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致兴 作品数:74 被引量:440 H指数:12 供职机构: 兰州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化学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天文地球 更多>>
Fe^(3+)掺杂的TiO_2纳米复合粒子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64 2002年 利用酸催化的溶胶 -凝胶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Fe3 + 掺杂量的TiO2 纳米复合粒子 .用XRD ,TEM ,UV vis等技术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在所研究的掺杂量范围内 (xB=0 .0 0 0 5~ 0 .10 0 0 ) ,未发现有铁氧化物的晶相生成 ;Fe3 + 的掺杂可以实现TiO2 由锐钛矿 (anatase)结构向金红石 (rutile)结构的低温转化 ,随着Fe3 + 掺杂量的增大 ,对光的吸收发生红移 ,吸收强度增大 .掺杂适量的Fe3 + 可以使TiO2 纳米微粒的光催化活性得以提高 . 苏碧桃 张彰 郑坚 苏致兴关键词:掺杂 TIO2 纳米复合粒子 溶胶-凝胶法 光催化剂 光催化活性 聚合物聚醚多元醇流变曲线的数据分析 2000年 以苯乙烯和丙烯腈在聚醚多元醇介质中分散聚合制备了聚合物聚醚多元醇,测定了聚合 物聚醚多元醇中粒子大小和体系的流变曲线.聚合物聚醚多元醇的流变曲线呈现“剪切增稠 剪切变稀”的非牛顿特性.用Gillespie公式对流变曲线进行了数据分析,由此计算出各 聚合物聚醚多元醇的 η*,Φ表观 和3种聚合物聚醚多元醇中粒子间相对“键 合”能. 王俊卿 苏致兴 金璟关键词:流变特性 数据分析 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0 2000年 利用酸催化的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半导体催化剂.用XRD, TEM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环己烷在其上的光催化氧化进行了结构与其催化性能 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热处理技术可以制得不同粒径、不同相结构的纳米粒子;粒子 粒度分布均匀,粒径分布范围窄;该纳米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随粒子粒径的大小、相结构的 不同而改变;催化剂对产物环己醇具有很高的选择性(选择性大于85%). 苏碧桃 孙丽萍 孙巧珍 何玉凤 刘秀辉 马建泰 孟益民 苏致兴关键词:二氧化钛 纳米催化剂 量子尺寸效应 光催化活性 乙二胺改性聚氯乙烯大孔螯合树脂富集分离微量金、铂、钯、铱的性能和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1990年 本文利用ICP化学光谱法对自合成的聚乙烯乙二胺大孔螯合树脂富集分离微量金、铂、钯、铱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螯合树脂对各微量元素的富集性能、吸附速率和富集机理,并进行了样品的分析,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常希俊 苏致兴 詹光耀 罗兴寅 徐忠关键词:金 铂 钯 铱 高分子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04年 以高分子催化剂的组成、性能及制备等为线索介绍了近些年来高分子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情况.对高分子负载络合催化剂、可溶性金属络合物催化剂、高分子保护催化剂、模板聚合物催化剂以及稀土、相分离催化剂等作了较为全面的概括论述. 马兴科 苏致兴 沈伟国关键词:高分子 催化剂 络合物 极性部分对加氢润滑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003年 采用硅胶分离提取出加氢润滑油中的极性部分 ,并对该部分进行了红外光谱、族组成和元素分析。由分析结果发现 ,该极性部分主要由一些含硫、氮、氧等杂原子的芳香族化合物和部分胶质组成。还采用旋转氧弹试验评价了该极性部分对润滑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极性部分对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对兰州炼油厂加氢润滑油而言 ,其极性部分的极限含量为 0 0 3% ,当极性部分含量大于 0 0 3%时 ,润滑油的抗氧化安定性会大大降低。 薛志刚 陈奠宇 苏致兴关键词:氧化安定性 脒—胺螯合纤维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孙敏 赵曦白 苏致兴关键词:螯合物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银 痕量分析 废水处理 聚丙烯脒硫氢酸盐螯合纤维的性质及应用的研究 了自制的聚丙烯脒硫氰酸盐螯合纤维对痕量金、色的吸附与洗脱条件,并测定了该螯合纤维的饱和吸阶量及再生性能,以及共存离子对金、色测定的影响。通过实验得知该螯合纤维对金、色是一种良好的富集剂。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 孙敏 赵曦白 苏致兴关键词:螯合物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钯 痕量分析 LZ医用外固定高分子材料的研究 苏致兴 鲁志 该校研制的该种材料是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一种,可用作医用外固定材料。经临床用于四肢骨折外固定,证明比用石膏绷带制品具有重量轻、固化固定快、塑性好、强度大、耐磨耐潮、透气性好、X线穿透性好等优点,且价格低廉、操作简便,有一定的...关键词:关键词:外固定 高分子材料 医用 聚合物多元醇分散体的流变特性 被引量:3 2000年 A series of polymer-polyol dispersions have been prepared from polyether polyol and poly(styrene-acrylonitrile). The rheological behavior and particle size of the dispersions have been measured. The flow curves of the dispersions indicated the non-Newtonian behavior of shear thickening to shear thinning. The particle size in dispersions are affected by macromer content, temperature and stirring rate in preparation. 王俊卿 苏致兴关键词:聚合物多元醇 分散体 流变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