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俊霞

作品数:32 被引量:174H指数:7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4篇植物
  • 4篇叶表皮
  • 3篇羽片
  • 3篇植物分类
  • 3篇植物分类学
  • 3篇区系
  • 3篇教学
  • 3篇分类学
  • 2篇叶表皮特征
  • 2篇植被
  • 2篇生长发育
  • 2篇生态学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气孔发育
  • 2篇气孔密度
  • 2篇气孔器
  • 2篇区系组成
  • 2篇群落
  • 2篇群落结构
  • 2篇群落特征

机构

  • 23篇山西师范大学
  • 7篇广西大学
  • 3篇深圳市仙湖植...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通化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8篇苏俊霞
  • 8篇毕润成
  • 6篇魏学智
  • 4篇林鉴钊
  • 3篇李楠
  • 3篇闫明
  • 2篇黄玉源
  • 2篇张林静
  • 2篇高瑞如
  • 2篇张钦弟
  • 2篇廖芬
  • 2篇芦英梅
  • 2篇赵猛
  • 2篇闫桂琴
  • 2篇陈之端
  • 2篇马永
  • 1篇李永锋
  • 1篇赵莉娜
  • 1篇鲁丽敏
  • 1篇霍静

传媒

  • 7篇山西师范大学...
  • 2篇植物资源与环...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云南植物研究
  • 1篇亚热带植物科...
  • 1篇植物研究
  • 1篇植物学报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科技视界
  • 1篇智慧农业导刊
  • 1篇第七届全国系...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0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西省五鹿山(吕梁山南端)植被生态及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毕润成苏俊霞魏学智闫明
该项目属基础生物学中植物生态学、植物分类学、资源植物学与保护生物学的交叉领域。主要对五鹿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与植物资源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综合考察。研究了五鹿山植物区系;植被分类系统的建立及各植被类型的概述,其中重点研究了白...
关键词:
关键词:植被生态生物多样性
霍山(太岳山、山西南部)群落与种群生态学研究
毕润成闫桂琴苏俊霞闫明魏学智
该项目隶属于生命学科和环境学科的交叉领域。研究的问题是生物和环境的相互关系,涉及生物多样性,生物资源,濒危植物的保护和环境恢复等。相关学科包括植物生态学、植物分类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生态学。研究对象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关键词:
关键词:种群生态学植物生态学
五鹿山种子植物名录被引量:5
2003年
五鹿山是山西省人民政府1993年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世界珍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褐马鸡,同时保护以油松林为主的天然次生林.山西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和山西吕梁山森林经营局,对五鹿山植物区系、植物资源及植被类型等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调查范围涉及五鹿山保护区的核心区即五鹿山主峰,朝阳沟等,外围区郭家洼、豆角沟、磨沟、黑虎沟、阁老掌、及过渡区五龙洞、张公庄等区域.基本摸清了五鹿山的植物资源状况.经过三次深入的调查,共采集标本约3000余份,分属73科、256属、403种.
魏学智苏俊霞刘维仲王玉燕张丽萍毕润成李晓峰黄磊李俊峰崔本一
关键词:种子植物植物区系植物资源植被类型
植物分类学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探索被引量:4
2021年
在多年教学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植物分类学教学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最新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APG系统没有在国内教材中体现,知识严重滞后。为解决此问题,从APG网站的使用方法、APG系统与传统分类系统比较、一些异质科范围的变化以及生物地理学在植物分类学教学中的渗透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更新,了解了植物分类学发展动态,为他们的学习、考研和就业奠定了重要基础。
苏俊霞张林静赵猛李琳魏作富
关键词:植物分类学教学改革
基于形态和分子证据对斑果藤族和节蒴木科的系统学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斑果藤族(Stixeae)和节蒴木属(Borthwickia)传统上被置于山柑科(Capparaceae),最近的分子和形态学证据均支持它们从山柑科中分离出来,节蒴木属已被提升为科,但斑果藤族的系统位置和分类地位尚不清楚。为解决斑果藤族的系统位置和分类地位,并进一步为节蒴木科的成立提供证据,对核心十字花目GRFT(Gyrostemonaceae-ResedaceaeForchhammeria-Tirania)分支,使用叶表皮等20个形态性状和5个DNA片段(mat K、rbc L、ndh F、trn L-F和ITS),用最大简约法(MP)和贝叶斯分析(BI)对形态及分子矩阵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高度支持斑果藤族的Neothorelia为GRFT分支成员;Neothorelia、Tirania和斑果藤属(Stixis)聚为一支,但Forchhammeria的位置尚不明确;形态及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均支持节蒴木科成立。
赵慧玲鲁丽敏苏俊霞陈之端
关键词:分子数据叶表皮特征系统发育
山西稀有濒危植物脱皮榆的生态学特征被引量:16
2002年
在总结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通过对山西南部中条山和霍山脱皮榆 (UlmuslamelloseT .WangetS .L .Chang)种群的样地调查 ,分析了脱皮榆的分布规律、生境特点、群落特征和种群结构以及其濒危现状及致濒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结果表明 :1)脱皮榆群落具有暖温带地带性植被的特点 ,区系成分具有北温带性质。 2 )种群结构具有严重的年龄缺失。 3)山西南部是脱皮榆的分布中心。 4 )致濒的原因是环境破坏和自身繁殖能力下降。
毕润成张杰苏俊霞
关键词:濒危植物生态学特征
中国葡萄科特有种分布格局分析
2024年
根据最新分类系统更新中国葡萄科(Vitaceae)特有种名录,整合点分布数据和县级面分布数据,绘制葡萄科特有种、广布特有种和狭域特有种的分布中心,利用MaxEnt模型模拟未来气候变化下部分中国葡萄科特有种的适生区,识别出值得重点关注的未来分布范围缩小的物种。结果显示:中国葡萄科特有种丰富,共有12属94种,热点地区主要集中在华中、东南及西南地区。中国葡萄科狭域特有种热点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南边境和东南沿海地区,而广布特有种的分布格局与所有特有种的基本一致。MaxEnt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在未来气候条件下,中国葡萄科42种特有种中有33种未来的总适生区和高适生区均呈现明显扩大趋势,9种未来的总适生区或高适生区呈现明显缩小趋势;中国葡萄科42种特有种中有37种的未来总适生区呈现向北部高纬度地区或西部高海拔地区迁移的趋势。综上所述,中国葡萄科特有种热点地区均位于中国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的区域,但部分热点地区附近的保护地面积小且分布零散,保护效力偏低。建议就近整合零散的保护地,建立面积更大、连通性更高的国家公园或自然保护区。
赵虹何远玉赵莉娜尤奕晨虞近人牛艳婷赵雨杰陈之端陈之端鲁丽敏
关键词:葡萄科特有种生物多样性保护
山西太岳山(霍山)植被和植物多样性研究
毕润成闫桂琴苏俊霞高瑞如张钦弟
该项目研究获得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21098)、山西省归国留学基金资助项目(99-13)和山西省归国留学基金资助项目(2002-16)的资助。研究的焦点是自然生态因子和人为干扰因子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在...
关键词:
关键词:植被植物多样性
五种苏铁的羽叶和羽片的发育
苏俊霞
关键词:生长发育组织分化气孔发育气孔密度
一种中药蒸馏提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药蒸馏提取装置,涉及中药蒸馏提取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相对侧转动安装有转动组件,转动组件相对侧固定连接有罐体,罐体顶部端口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顶部开设有导流槽,导流槽一侧固定安装有导流管,...
魏作富王潇张林静苏俊霞赵猛陈晓丹刘鑫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