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裴俊德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棉花
  • 2篇为害
  • 2篇为害损失
  • 1篇性状
  • 1篇药剂
  • 1篇药剂拌种
  • 1篇叶螨
  • 1篇生育
  • 1篇种子
  • 1篇种子处理
  • 1篇棉花生育
  • 1篇棉花叶
  • 1篇棉花叶螨
  • 1篇棉花种
  • 1篇棉花种子
  • 1篇棉区
  • 1篇棉蚜
  • 1篇浸种
  • 1篇经济指标
  • 1篇花生

机构

  • 4篇安徽省农业科...

作者

  • 4篇裴俊德
  • 3篇程福如
  • 3篇姚大瑞
  • 1篇产焰坤
  • 1篇王光宇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棉花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3
  • 1篇198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淮北棉区棉蚜为害损失与防治经济指标研究
1989年
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是我省淮北棉区棉花苗期的主要害虫。棉苗出土后,有翅蚜即陆续迁入棉田,为害期延续一个月以上,以往对苗蚜的防治用药多至四、五次,但效果仍不理想,而且蚜虫对药剂的抗性、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为有效地开展防治,提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摸清棉蚜的为害损失,探讨相应的经济防治指标。一、试验方法试验在蒙城县一熟棉田进行,共设五个处理,棉苗卷叶株率分别为0(对照)、10%、20%、30%、40%,随机排列,三次重复,小区面积0.05亩。
姚大瑞裴俊德程福如
关键词:棉蚜经济指标虫害
棉花种子播前处理效果调查被引量:1
1997年
棉花种子播前处理效果调查①产焰坤裴俊德安徽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安庆246003选用不同品种,采用浸种10小时和浸种6小时后催芽两种处理方式,分两次试验,均以干子为对照。播前浇足底水,采用同一浇水量,同一播种深度,并用地膜覆盖和露地直播,观察其出苗率。选...
产焰坤裴俊德
关键词:棉花种子处理浸种包衣药剂拌种
棉花叶螨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研究表明,棉花在苗期、蕾期和花铃期受棉花叶螨为害后,其株高、果枝数、果节数、伏桃及总成铃数和籽棉产量皆随着为害指数的升高,受影响程度加大;而影响程度又因棉花受害的生育阶段不同而异。苗期和蕾期受害影响程度显著大于花铃期。为害指数X与减产率Y的关系式为:苗期Y=-0.8484+58.0042X,蕾期Y=-2.0102+53.3146X,花期Y=-0.7789+26.8837X,据此确定,在皮棉产量1200~1500kg/hm2的植棉区,棉花叶螨的动态防治指标是:每100株棉花中红叶株的为害指数为:苗期0.84~1.04,蕾期1.23~1.53,花铃期3.28~4.09。
程福如姚大瑞裴俊德
关键词:棉花叶螨为害
ABT对棉花生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1993年
对棉花用ABT生根粉浸种4小时,氮、钾吸收总量分别提高3%和10%,苗期和花铃期根系活力分别提高29%和16%,花铃期根和地上部烘干重分别增加53.8%和76.4%,6个品种皮棉增产幅度为11.1%—15.9%。
姚大瑞王光宇程福如裴俊德曹德菊
关键词:棉花发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