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迅

作品数:17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麻醉
  • 5篇外循环
  • 4篇手术
  • 4篇体外循环
  • 3篇吸入
  • 3篇利多卡因
  • 2篇心脏
  • 2篇支气管
  • 2篇气管
  • 2篇呛咳
  • 2篇呛咳反应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全身麻醉
  • 2篇雾化
  • 2篇雾化吸入
  • 2篇麻醉患者
  • 2篇麻醉效果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机构

  • 17篇九江市第一人...
  • 2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南昌大学

作者

  • 17篇蒋迅
  • 3篇张杰
  • 3篇刘娟娟
  • 2篇余树春
  • 2篇钟声宏
  • 1篇江涛

传媒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九江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麻醉与监护论...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多卡因在预防全身麻醉拔管呛咳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3
2020年
全身麻醉苏醒期的拔管操作会对气道产生刺激,可引发呛咳,可导致伤口裂开、颅内压升高等不良后果。临床常用利多卡因预防全身麻醉拔管呛咳反应的发生。本文就现阶段利多卡因在预防全身麻醉拔管呛咳反应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综述如下。
蒋迅余树春
关键词:利多卡因全身麻醉拔管呛咳反应
60例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管理体会
2008年
目的:回顾性总结60例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CPB)管理初步体会。方法:2005年1月至2000年6月完成心内直视手术60例,使用JostraHL-20型心肺机,鼓泡或膜式氧合器,体外循环中采用中度低温,预冲用乳酸林格溶液及血浆,心肌保护用高钾含血冷停跳液灌注。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脱机,无1例死亡。体外循环时间53min~18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4min~123min,心脏自动复跳41例,电击复跳19例。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采用合适的温度﹑血液稀释度和灌注流量,及时的监测,加强心肺脑肾等多脏器的保护和血液的保护,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可减低手术后的并发症,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刘娟娟蒋迅
关键词:心脏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麻醉事故与麻醉医师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关系被引量:1
2008年
麻醉事故的发生除了医院麻醉管理水平和当地医疗发展水平有关,同时与麻醉医师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不良表现或缺陷也有一定关系。
蒋迅毛振北张杰
关键词:麻醉医师心理方面生理麻醉管理
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情况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目前全身麻醉方法行择期手术,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并分析可能引起术中知晓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全身麻醉的1 800例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硫喷妥钠、恩氟烷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可能与术中知晓有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 800例患者中,发生肯定术中知晓的13例(0.72%)。结论:术中知晓可在多种择期手术中发生。
蒋迅
关键词:全身麻醉术中知晓
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用于小儿心导管术麻醉维持效果对比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用于小儿心导管术麻醉中的维持效果,旨在为患儿寻求最安全、最有效的麻醉方式。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行导管介入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右美托咪定组与丙泊酚组,观察两组患儿的麻醉维持效果。结果两组患儿麻醉药物使用剂量、苯巴比妥使用剂量和麻醉后40 min HR、MAP、Pet CO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小儿心导管术的麻醉维持中效果均满意,安全性高,有效性显著,且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减少患儿术后躁动,提高了患儿术后苏醒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蒋迅钟声宏
关键词:丙泊酚麻醉维持
超声雾化吸入小剂量利多卡因预防麻醉患者拔管呛咳反应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吸入小剂量利多卡因预防麻醉复苏患者呛咳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在我院行静吸复合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择期手术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拔管前给予超声雾化机中度档位雾化生理盐水,观察组患者拔管前给予超声雾化机中度档位雾化2%盐酸利多卡因,记录2组患者入室后(T_0)、拔管前(T_(1))、拔管即刻(T_(2))、拔管后1 min(T_3)、拔管后3 min(T_4)和拔管后5 min(T_5)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对比2组患者苏醒期拔管呛咳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T_0、T_(1)、T_4和T_5对比心率、MAP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T_(2)、T_3时心率、MAP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呛咳、挣扎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患者采用超声雾化吸入利多卡因能减轻拔管期呛咳反应,提高心血管循环稳定性,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蒋迅蒋迅
关键词:超声雾化利多卡因呛咳反应
纤维内镜在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使用纤维内镜给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的方法和意义,总结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应用的规律。方法行开胸手术或单肺通气的患者100例,分别在平卧位和侧卧位时先用听诊法定位,再用纤维内镜确定调整导管位置,记录结果。结果平卧位和侧卧位时纤支镜检查分别有68%和43%的导管需调整位置,右侧导管较左侧导管更容易错位,导管错位在侧卧位时以偏浅为主,平卧位过深与过浅相当。结论使用纤支镜给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是一种更加准确、直观、可靠的方法,在插管、改变体位后和手术过程中以及使用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时必须常规进行纤支镜检查。
张杰毛振北蒋迅
关键词:纤维内镜双腔支气管导管
鼻内手术后填塞物堵塞致气道梗阻窒息1例
2004年
蒋迅
关键词:鼻内手术气道梗阻填塞物窒息鼻腔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患者卧位和坐位两种不同体位麻醉的效果对比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在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患者采用卧位与坐位麻醉的效果,比较两种体位引发的不良反应,为提高纤维支气管镜的安全性寻求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5月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时体位的不同分为卧位组与坐位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的总有效率、发生呕吐、氧分压下降、耐受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呛咳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体位对患者的麻醉效果各有优缺点,只要在操作过程中注意麻醉药喷入方法的正确性以及麻醉时间的掌控,能有效将麻醉产生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保证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顺利。
蒋迅钟声宏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不同体位麻醉效果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在本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于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入院治疗,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研究组患者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研究组与常规组的麻醉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两组患者血压变化、心率变化、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拔管后镇静状态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过程中收缩压、舒缩压以及心率均无较大幅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气腹后收缩压(130.30±6.35)、心率(90.47±4.69a)与基础值以及同期研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自主呼吸时间(5.12±0.34)、拔管时间(6.17±1.16)、睁眼时间(7.34±1.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拔管后5 min、10 min、15 min清醒/镇静分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低于对照组27.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较好,能有效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蒋迅
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效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