井管柱包括:油管;Y445封隔器,所述Y445封隔器设置在所述油管上;第一组分采结构,所述第一组分采结构包括相连接的Y341封隔器和分采开关,其中所述第一组分采结构中的Y34...
张静波王显荣王丽莉张晓文麻德玉盛聪付宁纪丽娜郭青松杜艳寇微高春阳李楠邵占辉
文献传递
管柱扶正减阻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柱扶正减阻器,其包括上接头,所述上接头的中间心轴上套设有可转动的扶正套,所述扶正套的直径大于上接头的直径,所述扶正套上设有多个偏心托辊,所述偏心托辊在所述扶正套的周向上均匀布置,每个偏心托辊的中心线...
戴本亮沙磊于雷何正彪马骁赵聪丁大伟王广顺庄健陈捷纪丽娜马汝彦伊宏亮
文献传递
一种有壳油管传输气体压裂管柱
一种有壳油管传输气体压裂管柱,它是在油管柱上装有导向体、撞针、传爆管、泄气管、活塞、传压导管、及有壳弹体,施工时通过将带有壳弹体管柱下入井中利用井口投棒撞击启爆器引燃有壳弹体中火药,所产生的爆炸波通过传爆管把两根装有火药...
石崇兵李广晖纪丽娜
文献传递
J16块砂岩油藏高含水期挖潜对策研究
2012年
J16块经过30余年注水开发,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阶段,水驱挖潜难度越来越大。本次针对河口坝储层特点,应用等时对比及相控原则,建立了厚层内韵律段对比模式,开展了基于韵律层的沉积、油砂体特征研究及隔夹层描述,研究总结了该类储层剩余油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韵律层井网重组技术、水平井优化技术,为此类油藏进一步提高开发水平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纪丽娜
关键词:剩余油水平井
水平井高压旋流解堵工艺管柱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平井高压旋流解堵工艺管柱,该水平井高压旋流解堵工艺管柱采用水平井高压旋转式水射流技术为主要手段,同时与其它配套工具组合的水平井高压旋流解堵工艺管柱的设计,速度控制装置与喷射装置是本设计管柱的主要配套...
王显荣李广辉王斌郭玉强孙香秋杨淑英纪丽娜刘连杰赵旭亮常鹏梅杨凯刘玉施昆松林丽娜肖素梅
文献传递
可洗井的自验封分层注水封隔器
本实用新型的可洗井的自验封分层注水封隔器是一种油田注水开发中使用的封隔器,由座封动力部分、密封部分、验封部分、锁紧部分、解封部分、洗井部分和停注时防层间连通部分等组成。该封隔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以往自验封封隔器不能洗井...
张建华张静波纪丽娜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