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才超

作品数:16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核科学技术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中性束
  • 8篇中性束注入
  • 7篇NBI
  • 7篇EAST
  • 5篇电源
  • 5篇中性束注入器
  • 5篇注入器
  • 5篇离子
  • 4篇离子源
  • 3篇电源系统
  • 2篇等离子体
  • 2篇双极型
  • 2篇双极型晶体管
  • 2篇强流
  • 2篇强流离子源
  • 2篇晶体管
  • 2篇绝缘栅
  • 2篇绝缘栅双极型...
  • 2篇可编程逻辑
  • 2篇PSPICE

机构

  • 15篇中国科学院等...
  • 9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

  • 16篇蒋才超
  • 13篇胡纯栋
  • 8篇刘胜
  • 7篇刘智民
  • 4篇宋士花
  • 4篇谢亚红
  • 3篇许永建
  • 2篇谢远来
  • 2篇崔庆龙
  • 2篇梁立振
  • 2篇陶玲
  • 2篇于玲
  • 2篇栗翔
  • 2篇张黎
  • 2篇潘军军
  • 1篇盛鹏
  • 1篇赵晶晶
  • 1篇陈长琦
  • 1篇汪明明
  • 1篇顾玉明

传媒

  • 5篇核技术
  • 5篇核电子学与探...
  • 3篇核聚变与等离...
  • 1篇低温与超导
  • 1篇真空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9
  • 2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面积NBI射频离子源电气参数设计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为探究射频离子源驱动器线圈电气参数对射频放电的影响,主要进行了射频离子源等离子体激发的物理分析,并计算了射频电源的频率选择与线圈放电电流、线圈匝间电压以及放电气压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射频离子源驱动器的主要参数。研制的射频离子源驱动器装置,成功获得氢等离子体射频放电。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符合很好。
陈俞钱谢亚红胡纯栋蒋才超崔庆龙
关键词:EAST
EAST强流离子源电源系统的初步测试运行被引量:5
2011年
测试NBI大功率强流离子源的综合测试台正在建设,已研制了离子源等离子体发生器电源系统、等离子体电极高压电源及梯度极分压器、抑制极负高压电源等电源系统,以及高压传输线及缓冲器,在测试台上开展了对EAST中性束注入器第一台兆瓦级强流离子源样机进行整体电源系统测试和离子源起弧放电的初步测试,完成了离子源电源系统初步性能测试及系统整体联调,给出了各套电源系统测试运行达到的参数指标,在兆瓦级强流离子源样机上获得了首次离子源起弧放电的实验结果。
刘智民胡纯栋刘胜蒋才超宋士花谢亚红盛鹏
关键词:中性束注入器强流离子源
EAST-NBI反向电子吸收板换热计算与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中性束注入是托卡马克主要的辅助加热手段。目前先进实验超导托卡马克中性束注入(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Neutral Beam Injection,EAST-NBI)装置采用的是正离子源,运行过程中离子源的部分部件有很大的热沉积,其中反向电子吸收板最为严重。经实验研究,当束功率为3.5 MW时,沉积在反向电子吸收板上的平均功率密度高达4.4 MW·m^(-2),有着较大的换热负担。为探究反向电子吸收板的极限运行时间,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反向电子吸收板在不同束功率、冷却水水压等多种工况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电子吸收板随着束功率的增大,换热负担加重、换热效果变差,通过增压泵提高冷却水入口压力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换热能力,使其极限运行时间延长。对该课题的研究可以指导EAST-NBI的运行,以保证离子源安全、稳定工作,此外还为反向电子吸收板的进一步结构优化奠定理论基础,对发展长脉冲、高功率的离子源具有重要意义。
许永建栗翔胡纯栋于玲陶玲谢亚红蒋才超顾玉明李军
关键词:中性束注入换热数值模拟
用于NBI的红外畸变图像修正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中性束注入(Neutral Beam Injection,NBI)是等离子体辅助加热和维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目前,红外诊断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诊断手段,逐渐用于中性束束品质诊断中。在红外诊断装置中,由于红外相机的光轴与靶平面的垂线呈一定夹角,从而导致采集图像的几何畸变。论文利用坐标变换的方法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了红外畸变图的校正,为红外成像应用于中性束诊断奠定了基础。
许永建张黎胡纯栋栗翔于玲蒋才超
关键词:中性束红外诊断
双潘宁离子源等离子体发生器电源系统被引量:2
2010年
针对强流双潘宁离子源等离子体发生器电源系统的特殊要求,介绍了灯丝电源和弧电源的组成及其作用,并对其主电路设计思路进行了相关的分析。离子源等离子体放电实验结果表明,该套等离子体电源系统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
蒋才超刘智民刘胜宋士花浩明胡纯栋
关键词:中性束注入器
EAST-NBI离子源电极打火分析及处理被引量:2
2017年
强流离子源是EAST(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中性束注入器(Neutral Beam Injector,NBI)最关键的核心部件,其能达到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EAST中性束注入器所能达到的指标。离子源在束引出时电极打火现象偶有发生,这对于离子源的正常运行有非常严重的影响,甚至危害离子源的寿命。本文结合离子源运行过程中的束引出实验波形和水流量热计(Water Flow Calorimetry,WFC)系统的测量数据得出等离子体发射面的束流光学系统一直处于非最佳聚焦状态是导致打火的原因,试通过优化高压投入时刻等离子体与高压的匹配,实现高压的稳定投入有效抑制打火现象的发生,并且给离子源加入硬件保护机制,为离子源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许永建张黎张黎蒋才超梁立振蒋才超
关键词:离子源
EAST-NBI抑制极电源IGBT串联技术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中性束注入器(Neutral Beam Injector,NBI)是东方超环(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EAST)核聚变实验装置辅助加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NBI离子源引出系统采用四电极结构,即加速电极、梯度电极、抑制电极和地电极。抑制极电源是为其中的抑制电极提供负电位的高压直流电源。根据抑制极电源输出特性的要求,输出端采用串联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作为调制开关。为研究IGBT串联技术对均压效果和抑制极电源输出特性的影响,采用PSpice软件对IGBT开关进行了建模,并进行了不同电路参数下的仿真。仿真表明:一定条件下,电阻电容二极管(Resistance Capacitance Diode,RCD)缓冲电路中电容参数对动态均压效果和电源关断特性具有决定性影响,缓冲电阻影响电容的放电时间及放电电流峰值。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实验测试结果。该研究结果可以明确缓冲电路参数与均压效果以及抑制极电源开关特性之间的定量关系,为抑制极电源开关特性的进一步优化及其与加速极电源的特性匹配提供数据指导,对于NBI离子源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张亚兵刘智民蒋才超刘胜陈世勇潘军军胡纯栋
关键词:PSPICE均压
大功率RF离子源功率馈入关键技术及实验研究
中性束注入(Neutral Beam Injection,NBI)是核聚变等离子体最直接有效的加热方式,随着聚变研究的不断深入,对NBI的要求从低功率短脉冲运行逐步演变到高功率长脉冲甚至是稳态运行。射频(Radio Fr...
蒋才超
关键词:中性束注入阻抗匹配网络
低温吸附泵用椰壳活性炭的性能测试被引量:6
2010年
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径及分布是影响液氦低温吸附泵抽氢、氦性能的关键因素。为了确定制作液氦低温吸附泵的吸附剂,选取了C1、C2、C3、C4四种椰壳活性炭,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测定了其等温吸附性能,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针对性分析,获得了各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微孔比表面积份额、不同孔径所对应的孔容等性能数据。结果表明,四种活性炭中C2最适于做为抽氢、氦的液氦低温吸附泵的吸附剂。
谢远来汪明明陶玲胡纯栋蒋才超赵晶晶陈长琦
关键词:活性炭比表面积孔径分布
离子源抑制极电源开关速度优化设计
2019年
抑制极电源是东方超环(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omak,EAST)中性束注入(Neutral Beam Injection,NBI)束加速系统电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输出端采用以多管串联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作为开关。IGBT开关的性能不仅关系到电源可靠性,也直接影响引出时离子束的光学特性。为满足高压引出电源与抑制极电源上升下降沿匹配的要求,提出了以电容反馈电路来控制IGBT开关速度的方案,采用Pspice软件对IGBT电容反馈进行建模,并进行了不同参数下的仿真,最后搭建了实验测试平台对方案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反馈电阻和反馈电容的大小对反馈电路效果的影响相反,当栅极电阻和反馈电阻取较大值,而反馈电容取较小值,通过调节反馈电阻的大小可以实现较大范围调节IGBT开通速度而又对关断速度影响较小。该优化方案可以达到抑制极电源IGBT开关性能的预期指标,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潘军军刘智民刘智民刘胜
关键词: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PSPICE开关速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