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晶晶

作品数:31 被引量:16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麻醉
  • 9篇骨癌
  • 9篇骨癌痛
  • 9篇癌痛
  • 5篇神经生长
  • 5篇神经生长因子
  • 5篇注射
  • 4篇神经阻滞
  • 4篇手术
  • 4篇内注射
  • 4篇鞘内
  • 4篇鞘内注射
  • 3篇行为学
  • 3篇受体
  • 3篇疼痛行为
  • 3篇疼痛行为学
  • 3篇痛觉
  • 3篇痛觉过敏
  • 3篇痛行为
  • 3篇细胞

机构

  • 31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莱芜市人民医...

作者

  • 31篇蒋晶晶
  • 16篇吴秀英
  • 14篇张锦
  • 11篇姚鹏
  • 8篇田悦
  • 5篇孟凌新
  • 5篇龙波
  • 2篇王志彬
  • 2篇丁平田
  • 2篇丁远远
  • 2篇刘晓睿
  • 2篇马佳明
  • 1篇崔健君
  • 1篇潘诗农
  • 1篇于菲
  • 1篇张丽红
  • 1篇刘阳
  • 1篇王哲
  • 1篇郭善斌
  • 1篇寇有为

传媒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疼痛医学...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9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5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布比卡因微球剂型对大鼠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评价布比卡因微球剂型对大鼠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雌性Wistar大鼠60只,体重230~250g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n=6)、布比卡因组(B组,n=6)、空白微球组(C组,n=24)和微球给药组(D组,n=24)。A组和B组给药方法:在右侧大转子和坐骨结节之问连线的靠近大转子的1/3处,用27号针向前内侧方向针尾抬高45。进针,直至针尖抵达坐骨后给药,A组和B组分别注射生理盐水1ml或0.5%布比卡因20mg/kg 1ml;C组和D组给药方法:采用外科植入术法给药,C组和D组分别于坐骨神经周围的肌肉间隙中植入空白微球或布比卡因微球400mg/kg(布比卡因载药量26.75%),于给药前和给药后评价运动阻滞程度,并测定热痛阈。给药后28d内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C组和D组分别在给药后2d、7d、14d和28d随机取6只大鼠,取用药部位肌肉和坐骨神经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结果与A组比较,B组在给药后0.5~3h时运动阻滞程度及热痛阂增加,D组在给药后0.5~36h时运动阻滞程度增加,在给药后0.5~72h时热痛阈增加(P〈0.05)。C组和D组给药后用药部位肌肉组织未见变性和坏死,仅有轻微的炎性反应,用药部位坐骨神经未见轴索变性和脱髓鞘。结论大鼠布比卡因微球剂型坐骨神经阻滞可延长阻滞时间,组织相容性较好。
蒋晶晶张锦丁平田刘晓睿
关键词:布比卡因微球体坐骨神经神经阻滞
骨癌痛大鼠NRG1-ErbB2和脊髓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
2016年
目的观察NRG1、ErbB2和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在骨癌痛大鼠中的表达。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48只。Sham组(假手术组)和骨癌痛模型(CIBP,胫骨内注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组。于注射瘤细胞前和后6、14、21d取出L4-L6节段脊髓,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明确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脊髓背角的分布及表达,qRT-PCR检测NRG1、ErbB2和GFAP mRNA的变化。结果 CIBP组大鼠接种瘤细胞后14天,GFAP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ham组,并持续至接种后21d(P〈0.05),星形胶质细胞的胞体变得肥大。接种瘤细胞后6d大鼠脊髓NRG1mRNA和ErbB2 mRNA表达水平比Sham组显著增加,持续至接种瘤细胞后21d(P〈0.05)。结论髓背角NRG1、ErbB2参与了骨癌痛,可能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相关。
蒋晶晶姚鹏张锦吴秀英田悦
关键词:骨癌痛星形胶质细胞痛觉过敏SD大鼠
麻醉深度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麻醉深度监测装置。其通过无线通讯技术手段获得使用者的脑电信号和麻醉深度。其包括采集模块、脑电信号处理模块、主控模块、电源模块、WiFi模块及蓝牙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脑电信号...
蒋晶晶龙波吴秀英
文献传递
NRG1-ErbB2信号通路对骨癌痛大鼠脊髓胶质细胞及IL-1β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NRG1-Erb B2信号通路对骨癌痛大鼠脊髓胶质细胞和IL-1β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Sham组(假手术组);CIBP组:大鼠胫骨内注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构建骨癌痛模型;CIBP+PD168393组:构建CIBP模型后6 d,鞘内注入PD168393 10μg,每日1次,连续9 d,其余组鞘内注入生理盐水。接种瘤细胞后14 d,检测大鼠脊髓背角GFAP、OX42和IL-1β的变化。结果接种瘤细胞后14 d,CIBP组大鼠GFAP、OX42积分光密度值明显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细胞的植入能诱导大鼠同侧脊髓背角GFAP和OX42的表达显著增加,并使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胞体肥大。而给予Erb B2受体抑制剂PD168393可明显抑制脊髓背角神经化学物质的改变,GFAP和OX42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CIBP组IL-1β于接种瘤细胞后14 d表达增加,明显高于Sham组(P<0.01),给予PD168393能显著抑制IL-1β表达增加(P<0.01)。结论大鼠胫骨接种瘤细胞后,脊髓背角内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被广泛激活,IL-1β释放增加,阻断NRG1-Erb B2受体信号通路能有效抑制脊髓胶质细胞的表达和活化及炎症介质IL-1β的释放,从而产生镇痛作用。
蒋晶晶姚鹏田悦吴秀英张锦
关键词:骨癌痛脊髓胶质细胞鞘内注射痛觉过敏
神经阻滞联合丹皮酚磺酸钠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椎旁神经阻滞联合丹皮酚磺酸钠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和安全性。方法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Ⅰ组(n=25):神经阻滞联合丹皮酚磺酸钠综合治疗;Ⅱ组(n=25):单用神经阻滞治疗。以治疗前后VAS评分、伴随症状改善情况和合用止痛药物情况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Ⅰ组、Ⅱ组治疗前的VAS评分分别为8.92±0.76、8.52±1.05,治疗后1~3周,VAS评分分别为3.24±0.78、2.64±0.49、1.28±0.79,5.08±0.64、4.12±0.78、3.12±0.67,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比较,Ⅰ组VAS评分下降程度更为明显(P〈0.05),症状明显改善且未出现不良反应(P〈0.05),合用止痛药物次数明显减少。结论椎旁神经阻滞联合丹皮酚磺酸钠综合治疗,对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及改善神经症状,疗效显著而安全。
蒋晶晶姚鹏田悦张锦吴秀英
关键词:神经阻滞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一种新型麻醉科用麻醉喷雾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麻醉科用麻醉喷雾器,包括麻醉药存储装置、麻醉药存储装置上部的盖体、与盖体内部相连的出液管、与出液管相连的喷药部;麻醉药存储装置内部设有吸液管,吸液管一端连接漏斗、吸液管的另一端与出液管相连通,漏斗...
蒋晶晶吴秀英
文献传递
麻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加强教学查房的实践与体会被引量:13
2019年
在'麻醉学向围手术期医学转变'背景和形势下,对麻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查房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发挥关键作用。麻醉教学查房制度是培养出合格围术期医生的重要保障,可切实提高围术期麻醉管理的质量和内涵。
田悦赵晓春蒋晶晶于菲吴秀英刘洪涛
关键词:麻醉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
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在Neuregulin1加剧大鼠疼痛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神经调节因子(NRG1)对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探讨磷脂酰肌醇3/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在NRG1诱发大鼠疼痛中的作用。方法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鞘内注入生理盐水;HRG1β组:鞘内注入外源性NRG1(HRG1β),生理盐水稀释,0.4 ng/μl,10μl,每日1次,连续3 d;LY294002组:鞘内注入LY294002,10μg每日1次,连续3 d;HRG1β+LY294002组:鞘内注入LY294002,10μg后1 h,经鞘内注入HRG1β4 ng,每日1次,连续3 d。不同时点观察大鼠疼痛行为学变化,检测大鼠脊髓组织磷酸化AKT(pAKT)的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给予外源性HRG1β后脊髓组织中p-AKT的水平显著增高,缩足潜伏期(PWL)、机械性痛阈(PWT)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LY294002能显著降低p-AKT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PWL、P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LY294002预处理后明显减轻HRG1β诱发的触觉异常痛敏和热痛敏(P<0.05),明显抑制p-AKT表达升高。结论 NRG1能诱发大鼠痛觉过敏,促进磷酸化AKT水平增加,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在NRG1诱发的大鼠疼痛中,具有明显的抗伤害感受作用。
蒋晶晶姚鹏张锦吴秀英田悦
关键词:神经调节因子PI3K/AKT信号通路疼痛行为学鞘内注射
不同途径应用地塞米松对术后切口痛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手术切口痛属于急性炎症性疼痛,是手术导致外周组织损伤引起炎症反应所致。地塞米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抗免疫作用。不同途径如静脉内、硬膜外以及神经周围注射地塞米松都有明确的术后镇痛作用。穴位注射是一种新兴给药方式,相关报道较少。本文旨在综述地塞米松不同途径给药对术后切口痛的影响,确立地塞米松在术后镇痛中的作用,为临床多模式镇痛提供新方案。
刘一铭蒋晶晶张锦
关键词:地塞米松穴位注射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全身麻醉联合胸段硬膜外镇痛在快通道胃部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评价BIS监测下的全身麻醉联合胸段硬膜外镇痛对快通道胃部手术的患者苏醒过程和术后早期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3月行快通道开放性胃部手术的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BIS监测组(B组,n=24)和临床观测组(C组,n=24),所有患者均采用异丙酚全身静脉麻醉复合术中及术后胸段硬膜外镇痛。记录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低血压发生率、麻醉药物用量、补液量及麻黄素用量。记录拔管时间、入麻醉恢复室(PACU)即刻改良Aldrete评分及PACU停留时间。记录术后6 h内可活动下肢的例数、排气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麻醉满意度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B组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1),入PACU即刻改良Aldrete评分明显升高(P<0.05),术中异丙酚用量减少20%(P<0.01),MAP升高(P<0.05),术中低血压例数及麻黄素用量明显减少(P<0.01和P<0.05)。两组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排气时间、VAS评分、麻醉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BIS监测下全身麻醉联合胸段硬膜外镇痛可降低术中异丙酚用量,缩短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且不影响术后早期活动,可在临床推广。
田悦郭善斌蒋晶晶韩光寇有为
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全身麻醉硬膜外镇痛快通道外科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