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黄敏

作品数:9 被引量:102H指数:5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第四纪
  • 3篇东亚季风
  • 3篇南海北部
  • 3篇季风
  • 2篇地层
  • 2篇晚第四纪
  • 2篇环境演化
  • 2篇古环境
  • 1篇地层学
  • 1篇地震层序
  • 1篇东亚季风演化
  • 1篇动力控制
  • 1篇氧同位素
  • 1篇伊利石
  • 1篇伊利石结晶度
  • 1篇源区
  • 1篇源区分析
  • 1篇中国边缘海
  • 1篇生物标记
  • 1篇生物标记物

机构

  • 9篇同济大学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作者

  • 9篇葛黄敏
  • 3篇李前裕
  • 3篇贺娟
  • 2篇郑洪波
  • 2篇汪品先
  • 1篇成鑫荣
  • 1篇刘志飞
  • 1篇田军
  • 1篇梅西
  • 1篇陈国成
  • 1篇黄恩清
  • 1篇赵美训
  • 1篇李夏晶
  • 1篇李学杰
  • 1篇钟广法
  • 1篇张传伦
  • 1篇李建如
  • 1篇谢昕
  • 1篇李丽

传媒

  • 2篇科学通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南海北部晚第四纪高分辨率浮游氧同位素地层学及其古气候信息被引量:17
2010年
对南海北部MD05-2904孔45m的连续沉积物中提取的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白色)进行稳定同位素分析,得到晚MIS8以来(时间跨度257ka,平均时间分辨率228a)的高分辨率沉积记录,δ18O和δ13C的频谱分析显示了强烈的岁差(23.4ka、19.8ka)、半岁差(11.7ka、9.9ka)周期.MD05-2904孔MIS24时间段的氧同位素记录了格陵兰冰心中发现的Dansgaard/Oeschger和Heinrich事件.与葫芦洞石笋记录及南海邻区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记录的对比显示了受季风控制的区域因素,如降雨、河流输入导致的盐度变化等对表层海水组成的影响.氧同位素在MIS3、MIS6的早期以及MIS7.4偏轻;而在MIS5.5偏重,这种现象解释为降雨量和蒸发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末次冰盛期高达6570cm/ka的沉积速率反映了低海平面时孔位离岸距离缩短带来丰富的沉积物源.
葛黄敏李前裕成鑫荣郑洪波贺娟
关键词:氧同位素地层学东亚季风
中国边缘海环境中GDGT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6年
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glycerol dialkyl glycerol tetraethers,GDGTs)作为古菌和细菌的生物标志物,广泛存在于陆地(土壤、泥炭、石笋、湖泊、河流和热泉等)和海洋环境中.近年来,基于这些化合物的环境指标(如表层海水温度指标TEX_(86),陆源输入指标BIT,平均大气温度指标MBT/CBT)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大洋和陆相环境,成为研究古环境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强有力的工具.相对而言,这些指标在边缘海尚未得到充分应用,主要是由于边缘海沉积环境复杂、物源多样且受人类活动影响.本文总结了已发表的关于中国边缘海(南海、东海和黄海)及主要大河河口(珠江口和长江口)的GDGTs研究结果,以更好地理解GDGTs及相关环境指标在中国边缘海的分布特征和应用潜力.
葛黄敏张传伦
关键词:BIT中国边缘海
脂类标记物记录的中国东海过去1.5万年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
We provide the environmental evolutionof the East China Sea since 15 ka BP based onglycerol dialkyl glycerol t...
葛黄敏张传伦Gerard J. M. Versteegh陈玲玲范代读董良刘晶晶
MD05-2904δ18O G.ruber--季风型氧同位素曲线
贺娟汪品先田军李前裕葛黄敏
南海北部末次冰盛期以来高分辨率黏土矿物记录及其时间序列物源区分析被引量:18
2010年
南海北部MD05-2904孔末次冰盛期以来黏土矿物学的高分辨率分析表明,伊利石(29%~48%)、蒙脱石(14%~45%)、绿泥石(17%~28%)和少量高岭石(6%~14%)构成了该孔的黏土矿物组合,其时间序列变化不具冰期-间冰期的旋回特征.物源区分析显示,MD05-2904孔的蒙脱石几乎全部都是源自吕宋岛,全部高岭石都是源自珠江,而伊利石和绿泥石分别由珠江和台湾岛提供.根据同这3个主要物源区和南海表层现代沉积物中黏土矿物成分的对比,采用伊利石结晶度的线性剥离方法,建立了各主要物源区对南海北部陆坡黏土矿物相对贡献量的时间序列变化.研究结果发现,吕宋岛和台湾岛的贡献在24.1~17.5kaBP都维持在30%~40%,而珠江的贡献平均仅有25%;在进入17.5~14.0kaBP后,吕宋岛的贡献快速降为20%~25%,台湾岛的贡献从18kaBP的平均25%上升至平均35%,而珠江的贡献上升为平均40%;在进入全新世后,这3个主要物源区的贡献显著差异化,吕宋岛的贡献小幅上升并维持在27%~35%,台湾岛的贡献快速上升并维持在55%~60%,而珠江的贡献逐渐回落至全新世中晚期的平均15%.各物源区的黏土矿物贡献可能受黏土矿物形成、季风降雨剥蚀、洋流搬运能力、以及海平面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
刘志飞李夏晶COLIN Christophe葛黄敏
关键词:黏土矿物伊利石结晶度末次冰盛期海平面变化东亚季风
南海北部第四纪高分辨率地震层序地层与古环境演化被引量:6
2012年
利用高分辨率反射地震资料和ODP 184航次获得的岩心及测井资料,开展第四纪层序地层学研究,根据上超、下超、削蚀、顶超等地震反射终止标志进行层位追踪,识别出了6个区域地震层序界面,并在层序内部追踪和识别了8个不连续的或局部分布的反射界面。以区域连续反射面为界划分出6套地震层序,分析各层序的反射特征、顶底年龄、地层厚度以及沉积速率等,建立了第四纪以来南海北部分辨率高达数万年的地震层序框架。对比过钻孔ODP1144站和近1146站的相邻高分辨率地震剖面,两者呈现出很好的层序一致性,借以说明地震剖面研究能够在没有钻孔及准确定年的前提下,体现某个区域的大尺度地层特征,得出比传统岩性描述和地层分段更为直观、可靠的多维空间分布的认识。将地震剖面与深海沉积记录比对,发现地震反射界面多与氧同位素高值期(即冰期或者间冰期内部偏冷的冰阶)相对应,尤其6个全区连续反射界面均对应着冰期旋回中的特大冰期,而地震层序与深海沉积记录不同指标如氧同位素、碳屑沉积、水体结构等所记载的气候变化信号之间也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特别讨论了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MPT)在地震剖面、深海沉积物、冰盖以及黄土、地磁中的记录。本次工作探讨了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方法所得结果的关联和不同之处,提出借助彼此的研究优势相互补充和综合,可以更好的还原区域沉积演化史。
葛黄敏李前裕钟广法李学杰
关键词:第四纪
中国东海过去1.4万年以来的沉积演化:基于脂类标记物的古环境重建
葛黄敏张传伦Gerard J.M.VERSTEEGH陈玲玲范代读
南海晚第四纪陆源沉积:粒度组成、动力控制及反映的东亚季风演化被引量:46
2008年
对南海北部MD05—2904孔、西部ND05—2901孔、南部MD05—2897孔的有孔虫氧同位素进行测定,建立了高分辨率的年代地层。对3个孔的陆源碎屑组分的粒度分布进行了测定和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发现,南海北部陆坡(南部陆坡)的陆源碎屑沉积特征主要受单一的因子Fn(Fs)控制,它可以控制62%(59%)的粒度变化特征。与Fn密切相关的粒度组分为1.52~2.92μm和11.8~27.4μm,与Fs相关的粒度组分为〈2.42μm和6.76—14.30μm。南海西部陆坡获得两个主控因子Fwl和Fw2,分别控制46%和32%的粒度变化特征,与Fwl相关的粒度组分为1.26~2.66μm和10.8~14.3μm,与Fw2相关的粒度组分为4.24~7.42μm和30.1~43.7μm。对敏感粒级的变化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北部的Fn与海平面升降作用紧密相关,呈现冰期/间冰期旋回尺度的周期性。而南部的Fs呈现高频的岁差周期波动,可能与夏季风演化引起的源区风化、河流搬运等的变化有关。南海西部的陆源沉积物主要来自南海的西南和北部两个地区,分别由东亚夏季风和冬季风驱动的洋流搬运,Fwl和Fw2恰恰代表了这两种动力控制。因此,Fwl和Fw2控制的粒度组成变化间接指示了东亚夏季风和冬季风的演化。研究认为,晚第四纪以来东亚夏季风受控于低纬区的夏季日射量的变化,呈现典型的岁差周期性,而冬季风主要受高纬冰盖变化驱动,呈冰期/间冰期旋回尺度的波动,这反映了东亚季风演化的双重驱动机制。
郑洪波陈国成谢昕梅西李建如葛黄敏黄恩清
关键词:第四纪陆源碎屑东亚季风演化
南海北部MD05-2904沉积柱状样26万年以来表层海水温度及陆源生物标记物记录被引量:24
2008年
对南海北部MD05-2904沉积柱状样26万年以来的高分辨率分子有机地球化学记录进行报道.通过Uk’37方法所获取的古表层海水温度(SST),最低21.5℃(MIS2),最高达28.3℃(MIS5.5期),是目前南海北部时间最长、分辨率最高的古温度记录.烷烃总量及其堆积速率和烷烃参数碳优势指数(CPI)、平均链长(ACL)和C31/C27比值都具有明显的冰期高、间冰期低的趋势.烷烃总量及其堆积速率的变化揭示陆源输入物质主要由海平面变化控制:冰期时,海平面下降,陆架出露,河流输送到陆坡的陆源物质增加;间冰期时则情况相反.烷烃参数CPI显示,冰期时本区沉积的烷烃更能反映当时植被特征,ACL和C31/C27指示冰期时烷烃源区植被中草本含量增加,间冰期时草本含量降低.MIS3后期烷烃总量,CPI,ACL及C31/C27比值几个参数均出现最高值,显示这是一个特殊时期,最有可能是此时东亚夏季风增强,使得南海北部陆地区比较潮湿,植被茂盛引起.
贺娟赵美训李丽汪品先葛黄敏
关键词:南海北部表层海水温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