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肝炎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1篇蛋白
  • 1篇毒性肝炎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游离
  • 1篇血清游离轻链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抑素
  • 1篇茵栀黄
  • 1篇用药
  • 1篇游离轻链

机构

  • 4篇安徽省淮南市...
  • 2篇淮南市第一人...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胡晓武
  • 1篇平庆贺
  • 1篇邵群
  • 1篇马明珍
  • 1篇刘新矿
  • 1篇孙方明
  • 1篇支立民
  • 1篇王言忠
  • 1篇第加美
  • 1篇邱家洋
  • 1篇王学锋
  • 1篇吴子明
  • 1篇王鸿利
  • 1篇丁必芝

传媒

  • 3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凯西莱对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
2005年
胡晓武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凯西莱抗氧化作用
血管内皮细胞在肾综合症出血热出血机理中作用研究
马明珍刘新矿平庆贺吴子明王学锋支立民王言忠胡晓武王鸿利第加美孙方明
重点研究血管内皮细胞在肾综合症出血热(HFRS)出血机理中作用,对确诊HFRS的患者分成常规治疗组(n=36)和正常对照组(n=36),进行临床观察研究,检测反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7项灵敏指标,明确了在HFRS病程中血管...
关键词: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肾综合症出血热出血机理
散发性戊型肝炎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近年散发性戊型肝炎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05例戊型肝炎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纳入男性221例(72.7%),女性84例(27.3%),平均年龄57.8岁;在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40~59岁年龄组发病率分别为33.3%、48.7%、46.3%和50.9%,除2009年外,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大于60岁年龄组患者血清胆红素峰值为(254.21±103.9)μmol/L,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患者(P<0.05)。结论散发性戊型肝炎呈发病率增加和年轻化趋势,需要加强监管和治疗。
胡晓武
关键词:戊型肝炎流行病学
丙型肝炎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调查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调查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10例丙型肝炎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结果在210例被调查的患者中,男性140例,女性70例,男:女=3:2;传播途径主要有应用血制品、注射针刺、性传播、母婴传播和不明原因等;有3.3%的患者合并HBV或HIV感染;28.1%发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10%并发2型糖尿病。结论近年来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在不同年龄组、不同职业人群中有显著的不同。尤其是在50岁以下的青壮年患者以吸毒和性传播途径为主,应引起关注。
胡晓武丁必芝
关键词:丙型肝炎流行病学
多发性骨髓瘤中外周血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 探讨外周血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C)水平与血清游离轻链(sFLC)水平及比值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MM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外周血β2-MG、CysC水平与sFLC水平的相关性以及血清β2-MG及CysC与MM疾病分期的相关性。根据sFLC-κ/λ值将患者分高比率组与低比率组,分析外周血β2-MG、CysC水平与sFLC-κ/λ值的关系及判断s FLC水平及比值异常的效能。结果 外周血β2-MG、CysC与sFLC-κ、sFLC-λ、MM疾病分期均成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β2-MG、CysC均是MM患者sFLC-κ、s FLC-λ升高的影响因素(P<0.05)。血肌酐、骨髓浆细胞比例、β2-MG、CysC均是MM患者sFLC-κ/λ比率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β2-MG、CysC判断sFLC升高的效能较高。结论 外周血β2-MG、CysC水平与MM患者sFLC水平及其比值存在一定的关系,两指标可间接反映患者s FLC水平及其比值变化,可为未能开展sFLC检测的医院的MM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林云飞胡晓武胡晓武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血清游离轻链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
苦参碱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苦参碱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0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苦参碱+甘利欣治疗,对照组给予茵栀黄+甘利欣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以及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变化。结果在临床症状、肝功能的改善程度以及HBeAg和HBVDNA阴转率方面,苦参碱联合甘利欣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苦参碱与甘利欣联合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胡晓武邱家洋
关键词:苦参碱联合用药甘利欣慢性乙型肝炎茵栀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