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1篇动脉变异
  • 1篇腋动脉
  • 1篇右侧
  • 1篇右膈下动脉
  • 1篇脾动脉
  • 1篇资源利用率
  • 1篇走行
  • 1篇肱骨
  • 1篇肱骨外科
  • 1篇肱骨外科颈
  • 1篇膈下
  • 1篇膈下动脉
  • 1篇外科
  • 1篇外科颈
  • 1篇系膜
  • 1篇教学质量
  • 1篇睫状
  • 1篇晶状体
  • 1篇教学

机构

  • 3篇新乡医学院

作者

  • 3篇方凌凌
  • 3篇范子豫
  • 3篇李文奇
  • 3篇何晓静
  • 3篇任同明
  • 2篇付升旗
  • 1篇刘恒兴
  • 1篇马会强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解剖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睫状小带标本制作的改良方法
2011年
睫状小带是连接晶状体与睫状体之间的结构。根据视物的远近程度,通过睫状肌收缩与舒张来松弛和拉紧睫状小带,进而调节晶状体的屈光度。由于睫状小带是无数条纤细的均质透明胶样纤维,较细小且不易制作和易波坏,因此教学中常采用一次性现场解剖观察.为了节省材料,提高资源利用率及教学质量,作者经过多次实践操作,摸索出一种新的睫状小带制作和显示方法。现介绍如下。
李文奇方凌凌任同明何晓静范子豫刘恒兴马会强
关键词:标本制作教学质量资源利用率晶状体
右侧旋肱后动脉伴肱深动脉走行变异一例被引量:1
2011年
旋肱后动脉一般起自腋动脉的第3段,伴腋神经穿四边孔,绕肱骨外科颈,分布于肩关节和三角肌。旋肱后动脉与腋动脉其他分支共干起自腋动脉或直接发自其他分支曾有报道,但尚未见旋肱后动脉未穿四边孔的报道,本例中的旋肱后动脉未穿四边孔,而是绕过大圆肌在腋窝底、皮下走行,其位置相对表浅,皮肤切口或损伤时易造成血管破损而出血;
李文奇方凌凌任同明范子豫何晓静付升旗
关键词:走行右侧肱骨外科颈腋动脉
脾动脉伴膈下动脉变异1例
2010年
脾动脉发自肠系膜上动脉的变异为1%(5/500),左、右膈下动脉不共千发自腹腔血管的变异为3.6%,但脾动脉发自肠系膜上动脉伴左、右膈下动脉在同一水平不共千发自腹腔于尚未见报道,我们在解剖一成人男性标本时遇此种变异(图1),报道如下。
李文奇方凌凌何晓静范子豫任同明付升旗
关键词:右膈下动脉动脉变异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腹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