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杰
-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7—2019年某医院急诊科734例儿童意外伤害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通过分析急诊科诊治的儿童意外伤害特征,为更好地诊治儿童意外伤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纳入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某医院急诊科诊治的意外伤害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年龄为0~14岁。根据ICD-10进行病因分析。分析纳入患儿意外伤害临床特征。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34例儿童意外伤害病例,男童416例(56.7%),女童318例(43.3%),年龄为(7.2±2.4)岁。不同年龄组分布构成为:0~岁组占比35.3%、1~岁组占比25.2%、6~岁组占比21.5%、11~14岁组占比18.0%。导致意外伤害原因前3位是:坠落/跌倒(16.2%)、气管异物(13.6%)、交通事故(13.6%)。头面部、四肢、躯干、复合性受伤占比分别为:19.2%、30.4%、31.3%、19.1%。结论某医院急诊科儿童意外伤害以坠落/跌倒、气管异物、交通事故为主,为此应根据儿童意外伤害多发的原因制定干预措施,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 谢杰江顺德
- 关键词:急诊科儿童
- 343例院前急救胸痛患者12导联心电图远程传输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分析台州市院前急救胸痛患者12导联心电图远程传输特征,为当地院前急救管理及远程传输模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台州市急救中心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6家医院343例院前急救胸痛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3例院前急救胸痛患者时间分布规律为:一年中主要集中在7、8、9月,一周中主要集中在星期五、六、日,日内主要集中在时间段18∶00~21∶00、6∶00~9∶00、12∶00~15∶00;6家医院胸痛患者中有196例使用了12导联心电图,平均使用率为57.14%,其中有159例进行了心电图远程传输,平均传输率为81.12%;微信传输组和车载传输系统组的FMC-to-B时间和D-to-B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医疗机构可提高院前急救胸痛患者12导联心电图的使用率,对于一些基层医院,可采用微信群的传输方式代替车载传输系统来远程传输心电图结果。
- 凌巧巧谢杰牟立成侯跃辉
- 关键词:胸痛12导联心电图远程传输
- 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
- 2022年
- 目的研究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急诊科在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采用的减压方式划分为大骨瓣组32例和骨瓣开颅组32例,比较分析两组数据指标。结果大骨瓣组患者NIHSS评分(22.42±2.43分)和颅内压(12.73±1.65 mmHg)较骨瓣开颅组(26.83±2.73分,19.67±2.14mmHg)低(P<0.05),术后GCS评分(12.73±1.65分)较骨瓣开颅组(11.47±1.49分)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骨瓣组并发症发生率(6.25%)较骨瓣开颅组(21.88%)低,差异显著(P<0.05)。大骨瓣组患者恢复良好9例,轻度残疾12例,重度残疾6例、植物生存4例和死亡1例,恢复良好和轻度残疾的比较中标准大骨瓣组显著优于骨瓣开颅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充分减压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谢杰吴盼星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并发症
- 五种院前创伤评分方法在急危重症创伤患者识别中的应用效果
- 目的探讨创伤评分、修正创伤评分、创伤指数、患者呼吸、循环、运动、语言评分、院前分类指数这5种院前创伤评分方法在识别急危重症创伤患者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在2015年6月-2015年12月接待的92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
- 曹朝梁黄永祥蔡臻诚谢杰
- 关键词:创伤评分急诊分诊
- 文献传递
- 台州市蛇咬伤流行病学与蛇类分布的调查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分析台州市蛇咬伤的发病情况,调查蛇伤与蛇类分布的关系,用于指导对毒蛇伤害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近3年台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实施蛇伤程序化救治流程的15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总结。[结果]台州市蛇伤分类:蝮蛇36.8%、眼镜蛇23.0%、五步蛇13.2%占多数,不明蛇7.2%,游蛇科13.8%,无毒蛇8.6%;蛇伤发生率大致分为高发、偶发、少见、无地域分布等四类,蛇咬伤多发生在中部平原和南部山区;蛇咬伤集中发生夏秋季(5~10月份),其中6、7月份为高发期,占55.3%;常见的局部症状为疼痛90.8%、肿胀84.9%,常见的全身症状为神经系统功能异常14.5%、心功能异常13.8%、凝血系统异常12.5%,轻型77.0%、重型17.1%、危重型5.9%。[结论]台州市为蛇咬伤高发区,有季节性、地域性、游蛇伤人现象高发等流行病学特点,建立台州市蛇类资源的生态分布,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治疗,能降低蛇伤危害性。
- 王永高金礼通曹朝梁黄永祥郑伶燕吴立群李玉平谢杰
- 关键词:蛇咬伤流行病学
- 浙江沿海地区蛇咬伤流行病学及防治对策研究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调查浙江东部沿海地区蛇咬伤的流行病学情况,以指导毒蛇伤害的预防和治疗对策。方法2007-11~2010—10台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共收治208例蛇咬伤患者,实施蛇伤程序化救治流程的152例进行总结。结果浙江沿海地区蛇咬伤有其特有的流行病学特点。蛇咬伤分类:蝮蛇36.8%(56/152)、眼镜蛇23.0%(35/152)和五步蛇13.2%(20/152)占多数,不明蛇咬伤7.2%(11/152)、游蛇科13.8%(21/152)、无毒蛇8.6%(13/152)。蛇咬伤发生率大致分为高发、偶发、少见及无地域分布四类;蛇咬伤多发生在中部平原和南部山区;蛇咬伤集中发生夏秋季(5~10月份),占94.7%(144/152),其中6、7月份为高峰期,占55.3%(84/152)。蛇咬伤后就诊时间越晚,重型、危重型患者发生率越高。结论浙江东部沿海地区为蛇咬伤高发区,有季节性、地域性等流行病学特点,可以针对性地进行蛇咬伤防治对策,做好抗蛇毒血清的药品储备,从而降低蛇咬伤危害性。
- 王永高毛建芬金礼通曹朝梁黄永祥吴立群谢杰潘巧玲
- 关键词:蛇咬伤毒蛇游蛇科抗蛇毒血清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