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龙
- 作品数:13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常熟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内镜弹性成像技术在胃间质瘤危险度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弹性成像技术在胃间质瘤危险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经普通胃镜疑诊为胃间质瘤患者49例,行超声内镜及超声内镜弹性成像技术检查,采用Giovannini计分法对病灶弹性进行评分。对超声内镜疑诊为间质瘤患者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或手术治疗,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胃间质瘤的最终诊断,判断超声内镜及超声内镜弹性成像诊断胃间质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弹性评分的分界值,分析超声内镜弹性成像评估危险度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49例疑似胃间质瘤患者超声内镜发现47例有粘膜下病灶,根据ESD和手术后病理结果,5例为平滑肌瘤,2例为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为神经鞘瘤,39例为胃间质瘤患者。39例间质瘤患者分为低危组23例(极低危10例,低危13例)和高危组16例(中危10例,高危6例)。低危组弹性分值2.17±0.80分,低于高危组的4.25±0.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内镜诊断胃间质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9%和75.0%,超声内镜弹性成像诊断胃间质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7%和87.5%。低危与高危组肿瘤大小、肿瘤形态、内部回声、血流信号、弹性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弹性分值是胃间质瘤危险度的独立预测因素。根据弹性分值判断胃间质瘤危险度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1,以弹性分值3分作为判断胃间质瘤低危或高危的分界值,其敏感度为86.67%,特异度为100.00%。结论:超声内镜弹性成像在低危与高危胃间质瘤中具有不同的弹性分值及影像学特征,有助于胃间质瘤危险度评估。
- 陆芬英成翠娥王伟肖龙陆志平黄国进王斌黄夏
- 关键词:胃间质瘤超声内镜弹性成像技术危险度
- 健胃消食口服液对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健胃消食口服液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将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口服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林霉素三联疗法,观察组36例加用健胃消食口服液,观察4周后治疗效果,停药28天后进行^(13)C呼气试验检查Hp感染情况。结果治疗组溃疡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在Hp根除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胃消食口服液联合三联疗法能促进消化性溃疡的愈合,改善临床症状及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张科陆志平黄国进成翠娥肖龙王斌王晓霞
- 关键词:健胃消食口服液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疗效
- 金属钛夹在结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探讨金属钛夹在结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中的使用治疗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140例结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无钛夹组80例和钛夹组60例。钛夹组应用钛夹结合电凝电切术切除结肠息肉,无钛夹组仅应用电凝电切术。观察2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2 min,无肽夹组术后发生结肠穿孔1例、迟发性出血4例;肽夹组无术后穿孔及迟发性出血发生。结论在内镜下电切结肠息肉的治疗中,金属钛夹可以起到迅速止血和预防再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作用。
- 肖龙陆志平曾远程赵毅
- 关键词:金属钛夹结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
- 胆总管结石行ERCP/EST的临床疗效研究98例
- 2019年
- 目的:研究胆总管结石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胆总管结石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治疗,观察组行ERCP/EST治疗,对比两组结石残留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结石残留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ERCP/EST治疗能有效降低结石残留率,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效果更为理想,可以应用于临床.
- 王斌成翠娥黄国进陆志平肖龙许小芬张科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 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效果及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效果及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7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6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取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分析治疗后临床疗效,并总结迟发性出血的单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影响术后迟发性出血的主要原因。结果:治疗总有效率89.7%;10例术后迟发性出血患者中>60岁占比高于≤60岁,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占比高于无糖尿病、高血压,术中出血占比高于术中未出血,术中追加镇静药物占比高于术中未追加镇静药物,息肉直径≥0.8 mm占比高于<0.8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术前是否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影响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合并症、出血、追加镇静药物、息肉直径。结论:内镜黏膜息肉切除术对结直肠息肉治疗效果明显,但在术后应注意积极预防迟发性出血相关因素,加强对高危因素患者的管理,以预防迟发性出血,提高康复效果。
- 张科成翠娥肖龙王斌
- 关键词:内镜黏膜切除术结直肠息肉迟发性出血
- 金属钛夹在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金属钛夹在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钛夹治疗组及药物治疗组。观察治疗有效率、再出血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与药物治疗组相比,钛夹治疗组有效率明显升高而再出血率明显下降(均P<0.05),且住院时间显著缩短,住院费用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金属钛夹在治疗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方面安全有效。
- 赵毅陆志平田元军肖龙陈卫昌
- 关键词:金属钛夹
- 奥曲肽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肝胆胰疾病诊治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术后高淀粉酶血症是常见的并发症,奥曲肽有明确的抑制胰腺分泌的药理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奥曲肽对ERCP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作用。
- 肖龙陆志平赵毅
- 关键词:奥曲肽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急性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
- 内镜下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比较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mEST)联合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59例JPDD伴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EST组(125例)和mEST+EPBD组(134例)。EST组行EST治疗,mEST+EPBD组行mEST联合EPB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不同大小憩室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59例患者中256例取石成功,总取石成功率为98.8%。两组患者总取石成功率、机械碎石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ST+EPBD组患者一次性取石成功率95.52%高于EST组的81.60%,取石时间(20.7±5.0)min短于EST组的(24.2±2.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EST+EPBD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70%,低于EST组的20.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EST+EPBD组中JPDD<20 mm患者一次性取石成功率96.43%高于EST组中JPDD<20 mm患者的85.71%,取石时间(20.9±5.2)min短于EST组中JPDD<20 mm患者的(24.4±2.7)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EST+EPBD组中JPDD≥20 mm患者一次性取石成功率90.91%高于EST组中JPDD≥20 mm患者的60.00%,取石时间(19.4±3.9)min短于EST组中JPDD≥20 mm患者的(23.2±3.0)min,并发症发生率22.73%低于EST组中JPDD≥20 mm患者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常规EST,JPDD伴胆总管结石行m EST联合EPBD治疗操作简单,能够提高取石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因乳头大切开而引起的急性胰腺炎、出血、穿孔等严重早期并发症发生率。
- 张科成翠娥肖龙王斌
- 关键词: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
- 麻杏纤畅酥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观察麻杏纤畅酥治疗功能性便秘(F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14例F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107例(后脱落4例)予麻杏纤畅酥治疗,对照组107例(后脱落5例)予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疗程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大便症状评分、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并统计2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94/103),对照组总有效率67.6%(69/102),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各项大便症状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PAC-QOL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事件,血糖及血脂未出现异常。结论麻杏纤畅酥治疗FC疗效可靠,可以改善排便情况和生活质量,提高总有效率,安全性良好。
- 杨晓君蒋捷张铭轩王晓鹏肖龙季利江
- 关键词:火麻仁杏仁便秘中药疗法
- 智能染色内镜联合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检测在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智能染色内镜(i-Scan)、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对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于我院经胃镜加病理活检明确诊断的162例胃黏膜病变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组(CSG组)53例、胃溃疡组(GU组)4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CAG组)28例、早期胃癌组(EGC组)16例、进展期胃癌组(AGC组)24例,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测定病例组及5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PGⅠ水平、PGⅡ水平、计算PGR(PGⅠ/PGⅡ)值,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病例组及对照组血清G-17水平。将病例组1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白光胃镜检查组(白光组)54例、i-Scan胃镜检查组(i-Scan组)54例、白光胃镜+靛胭脂染色组(靛胭脂组)54例,所有患者再次进行胃镜检查,其中白光组按肉眼判断常规活检,靛胭脂组在白光胃镜下对可疑病灶行靛胭脂染色并活检,i-Scan组操作过程中开启i-Scan模式并根据电子染色对可疑病灶行活检。比较病例组及对照组各组间PG、PGR及G-17数值之间的差异;比较病例组PG、PGR及G-17异常检出例数。并比较病例组病理结果中胃癌及癌前病变(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的检出率。结果:CAG组、EGC组、AGC组患者的血清PGⅠ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CSG组、EGC组、AGC组、GU组患者的血清PGⅡ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CAG、EGC组、AGC组患者的血清PGR值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CAG组患者的血清G-17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EGC组、AGC组患者的血清G-17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与CSG组比较,EGC组、AGC组PGⅠ<60g/L、PGR值≤6及G-17>7患者出现概率增高(P<0.05)。i-Scan组中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为88.9%,靛胭脂组检出率为75.9%,白光组检出率为53.7%,三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Scan内镜联合血清PG、G17检测有助于提高�
- 李江虹黄国进成翠娥陆志平肖龙张科
- 关键词: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胃癌及癌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