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小丽

作品数:21 被引量:137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急诊
  • 4篇预后
  • 4篇评分
  • 3篇心肌
  • 3篇心脏
  • 3篇心脏协会
  • 3篇早期预警评分
  • 3篇抢救
  • 3篇抢救室
  • 3篇重症
  • 3篇华法林
  • 3篇急诊抢救
  • 3篇急诊抢救室
  • 3篇改良早期预警...
  • 2篇蛋白
  • 2篇心肺
  • 2篇心肺复苏
  • 2篇心肌梗死
  • 2篇正压通气
  • 2篇通气

机构

  • 2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袁小丽
  • 9篇丁宁
  • 5篇王晶
  • 4篇张蕴
  • 3篇刘易新
  • 3篇斯琴
  • 3篇胡大一
  • 3篇王旭东
  • 2篇付研
  • 1篇安莹
  • 1篇马靖
  • 1篇冯伟
  • 1篇曹秋梅
  • 1篇安艳华
  • 1篇李付研
  • 1篇刘晓芳
  • 1篇李春盛
  • 1篇王勇
  • 1篇姚秀娟

传媒

  • 8篇中国临床医生...
  • 3篇中国医药导刊
  • 2篇中国医刊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转化医学杂志
  • 1篇创伤与急危重...
  • 1篇2013北京...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4
  • 2篇200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爆发性心肌炎被引量:2
2013年
1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38岁,主因“咽痛,胸闷,憋气10天,加重3天,伴持续性胸痛5小时”入院。患者入院前10天受凉后出现流涕咽痛,伴有胸闷心悸,入院前5小时上述症状加重,伴有胸部及后背部疼痛,
袁小丽
关键词:爆发性心肌炎胸闷心悸病例摘要背部疼痛咽痛院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急诊抢救室患者合理分流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ming score,MEWS)合理分流急诊抢救室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1年8月到2013年3月期间1069例我院急诊救室的患者进行MEWS评分,...
李维轶袁小丽丁宁
关键词:急诊抢救室早期预警评分
文献传递
亚急性甲状腺炎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SAT)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亚急性甲状腺炎不同转归的预防和随访策略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入选201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确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患者122例,收集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案等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结束时间为发病后1年。根据预后情况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99例)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相比,甲状腺功能减退组TG-Ab、TPO-Ab、TRAb水平升高(P分别为0.005、0.023、0.000),超声显示血流信号异常增多(P=0.038),更多存在呼吸道的前驱症状(P=0.029)、发热(P=0.041)及疲劳倦怠症状(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RAb水平升高(P=0.003)、存在发热症状(P=0.015)是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结论TRAb水平升高、存在发热症状是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初诊时存在上述表现的患者应加强随访,早期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及时治疗。
安艳华温力嘉袁小丽徐瑞明冯伟曹秋梅
关键词: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促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四种重症评分对肾脓肿患者死亡风险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评估快速急性生理评分(rapid acute physiology score,RAPS)、快速急诊医学评分(rapid emergency medicine score,REMS)、改良早期预警分数(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mortality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sepsis,MEDS)四种评分系统在肾脓肿患者死亡风险预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急诊就诊的被诊断为肾脓肿的患者共5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临床指标计算四种评分系统的分值,通过ROC曲线预测死亡风险。结果应用logistic回归预测四种评分系统对肾脓肿患者的死亡风险评估,发现RAPS评分、REMS评分、MEDS评分和MEWS评分的OR值分别为1.632(P=0.038)、1.581(P=0.008)、1.595(P=0.002)和1.439(P=0.001);ROC曲线下MEDS评分的AUC面积是0.876,敏感性是85.32%,特异性是78.54%;REMS评分的AUC面积是0.824,敏感性是84.57%,特异性是75.85%;RAPS评分的AUC面积是0.818,敏感性是79.04%,特异性是71.18%;MEWS评分的AUC面积是0.783,敏感性是82.26%,特异性是72.91%。结论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系统对于肾脓肿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高于快速急性生理评分、快速急诊医学评分、改良早期预警分数,推荐应用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快速识别危重患者,并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可能改善临床预后。
袁小丽王晶张蕴
关键词:肾脓肿
影响持续性房颤患者急诊再就诊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对影响持续性房颤患者急诊再就诊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因持续性房颤相关主诉而入急诊室的患者180例并随访30天,依据患者30天之内是否再就诊分为再就诊组(共48例)和未再就诊组(共132例),观察影响这些患者再就诊的相关因素。结果按照是否再就诊对观察变量结果行χ2检验,结果显示左房横径(P=0.002)、心室率控制情况(P=0.004)、应用地高辛(P=0.048)、吸烟(P=0.002)、合并糖尿病(P=0.013)和心力衰竭(P=0.040)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果显示左房横径≥45mm(OR=0.023,P=0.001),心室率≥100次/分(OR=0.024,P=0.003),未应用地高辛(OR=0.879,P=0.027)、吸烟(OR=1.309,P=0.001)、合并心力衰竭者(OR=1.042,P=0.018)和糖尿病(OR=3.74,P=0.012)者,30天之内更容易因为持续性房颤相关主诉再就诊。结论影响持续性房颤患者急诊再就诊的相关因素包括左房横径≥45mm,心室率控制不理想、未应用地高辛、吸烟、合并心力衰竭和糖尿病。
袁小丽丁宁
关键词:持续性房颤急诊影响因素
2003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华法林治疗指南概要(2)被引量:2
2003年
2.4口服抗凝治疗过程中的出血 口服抗凝治疗的主要并发症是出血,出血的危险性和抗凝强度密切相关.其它促进出血发生的因素包括潜在的临床疾病、同时服用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以及影响血小板的其它药物,这些药物造成胃粘膜损害并且大剂量使用时会减少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的合成.
李付研王旭东袁小丽斯琴刘易新胡大一
关键词:华法林并发症
医院重症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预防策略被引量:3
2015年
在日常医疗实践中,尤其是在重症监护病房,为进行输血、输液、营养支持和血流动力学监测,临床上血管内置管(例如中心静脉导管、肺动脉导管)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处置手段。然而随之产生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包括机械损伤、感染、血栓形成等也日益突出,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并且加重医疗负担。因此,为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降低医疗成本,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就显得更为必要。由美国医疗机构流行病学学会(SHEA)发起。
袁小丽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中心静脉导管血行感染血流动力学监测导管相关并发症导管相关感染
影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对影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临床资料,通过急诊室抢救治疗,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4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经过急救治疗,36例转出抢救室,6例未转出抢救室死亡。将筛选出的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感染,24小时内最差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评分,血钠水平,入院时甘油三酯,12小时胰岛素用量>50 U/L,机械通气,合并基础疾病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预后具有相关性。结论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各项可能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及时监测病情变化,指导治疗。
袁小丽丁宁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预后
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27
2020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和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 flow nasalcannulaoxygentherapy,HFNC)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因急性心力衰竭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89例患者,根据患者在急诊抢救室治疗采用的呼吸支持方式分为NPPV组(采用Dragersavina300无创呼吸机进行正压通气呼吸支持)和HFNC组(采用新西兰Optiflow经鼻高流量加温加湿氧疗系统AIRV02型进行高流量氧疗),NPPV组56例,HFNC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h后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B型钠尿肽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 NPPV组与HFNC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B型钠尿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氧合指数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8h后,NPPV组呼吸频率(26.12±5.00)次/min,高于HFNC组的(22.96±5.74)次/min,NPPV组平均动脉压(116.88±12.09)mmHg,低于HFNC组的(124.95±10.98)mmHg,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NPPV组总有效率为91.1%,HFNC组总有效率为87.9%,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NPPV通气或HFNC氧疗在改善症状方面效果相似,对于无创通气不耐受或不能改善氧合的患者,HFNC可能是一种较好的替代方式。
袁小丽张蕴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无创正压通气
基于视频的同步练习促进心肺复苏教学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传统心肺复苏培训方法和视频引导的边看边练的心肺复苏培训模式的效果,以便改进教学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0年和2021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心肺复苏考核结果,2020年采用传统的心肺复苏教学方法,共45名,作为对照组,2021年采用视频引导的边看边练(practice while watching,PWW)教学方法,共48名,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组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成绩、合格率以及优秀率并调查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均分为(93.50±4.64)分,对照组理论成绩为(92.36±6.485)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理论成绩合格率97.9%,对照组为9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理论成绩优秀率为79.2%,对照组为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技能操作成绩均分为(91.73±3.36)分,对照组技能操作成绩为(90.98±4.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技能操作合格率98.0%,对照组9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技能操作优秀率83.3%,对照组为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对教学方式满意度为62%,观察组为81%,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沟通满意度,对照组为51%,观察组为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视频引导的边看边练分步心肺复苏PWW教学培训和传统的心肺复苏培训相比,前者能提高技能考核均分分值,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的优秀率;住院医师对视频引导的边看边练分步心肺复苏培训这种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高于传统的心肺复苏培训,同时在师生沟通满意度方面也优于传统心肺复苏培训。
袁小丽王晶安莹张蕴
关键词:心肺复苏培训满意度调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