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洁寒
- 作品数:28 被引量:128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509C/T多态性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及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关联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临床以血瘀证多见,但目前仍缺少理想的防治手段。既往研究已报道了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509C/T多态性可能与椎间盘退变的发生和发展相关。目的:探讨广西地区汉族人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及椎间盘退变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509C/T多态性的关联性。方法:纳入2008-01/2009-12在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临床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中医辨证为血瘀证的共60例,同期相匹配的非血瘀证患者60例,均进行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509C/T多态性检测,并观测患者的椎间盘退变等指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Forward(LR)法分析椎间盘退变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509C/T多态性的交互作用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证型的关联性。腰椎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程度根据磁共振成像检测结果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结果与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509C/T基因型者的腰椎间盘的退变程度较CC和TT基因型高,血瘀证组患者椎间盘退变程度比非血瘀证患者更严重(P<0.05)。重度椎间盘退变者患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风险是轻中度椎间盘退变者的1.818倍(OR=1.818,95%CI:1.275~2.931,P<0.05)。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509C/T多态性与重度椎间盘退变的累积暴露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风险是其中某单一因素的2.038倍(OR=2.038,95%CI:1.379~3.423,P<0.05)。实验结果提示重度椎间盘退变很可能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汉族人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潜在危险因素之一,携带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CT基因型的患者在引发椎间盘退变加重相关因素的作用下,患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能性更大。
- 许建文钟远鸣翼晶李智斐陈文福苏洁寒黄增超李桂焕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椎间盘退变
- 广西壮族人群CCR5等位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人群中HIV-1辅助受体趋化因子受体5(CCR5)及其突变体CCR5△32等位基因的频率。方法:以60名土生土长的广西壮族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CCR5△32碱基缺失位置采用3对特异性引物,用PCR扩增全血DNA样本,根据扩增结果判断CCR5野生型和CCR5△32突变体。从中随机抽取3份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通过测序结果与野生型的U95626序列比较来验证PCR扩增结果。结果:60份样本均为CCR5野生型,未发现CCR5△32突变体。结论:广西壮族人群对HIV-1病毒感染可能具有较高的遗传易感性。
- 麦志丹臧宁苏齐鉴吴书志苏洁寒沈菁肖信闭志友梁浩
- 关键词:壮族人类免疫缺陷病毒CCR5CCR5△32
- 复方六月雪对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复方六月雪 (L YXC)对四氯化碳 (CCl4 )、对乙酰氨基酚 (AP)、D-半乳糖胺 (D- Gal)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别以 CCl4 、AP和 D- Gal等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为模型 ,观察 L YXC对血清 AL T、AST活性、肝药酶 (肝脏细胞色素 P4 5 0及细胞色素 b5)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等的影响。结果 :L YXC对 CCl4 、AP、D- Gal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能明显地降低 AL T、AST活性 ,提高肝脏细胞色素 P4 5 0 (Cyt.P4 5 0 )及细胞色素 b5(Cyt.b5)的含量 (P<0 .0 5或 P <0 .0 1)。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L YXC对 CCl4 、AP、D- Gal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 苏洁寒荣延平蒋伟哲焦杨黄仁彬
- 关键词:复方六月雪化学性肝损伤保肝作用肝药酶小鼠
- 复方叶下珠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研究复方叶下珠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作用及其有关机制。方法 对采用四氯化碳(CCl4)所致的小鼠急、慢性肝损伤模型进行研究 ,检测小鼠血清中的丙氨酸转氨酶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总蛋白 (TP)、白蛋白 (ALB)及肝组织中的羟辅氨酸 (Hyp)含量 ;并设联苯双酯 (BPD)和秋水仙碱分别为急、慢性肝损伤实验的对照药。结果 复方叶下珠可显著地降低血清中的ALT ,AST ,MDA含量及肝组织中的Hyp水平 ,并可提高TP ,ALB和SOD含量。 结论 复方叶下珠对CCl4所致的急、慢性肝损伤有防治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抑制胶原蛋白的形成、促进蛋白合成等有关。
- 苏洁寒胡慧宁谢志春
- 关键词:复方叶下珠肝炎联苯双酯秋水仙碱动物实验
- 血清流行病学实验教学课改革尝试
- 2003年
- 苏洁寒
- 关键词:血清流行病学实验教学乙肝病毒
- 丙型肝炎病毒树鼩感染模型的研究
- 谢志春徐国城陈智平张志勇苏洁寒邬质彬苏朝康仇小强何金生高伟志
- 该研究为探讨建立树鼩丙肝病毒(HCV)感染模型的可行性对该项目进行研究。 首先在中国进行了第一次实验,当时用1b型的HCV静脉接种了23只树鼩,结果在47周的观察时间里有12只树鼩(占52%)感染成功,HCV病毒血症最长...
- 关键词: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树鼩动物模型
- 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与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及腰椎负荷强度的关联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及腰椎负荷强度的关联性。方法筛选符合既定相关标准的广西汉族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分为血瘀证组60例与非血瘀证组60例,进行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检测,并观测患者的腰椎负荷强度,分析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与腰椎负荷强度的交互作用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证型的关联性。结果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Forward(LR)法分析显示广西汉族重度腰椎负荷强度者患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风险是轻中度腰椎负荷强度者的3.977倍(95% CI:1.012~3.801)(P<0.05),TGF-β1基因-509C/T多态性与重度腰椎负荷强度的累积暴露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风险是其中某单一因素的5.365倍(95% CI:1.086~2.703)(P<0.05)。结论重度腰椎负荷强度是广西汉族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瘀证的潜在危险因素之一,TGF-β1基因-509位点CT基因型与重度腰椎负荷的交互作用可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型发生的可能性。
- 许建文钟远鸣杨光尹利军周宾宾苏洁寒张家立伍亮马显生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
- 大学生接种重组乙肝疫苗后不同时间的免疫效果观察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我校学生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状况。方法 :对 1999~ 2 0 0 1年在入学时已全程接种了 5 μg/次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 912名学生 ,观察其免疫后 1、2、3年血清的抗 - HBs阳转率 ,并对检测 HBV5项指标全部阴性的学生加强接种一针 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1个月后再检测抗 - HBs。结果 :全程接种乙肝疫苗 1年后检测抗 - HBs阳转率为 78.92 % ,2年后是6 9.2 0 % ,3年后是 5 8.6 0 %。全程免疫 3年后抗 - HBs阳转率最低 ,与全程免疫后 1、2年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加强接种一针 10μg乙肝疫苗 1个月后检测 ,抗 - HBs阳转率达 85 .6 3% ,与加强免疫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结论 :本校学生注射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应答良好 ,但全程免疫 3年后建议对学生的抗 - HBs进行复查 。
- 苏洁寒朱方争韦柳惠
- 关键词:大学生接种重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免疫应答
- 中学生HBsAg携带情况及乙肝疫苗接种前后的免疫状况分析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南宁市第六职业高中学生 HBs Ag的携带情况及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 :对 1 996~ 2 0 0 3年入学的该校新生进行 HBs Ag和抗 - HBs的检测 ,并对该 2项指标均阴性者进行血源乙肝疫苗或重组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和免疫效果追踪。结果 :8年总的 HBs Ag阳性率为 7.95 % ,近 2年下降明显 ;抗 - HBs阳性率为 5 2 .31 %。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半年后检测 ,抗 - HBs阳性率 80 .85 %。与免疫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0 1 )。血源乙肝疫苗和重组基因疫苗的免疫效果无差异(P >0 .0 5 )。结论 :南宁市第六职业高中学生 HBs Ag阳性率近 2年下降较快 ,无论是血源疫苗或是重组基因疫苗接种后 。
- 苏洁寒李岗陈智平
- 关键词:中学生HBSAG乙肝疫苗
- 广西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病毒基因型研究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调查广西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状况及 HCV基因型别 ,评价 HCV感染在上述肝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第 2代酶免疫试剂盒检测患者的抗 - HCV抗体 ,阳性者再用型特异 PCR方法检测HCV基因型。结果 :186例原发性肝癌、 38例慢性迁延性肝炎、 3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 5 0例肝硬化及 48例健康成人抗 - HCV检出率依次为 2 .15 % ,5 .2 6 % ,6 .6 7% ,2 .0 %和 0 ,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对 9例抗 - HCV阳性病例进行 HCV基因分型 ,结果全部为 型 ,其中 2例同时伴有 型感染。结论 :广西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患者中 HCV感染比例较低 ,主要为 型感染。 HCV在广西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发病中所起作用可能相对较小。
- 谢志春高伟志冼明甫邬质彬奥野裕康苏洁寒
- 关键词: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抗-HCV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