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红霞
- 作品数:15 被引量:185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媒介报道中的性别政治与男性霸权——以宋山木强奸案报道为例被引量:7
- 2015年
- 本文以宋山木强奸案报道为例,采用话语分析方法对媒体"强奸"报道中的意识形态建构问题展开论述,选取三个报道样本进行话语/文本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不同媒介针对同一案件的报道视角和立场各不相同,呈现出多元价值观,但其共同点在于都体现了权力的生产和意义的争夺。其中,对于话语权的分配与分化,反映了性别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女性尤其是底层女性从中受到性别与阶层的双重压迫,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社会分化与价值冲突。
- 范红霞孙金波马妍妍
- 关键词:性别政治男性霸权
- 解释·建构·变迁·反思:危机中的风险传播与媒体使命——“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与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研讨会综述被引量:21
- 2010年
- 中国是否进入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所谓的"风险社会"?如果从中国2003年以来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的社会现实来看,似乎如此。据中国公安部颁布的数据,2005年全国发生群体性事件7万起,到2007年群体性事件已达8万起,2009年则超过十万起。以2003年"非典事件"为肇始,中国连续几年来突发事件频起(包括群体性事件),大多涉及公众利益,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有些事件甚至酿成较大社会冲突,影响波及海外。
- 范红霞
-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社会责任大众传媒新闻报道群体性事件媒体
- 自拍:美颜盛世下的景观剥夺--基于社交媒体自我表达的社会性别考察
- 本文从“景观”的概念出发,重在展示自拍所构建出来的关于用户的个人生活景观,揭示这种景观对个人和社会的异化.景观的社会功能包括展示、分离、否定和重构等,而笔者对这种异化权力的批判性思考就集中于这四个方面,由此揭示自拍行为中...
- 范红霞
- 关键词:社交媒体自我表达社会性别
- 基于性别视角的媒介暴力研究
- 人们对于媒介暴力的问题关注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随着电视等大众媒介的普及,人们开始担忧媒介中的暴力内容会引发现实中的暴力行为,而儿童和青少年在何种程度上受到媒介暴力的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这个时期,关于媒介暴力的效果研...
- 范红霞
- 关键词:媒介暴力话语霸权符号暴力性别政治
- 媒介暴力、信息伦理与传播民主的议题建构被引量:8
- 2011年
- 把对媒介暴力的思考,突破效果研究的范畴,转而从信息伦理角度,以及从暴力与民主的关系角度而提出的传播民主问题建构议题。重新审视了媒介暴力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文章认为,杜绝媒介暴力,除了重提社会责任,倡导媒介自律外,加强法律监管更是重中之重。并且,只有充分扩大舆论民主,保证民意表达渠道的畅通,才能消除信息暴力产生的根源。
- 邵培仁范红霞
- 关键词:媒介暴力信息伦理权力
- 传播民主真的能够实现吗?——媒介象征性权力的转移与话语民主的幻象被引量:18
- 2011年
- 本文分析了媒介象征性权力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指出了在中国这种象征性权力转移的路径和过程。作为一种话语权力,象征性权力对于社会发展和政治生态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媒介象征性权力的意义和功能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认清媒介给社会带来的标示作用。
- 邵培仁范红霞
- 关键词:话语民主舆论生态
- 宽视善知:数据新闻的叙事逻辑与价值耦合被引量:5
- 2023年
- 数据新闻从“讲故事”到“可视化”的叙事范式转换,不仅是叙事逻辑的变化,更预示着传播思维和认知价值的转换,并在客观上形成了新闻价值的“耦合效应”,使事实和数据之间、事物之间互相连接、彼此影响、相互关联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同时借助数据可视化的力量,将其直观化、显著化,提升了用户“宽视善知”的认知能力。推动各传播主体的信息使用从“参与式”向“开放众创”的社会协作模式转换,让文本(数据/信息)依靠不同媒介的内容和传播特性充分释放潜力,向读者传递庞大世界观下所发生的“故事”。这种变化,既是对传统新闻叙事的创新和超越,更是对“新闻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颠覆和重构。
- 范红霞范红霞赵玥
- 关键词:可视化叙事
- 传播仪式与中国文化认同的重塑被引量:97
- 2010年
- 本文借鉴传播仪式观的研究思路,以中国传媒实践活动中的民俗传播与节日(庆典)仪式传播为例,考察和分析中国传媒与文化认同建构之间的意义及关系。理解民俗展现和节日仪式传播意义,就是在仪式中借助各种符号表征方式,以其感召力重建文化的"想象的共同体",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种建构中重新发掘现代性意义,从而获得外部世界更多的接纳和认同。
- 邵培仁范红霞
- 关键词:民俗节日仪式文化认同
- 众包平台用户数字标注行为中的偏见渗透
- 2024年
- 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与人工智能紧密相连的数据标注产业及其劳动过程日益受到关注。数据标注过程中可能产生偏见,并最终影响到机器学习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本文采用参与式观察和半结构性访谈的方法,对数据标注众包平台用户的认知劳动及行为特征进行扎根研究,阐明数据标注中的偏见类型及发生机制,探究人类的认知偏见如何“渗透”并植根于数据标注过程及结果,并最终影响人工智能的内在逻辑和运行性能。
- 范红霞范红霞
- 关键词:偏见人工智能用户行为行动者
- 社会网络的关系流动和价值变迁被引量:3
- 2012年
- 不同的社会个体建立的社会关系相互勾连,形成了一张无形的、无处不在的社会网络。我们所有的信息、观念、行为、规范、文化等等都受此影响、相互作用而产生复杂的意义。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路径。在媒介融合和日益个人化的时代,社会个体通过传播活动不断建构和使用传播网络,并借此搭建自己的社会网络关系,从而使自己融入社会系统中。文章着重分析了社会传播中的一些具体现象,以此来说明以传播为基础的社会网络的关系流动与价值变迁。
- 范红霞
- 关键词:社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