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柯
- 作品数:13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第三临床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DM与胰岛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 2011年
-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DM)与胰岛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DM患者54例(A组),无DM的高血压37例(B组),无原发高血压的DM患者33例(C组),检测并比较三组血清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GHbA lc)、空腹胰岛素(FINS) 计算并比较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和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HOMA-IS).[结果]A组血清TG显著高于B和C组(P〈0.05) B组FBG、PBG 和GHbAlc显著低于A和C组(P〈0.05) 三组HOMA-IR两两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B组HOMA-IS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 A组GMP-140显著高于B、C组(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在高血压合并2型DM患者中更为显著,高血压合并2型DM老年患者血清GMP-140水平明显升高.
- 黄澄胡柯马琦琳张赛丹杨天伦
- 关键词:胰岛
- 高血压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血浆ADMA及hsCRP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4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浆ADMA及hs CRP水平,测定40例高血压标准降压组和39例高血压标准降压+阿托伐他汀20 mg组治疗前后血浆ADMA和hs CRP变化。结果治疗前,高血压组的血浆ADMA及hs 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标准降压组治疗12周后血浆ADMA及hs 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标准降压+阿托伐他汀20mg组治疗12周后血浆ADMA及hs 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血浆ADMA和hs CRP水平,减轻高血压的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 吴春风胡柯
- 关键词:高血压阿托伐他汀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
- 人脐血细胞静脉移植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疗效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人脐血细胞(HUCBCs)静脉移植治疗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疗效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人脐血细胞体外分离、扩增并以4,6-2胺-2苯基吲哚(DAPi)标记。68只雄性SHR大鼠经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48h后经尾静脉治疗组注射1×106HUCBCs,对照组注射HUCBCs细胞培养基。于移植后3、14、28d,Bederson评分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状况;图像分析法检测计算各组TTC染色脑梗死面积;荧光显微镜对治疗组脑组织DAPi染色阳性细胞计数;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染色阳性细胞数以及逆转录聚合链式反应(RT-PCR)检测移植后14、28d缺血侧脑组织BDNFmRNA表达水平。结果(1)移植后3d2组Bederson评分无显著差别,移植后14、28d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移植后3d两组脑梗死面积无显著差别,移植后14、28d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移植后3d梗死侧见少量DAPi阳性染色细胞,移植后14、28d梗死侧DAPi阳性染色细胞增加(P<0.05)。(4)免疫组化显示治疗组各时间点BDNF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增加(P<0.05)。(5)移植后14、28d治疗组缺血侧脑组织BDNF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结论HUCBCs静脉移植改善SHR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功能并缩小脑缺血损伤面积,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经静脉移植的HUCBCs迁入脑组织内生存与增殖,并促进缺血侧脑组织BDNF表达水平增高相关。
- 胡柯余国龙欧雅莉涂秋云杨天伦
- 关键词:人脐血细胞静脉移植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 超短期强化他汀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现象及血清hs-CRP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探讨术前超短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无复流发生率及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强化他汀组及常规他汀组,强化他汀组在术前1 d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常规他汀组术前1 d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观察术中无复流现象发生率;分别检测术前及术后1周两组血清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强化他汀组术中发生无复流现象2例,常规他汀组发生无复流现象6例,两组比较,P<0.05;术后1周时两组LDL-C、hs-CRP水平均降低,强化他汀组hs-CRP水平较常规他汀组明显下降(P<0.05),但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超短期强化他汀治疗能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降低患者血清hs-CRP水平。
- 吴春风胡柯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无复流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TNF-α和LDL-C水平的影响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α)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生化发光分析法测定40例正常对照组和40例阿托伐他汀10mg组及39例阿托伐他汀20mg组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LDL-C水平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10mg及20mg组患者治疗12周后血清TNF-α和LDL-C水平明显降低,并且阿托伐他汀20mg组比阿托伐他汀10mg组血清TNF-α下降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间LDL-C水平降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LDL-C和TNF-α水平,减轻冠心病的炎症反应,并且这种机制独立于降脂作用以外。
- 吴春风胡柯胡小勇廖德祥曾建平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稳定性心绞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术前后血浆脑钠肽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变化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观察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术前后血浆脑钠肽(BNP)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AngⅡ)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48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浆BNP及AngⅡ水平,测定48例持续性房颤且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导管消融术前及术后120 d的血浆BNP和AngⅡ水平。结果导管消融后4个月,8例(17%)患者复发房颤。消融术前,房颤组的血浆BNP及An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消融后4个月房颤组血浆BNP及AngⅡ水平与术前比较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前血浆BNP及AngⅡ升高,消融术后均下降。
- 吴春风廖德祥胡柯
-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
-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实验动物模型制备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方法及其可行性。方法采用线栓法对84只雄性SHR进行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作,并以30只SD大鼠作为对照。术后24h应用神经行为学评分、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评价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的成功率及可靠性。结果SHR组模型制作成功60只(71.4%),术中、术后死亡20只(23.8%)、未成功4只(4.8%);而SD大鼠模型制作成功26只(86.7%),术中、术后死亡3只(10.0%),未成功1只(3.3%)。SHR组模型制作成功率低于SD大鼠,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9,P>0.05)。SHR组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平均值较SD大鼠组显著增加[(42.6±5.6)%比(29.5±6.7)%,P<0.05],SHR组神经行为学损伤亦更严重(P<0.05)。结论采用线栓法制作SHR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可行,稳定性较好。
- 余国龙胡柯欧雅丽杨天伦
- 关键词:动物模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线栓法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D治疗前后T波峰末间期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再同步心脏转复除颤器(CRT-D)治疗前后T波峰末间期(Tpe)的变化及对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 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CRT-D治疗(CRT-D治疗组),观察术后1年患者的T波峰末间期、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变化。根据术后1年内有无室性心动过速发生,分为室性心动过速组和无室性心动过速组,比较两者术后的T波峰末间期;另选取40例无慢性心力衰竭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T波峰末间期较对照组延长,CRT-D治疗后较治疗前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T-D治疗组的患者中,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术后T波峰末间期较无室性心动过速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LVEF、LVEDD及血浆NT-pro BNP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经CRT-D治疗后T波峰末间期延长,且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延长更明显,T波峰末间期延长与CRT-D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加相关。
- 吴春风曾建平胡柯周贻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T波峰末间期
- 早期NT-proBNP变化率对CRT患者长期预后的评价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therapy,CRT)后早期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变化对患者长期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选取40例符合行CRT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别检测CRT植入前、CRT植入后14 d的血浆NT-proBNP水平,并计算14 d内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率(△NT-proBNP),根据14 d△NT-proBNP结果分为A组(△NT-proBNP<30%)、B组(△NT-proBNP≥30%),观察CRT植入术后1年内患者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病死率、再住院时间及1年后纽约心功能(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结果:B组患者1年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病死率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均低于A组患者,再住院时间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明显短于A组患者,而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A组患者(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CRT后早期NT-proBNP水平变化可以评估患者病情的长期预后。
- 吴春风曾建平廖德祥周贻胡柯
- 关键词:N末端脑钠肽前体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预后
- 通心络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术患者内皮功能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观察通心络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内皮功能及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因冠脉狭窄病变而行PCI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3例,急性心肌梗死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9例)和通心络组(20例);通心络组为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4粒(每粒0.26g),每日3次;测定术前,术后24h,术后3个月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O)以及hs-CRP的变化,以肱动脉血流介导性扩张(flow-mediated diameter,FMD)评估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并对NO和hs-CRP进行相关分析。结果:PCI术后24h两组NOS,NO,FMD较术前明显减低(P<0.05),两组hs-CRP均较术前增高(P<0.05);术后3个月NOS,NO,FMD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或P<0.01),hs-CRP较术前明显减低(P<0.01或P<0.05),通心络组较常规治疗组上述变化更为显著(P<0.05),NO和hs-CRP呈负相关(r=-0.3219,P<0.01)。结论:通心络更能显著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患者的内皮功能,其机制可能为直接作用内皮细胞和抑制炎症反应。
- 马琦琳张赛丹宁阳根蒲晓群余国龙郑昭芬陈晓彬胡柯杨天仑山
- 关键词:通心络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介入治疗内皮功能高敏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