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计云萍

作品数:189 被引量:422H指数:11
供职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6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18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6篇金属学及工艺
  • 74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文化科学
  • 2篇冶金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4篇贝氏体
  • 52篇相变
  • 46篇马氏体
  • 34篇奥氏体
  • 29篇珠光体
  • 22篇形核
  • 22篇稀土
  • 22篇合金
  • 20篇马氏体相
  • 20篇马氏体相变
  • 19篇切变
  • 19篇过冷
  • 19篇过冷奥氏体
  • 18篇热激活跃迁
  • 16篇相变研究
  • 15篇贝氏体相变
  • 14篇铁素
  • 14篇铁素体
  • 13篇亚结构
  • 13篇表面浮凸

机构

  • 185篇内蒙古科技大...
  • 8篇上海大学
  • 4篇包头钢铁(集...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内蒙古包钢钢...
  • 2篇有研亿金新材...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船舶重工...
  • 1篇河北钢铁集团...
  • 1篇动力能源公司

作者

  • 187篇计云萍
  • 116篇任慧平
  • 100篇刘宗昌
  • 21篇金自力
  • 16篇李一鸣
  • 14篇陈伟鹏
  • 12篇王海燕
  • 12篇武文斐
  • 11篇李保卫
  • 11篇段宝玉
  • 11篇赵增武
  • 11篇孙昊
  • 10篇侯敬超
  • 9篇王玉峰
  • 9篇李文学
  • 9篇袁长军
  • 8篇刘新华
  • 6篇张慧敏
  • 6篇康学良
  • 5篇赵莉萍

传媒

  • 40篇热处理技术与...
  • 12篇热处理
  • 11篇材料热处理学...
  • 8篇金属热处理
  • 8篇内蒙古科技大...
  • 7篇热加工工艺
  • 7篇中国冶金教育
  • 6篇稀有金属材料...
  • 4篇稀土
  • 4篇第九届全国固...
  • 3篇稀有金属
  • 3篇包头钢铁学院...
  • 3篇材料科学
  • 3篇第八届全国固...
  • 2篇钢铁研究学报
  • 2篇钢铁
  • 2篇特殊钢
  • 2篇机械工程材料
  • 2篇材料导报
  • 2篇中国稀土学报

年份

  • 6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7篇2020
  • 6篇2019
  • 10篇2018
  • 15篇2017
  • 12篇2016
  • 18篇2015
  • 19篇2014
  • 14篇2013
  • 13篇2012
  • 17篇2011
  • 13篇2010
  • 7篇2009
  • 10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1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NO<Sub>x</Sub>钕铁硼永磁燃气灶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NO<Sub>X</Sub>钕铁硼永磁燃气灶,广泛适用于液化气、天然气和煤气等气体燃料,属于灶具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燃气灶面板、燃气管路,燃气灶面板底表面上对称设有散热片,散热片内侧设有钕铁硼永磁体,...
陈伟鹏计云萍武文斐史庆祥赵增武李保卫
文献传递
马氏体相变理论研究历程及存在的问题
研究马氏体相变机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对于马氏体相变理论的研 究情况进行了概括和评价。指出马氏体相变的切变机制缺乏试验依据和热力学可能性,存在严 重误区,是不成熟的学说,应开展新机制的研究,开创马氏体相变理论...
刘宗昌计云萍任慧平
关键词:TRANSFORMATIONSHEARMARTENSITE
贝氏体相变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摘要)
本文介绍了贝氏体相变的过渡性特征、贝氏体的定义,讨论了贝氏体相变热力学计算、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长大机制和贝氏体碳化物的形成机制,过渡性是贝氏体相变的主要特征,给出了钢中的贝氏体、贝氏体相变的新定义,贝氏体铁素体相变驱动力...
刘宗昌王海燕计云萍任慧平李文学
关键词:贝氏体相变相变热力学铁素体
文献传递
珠光体转变中原子的位移及相变机制被引量:2
2018年
研究过冷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时原子的位移方式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以往认为,珠光体领域的长大依靠原子在奥氏体中的体扩散进行。新理论认为珠光体团的形核-长大是原子以界面扩散为主进行的相变。共析铁素体和共析渗碳体两相与母相奥氏体的相界面具有半共格,存在台阶,两相依靠共享台阶而长大。原子沿着阶面和台面的相界面扩散,每次位移距离为一个原子间距。珠光体团的迅速长大是界面扩散、两相的协同竞争长大机制。珠光体中的铁素体、渗碳体共析共生,共享台阶,是奥氏体"一分为二"的过程,不存在领先相。
刘宗昌计云萍
关键词:奥氏体珠光体铁素体渗碳体
稀土Ce对X65管线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通过真空感应炉对X65管线钢进行重新冶炼,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进行组织观察,采用微机控制电子式万能实验机和电子式摆锤冲击实验机进行性能检测,研究了稀土Ce对X65管线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Ce的加入对钢液有明显的变质作用,使夹杂物变成球状的稀土化合物类夹杂并使晶粒细化,提高了X65管线钢的各项力学性能参数;不同热处理工艺表明,对于X65稀土管线钢,若采用860℃终轧温度并空冷,也能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
孙昊计云萍陈林
关键词:CEX65管线钢力学性能
选区激光熔化成形316L不锈钢零件中的缺陷及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2023年
选区激光熔化(SLM)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增材制造技术之一。SLM成形零件中不可避免会产生许多缺陷,包括孔隙、表层粉末球化、裂纹等;缺陷的形成不仅会影响成形过程的顺利进行,也会破坏零件内部完整性,降低零件的服役性能。对SLM成形316L不锈钢零件中孔隙、表层粉末球化、裂纹3种缺陷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综述,对这3种缺陷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控制缺陷的主要措施,最后给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丛佳琦计云萍王磊康学良康学良任慧平
关键词:影响因素
贝氏体组织的回火转变被引量:11
2019年
研究贝氏体组织的回火转变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贝氏体回火时将发生一系列的转变,贝氏体铁素体中形成碳原子偏聚区,析出碳化物,发生回复,内应力将消除。回火温度升高时,碳化物在位错线处形核-长大,发生聚集球化。在400℃以上回火时,残留奥氏体发生分解。M/A岛也发生转变。回火产物为回火托氏体。
刘宗昌计云萍
关键词:贝氏体回火残留奥氏体贝氏体铁素体
高碳钢马氏体组织结构及形成机制
体组织形貌与亚结构的深入观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采用60Si2CrV、CrWMn、Mn13、GCr15和W6Mo5Cr4V2钢,分别将其加热淬火,得到马氏体组织。采用QUANTA-400型环境扫描电镜和JE...
计云萍刘宗昌任慧平
关键词:高碳钢马氏体亚结构形核应变能
贝氏体相变的动力学特征(一)
2016年
研究贝氏体相变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贝氏体相变动力学特征表明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成不是扩散过程,也不是切变机制。从共析分解到贝氏体相变是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海湾区可以将贝氏体相变与共析分解完全分离,贝氏体铁素体形成的孕育期极短,转变速度比共析分解快得多。采用贝氏体钢进行了激光共聚焦显微图像的动态直接观察,观察到贝氏体在奥氏体晶界形核,向晶内长大,测得620℃的长大速度为275μm/s,温度降低时,长大速度减慢。
刘宗昌计云萍任慧平
关键词:贝氏体相变TTT图扩散切变热激活跃迁
铜粒子单一抑制剂取向电工钢的开发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分析了产生取向电工钢生产过程中高耗能、高成本等困扰的材料技术原因,并简述了近些年来人们借助改进成分设计来降低取向电工钢生产能耗和成本的种种努力.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铜粒子单一抑制剂取向电工钢的设计理念,并阐述了其节能降耗的材料学原理.相应的初步实验研究取得了突破,结果显示:铜粒子单一抑制剂确实能够实现所需的二次再结晶过程,避免了传统生产流程的高温耗能环节.随着相关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成熟,铜粒子单一抑制剂取向电工钢有望发展成高节能取向电工钢.
任慧平毛卫民张慧敏金自力李一鸣计云萍吴忠旺
关键词:取向电工钢抑制剂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