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清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新生儿
  • 2篇输液
  • 2篇静脉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脑病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动静脉
  • 1篇新生儿高胆红...
  • 1篇新生儿高胆红...
  • 1篇新生儿疾病
  • 1篇新生儿输液
  • 1篇血疗
  • 1篇压力性
  • 1篇压力性溃疡
  • 1篇婴儿
  • 1篇造瘘
  • 1篇造瘘口
  • 1篇造瘘口护理
  • 1篇针刺
  • 1篇正压通气

机构

  • 5篇赣南医学院第...

作者

  • 5篇蔡清
  • 4篇赖慧虹
  • 4篇欧阳燕
  • 3篇曾新华
  • 1篇吴萍英
  • 1篇王菲
  • 1篇桂文君
  • 1篇赖竹清

传媒

  • 2篇临床护理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赣南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1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护理体会
2011年
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未结合胆红素明显增高可导致胆红素脑病并发后遗症,换血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可换去游离的红细胞和血清中免疫性抗体,终止红细胞的溶血,及换去游离的胆红素,使其降低到安全水平,防止核黄疸的发生。
欧阳燕曾新华赖慧虹蔡清王菲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未结合胆红素胆红素脑病免疫性抗体换血疗法
针刺减压法联合硫酸镁湿敷在新生儿输液肿胀中的临床应用
2022年
目的:探索针刺减压联合硫酸镁湿敷在处理新生儿输液肿胀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针刺减压法联合硫酸镁湿敷的方法处理16例发生输液外渗的新生患儿。结果:在24小时内,16例患儿肢体肿胀均完全消失,皮肤由硬变软,血液循环良好,未出现穿刺点感染等并发症。1例患儿输注红细胞外渗而引起的皮肤青紫也转红润。结论:采用针刺减压法联合硫酸镁湿敷处理新生儿严重输液外渗,及时有效。
蔡清钟琦赖慧虹
关键词:针刺输液外渗硫酸镁湿敷新生儿
新生儿人工肛袋的制作方法被引量:2
2009年
新生儿肠造瘘常作为结肠、直肠和肛门严重疾病的Ⅰ期手术,术后如何做好造瘘口及周围皮肤的护理是目前儿科护理界的难题。因婴儿年龄小,市场上很难买到恰当型号的人工肛袋。新生儿常采用暴露法,随时更换卫生纸或尿布代替人工肛袋,随着肠的蠕动,粪便不定时的排出,需即时抹洗,耗费大量的护理时间且造成肠道瘘口周围皮肤潮红、破溃引起感染。为了解决新生儿造瘘口护理的难题,发现了一种巧妙制作新生儿人工肛袋的方法,经临床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欧阳燕曾新华赖慧虹蔡清吴萍英
关键词:人工肛袋新生儿造瘘口护理周围皮肤皮肤潮红瘘口周围
可追溯机制在降低新生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致鼻部压疮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可追溯机制在降低新生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致鼻部压疮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使用N-CPAP新生儿建立可追溯机制前后,患儿鼻黏膜皮肤及压疮情况。比较建立可追溯机制在新生儿N-CPAP中鼻黏膜护理效果。结果建立护理可追溯机制后新生儿N-CPAP致鼻部压疮较前明显降低,有效率达到8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4,P<0.05)。结论建立护理可追溯机制后能有效降低新生儿N-CPAP致鼻部压疮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有效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欧阳燕蔡清赖慧虹
关键词:新生儿疾病持续正压通气
两种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输液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静脉输液留置针的选择。方法将236例需长期静脉输液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8例。观察组采用24GY型密闭静脉留置针连同肝素帽(留置针延长管上有小夹子)、透明敷贴,对照组采用24G笔式密闭静脉留置针、单独肝素帽、透明敷贴。两组置管后护理方法相同,比较两组留置针保留时间及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留置针保留时间长,静脉炎发生率低,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新生儿采用24GY型密闭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留置针保留时间长,静脉炎发生率低。
欧阳燕曾新华桂文君蔡清赖竹清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