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平

作品数:8 被引量:36H指数:2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树突
  • 2篇树突状
  • 2篇树突状细胞
  • 2篇组织化学
  • 2篇细胞
  • 2篇鳞癌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口腔
  • 2篇口腔鳞
  • 2篇口腔鳞癌
  • 2篇CD1A
  • 1篇蛋白
  • 1篇牙槽
  • 1篇牙槽窝
  • 1篇永久性
  • 1篇粘连蛋白
  • 1篇植入
  • 1篇植入治疗

机构

  • 8篇遵义医学院
  • 1篇上海第一医科...

作者

  • 8篇董平
  • 3篇谢文扬
  • 2篇李华林
  • 2篇胡小华
  • 2篇黄桂林
  • 2篇程贤书
  • 1篇李萍
  • 1篇宋琦
  • 1篇徐锋
  • 1篇蒋练
  • 1篇吴发印
  • 1篇石思碧
  • 1篇谢文杨
  • 1篇宋庆高
  • 1篇刘华庆
  • 1篇谢大业

传媒

  • 3篇遵义医学院学...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天津医药
  • 1篇第一届全国口...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颌面颈部神经鞘瘤22例临床分析
1999年
董平徐锋
关键词:颌面部肿瘤神经鞘瘤
DC在口腔鳞癌中的活化率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tumor infiltration dendritic cells,TIDC)在口腔鳞癌中的活化率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法)对10例正常口腔黏膜、10例癌前病变及30例不同分化程度口腔鳞癌中CD1a、HLA-DR的表达进行检测,并结合细胞形态特征确定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在组织中的浸润程度,依据Sprinzl等提出的分级标准分级,对其活化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DC活化率:癌前病变组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和口腔鳞癌组(P<0.01);而口腔鳞癌组略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CD1a表达阳性的DC活化率均与年龄、性别、发病部位无关(P>0.05)。③CD1a表达阳性的DC浸润程度与活化率间呈正相关(r=0.615,P<0.01)。结论:①口腔鳞癌中TIDC数量减少并存在功能缺陷,且随着恶性程度增加而加重。②TIDC浸润度及活化率反映了组织局部的免疫状况,可作为判断机体抗肿瘤免疫能力的一项指标。③肿瘤组织中TIDC浸润度及活化率降低,可能是肿瘤发生免疫逃逸的原因之一。
胡小华黄桂林董平
关键词:口腔鳞癌CD1AHLA-DR树突状细胞免疫组织化学
模拟髁突的自体肋骨肋软骨移植治疗骨性颞下颌关节强直
Objective: To look for more approaching normal shap and position of condyle in the arthroplasty of TMJ,So that...
谢文扬程贤书董平李华林
文献传递
125Ⅰ籽永久性组织间植入治疗晚期舌癌
<正>目的:125Ⅰ籽全封闭人工放射源性核素植入舌癌组织放射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25Ⅰ籽放射源植入到2例晚期舌癌组织内。结果:随访3~5个月,近期疗效满意。2例至今存活且未发现血象明显降低或其它放射损伤症状,亦未发...
谢文扬谢大业程贤书佘小明董平
文献传递
层粘连蛋白及其受体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004年
目的 :研究涎腺腺样囊性癌中层粘连蛋白 (LN)及其受体 (LN -R)表达特征及其与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用超敏S -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4例涎腺腺样囊性癌LN和LN -R的表达。结果 :LN -R的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分型、临床分期有关 (P<0.05) ,LN的表达仅与腺样囊性癌的组织分型有关 (P<0.05)。结论 :LN及其受体LN
李萍宋琦董平刘华庆
关键词:层粘连蛋白受体涎腺腺样囊性癌生物学行为
树突状细胞在口腔鳞癌中的浸润度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在口腔鳞癌中的功能状态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口腔鳞癌中CD1a的表达进行检测,并结合细胞形态特征确定DC,依据Mathias G等提出的分级标准确定其在组织中的浸润程度。结果CD1a+DC的浸润程度:癌前病变组>正常口腔粘膜组>口腔鳞癌组(P<0.05);无淋巴结转移组>有淋巴结转移组、临床Ⅰ+Ⅱ期>Ⅲ+Ⅳ期(P<0.01)。结论1.口腔鳞癌中TIDC数量减少并存在功能缺陷;2.TIDC浸润度反映了组织局部的免疫状况,可作为判断机体抗肿瘤免疫能力的一项指标。
胡小华董平
关键词:口腔鳞癌CD1A树突状细胞免疫组织化学
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微粒植入牙槽窝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31
2004年
目的 :研究拔牙后即刻植入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预防术后并发症及牙槽骨吸收的临床疗效。方法 :3 1例患者拔牙后牙槽窝内即刻植入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 ,术后对患者拔牙创出血、干槽症、牙槽嵴高度等项进行观察并于术后、术后 4周、12周复诊进行临床及X线片检查。结果 :3 1例患者创口愈合良好 ,术后无出血、无干槽症发生 ,X线片见牙槽窝内羟基磷灰石存在 ,牙槽高度恢复良好。结论 :拔牙创内即刻植入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不影响创口愈合 ,能很好地维持牙槽嵴高度 。
黄桂林李华林谢文杨董平蒋练宋庆高石思碧
关键词:拔牙羟基磷灰石人工骨
冠状切口在颧骨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2003年
目的 总结冠状切口在颧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回顾我院自 1994年以来应用冠状切口治疗颧骨骨折患者 18例。结果 所有病例一期愈合 ,术后 3moX线检查 ,骨折愈合良好 ,外形满意。仅出现暂性 2例额肌瘫痪 ,3例顶区皮肤麻木。结论 冠状切口位于发际内 ,面部不留瘢痕 ,且术野清晰 ,是颧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术一种理想切口选择。
吴发印谢文扬董平
关键词:冠状切口颧骨骨折手术治疗内固定术面中部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