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雯 作品数:7 被引量:42 H指数:3 供职机构: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感染孕妇血清分型、菌株多位定点分型(Multi Site Typing of Strains,MLST)、耐药基因对其耐药性检测筛查结果的影响。方法筛选湖南省妇幼保健院2018年2月-2019年8月可能因GBS感染就诊于妇产科的孕妇984例,采集孕妇阴道拭子984份进行培养,采用选择性培养基,触酶试验、培养特性试验完成GBS鉴定;K-B纸片扩散法对GBS阳性标本进行药敏试验;乳胶凝集实验对GBS阳性标本进行血清分型,基因测序技术对菌株进行多位点分析;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菌株的所耐药物的耐药基因。结果 984份阴道拭子进行培养,共鉴定菌株642株;K-B纸片扩散法结果显示642株菌株对头孢曲松、氨苄西林、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氯霉素、万古霉素、替加环素耐药率为零,对四环素、克林霉素、红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率高;GBS阳性患者血清分型共有Ⅲ型、Ib型、Ia型、V型4种血清分型,耐药菌株血清分型Ⅲ型、Ib型、V型广泛流行,与其他血清分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LST分型结果显示共有5种,ST10、ST19、ST485、ST12、ST3,耐药菌株分子分型ST10型、ST19型、ST12型广泛流行,与其他分子分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分型、菌株多位定点分型(MLST)、耐药基因是孕妇感染的GBS产生耐药性的重要因素。 谭浩 向跃芸 陈敏 谢雯 周后钢关键词:B族链球菌感染 孕妇 耐药性 20215例EDTA-K2抗凝标本Rh血型抗原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了解Rh(D、C、E)血型抗原检测结果的阳性率、阴性率,以及Rh血型抗原检测结果对于临床的输血或妊娠的意义。方法微柱凝胶检测技术。结果Rh(D)抗原阳性率为99.52%(20117/20215),Rh(C)抗原阳性率为90.60%(18314/20215),Rh(E)抗原阳性率为41.08%(8305/20215)。结论Rh(D、C、E)血型抗原检测结果的阳性率、阴性率与文献报道基本吻合。 胡俊 谢雯关键词:RH血型抗原 优生优育 两种不同方法检测Rh血型抗原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通过微柱凝胶法与试管法检测RhD、c、E抗原的比较,探讨微柱凝胶法检测Rh血型抗原的可靠性。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本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33491例EDTA—K2抗凝全血标本采用戴安娜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微柱凝胶法)进行ABO及Rh血型鉴定,从33491例微柱凝胶法检测RhD、C、E抗原结果中随机抽取1413例(RhD阳性和RhD阴性)标本采用试管法进行RhD、C、E抗原检测,与微柱凝胶法结果比较。结果33491例全血标本微柱凝胶法检测RhD、C、E抗原结果显示,其中D抗原阳性为99.364%,阴性为0.636%;C抗原阳性为91.010%,阴性为8.990%;E抗原阳性为41.160%,阴性为58.840%。微柱凝胶法和试管法检测D抗原和C抗原强阳性(4+ -3+)、弱阳性(2+-1+)、阴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抗原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体现为阳性结果凝集程度的差异。2例微柱凝胶法D抗原为弱阳性的标本及1例微柱凝胶法D抗原为阴性标本经鉴定为Du型。结论微柱凝胶法用于RhD、C、E抗原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结果易于标准化,但对于D抗原弱阳性者应注意Du型的存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结果的复查及确认,能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 谢雯 胡俊 向跃芸关键词:RH-HR血型系统 凝胶类 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的临床意义及高危型HPV-DNA检测的分流作用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ASC)的临床意义以及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DNA检测的分流作用。方法对106例宫颈液基细胞学诊断为ASC的患者分别进行阴道镜活检以及高危型HPV-DNA检测。结果ASC中包含各级宫颈病变。106例患者中,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 N)28例,占总数的26.4%。高危型HPV-DNA检测对诊断CI NⅡ和CI NⅢ的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62.8%,阳性预测值为23.9%,阴性预测值为98.3%。结论对ASC患者应分类管理,必要时行高危型HPV-DNA检测和阴道镜下活检,进一步明确诊断。高危型HPV-DNA检测对ASC患者中CI NⅡ和CI NⅢ的检出有很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对ASC患者可有效地进行分流。 谢雯关键词:不典型鳞状细胞 人乳头状瘤病毒 宫颈上皮内瘤变 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交叉配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交叉配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用盐水法、抗人球蛋白检测卡(微柱凝胶法)对我院496名新生儿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交叉配血不合的再用凝聚胺法复检。结果: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检出交叉配血不合32例,其中主侧交叉配血不合5例,次侧交叉配血不合25例,主次侧均不合2例。盐水法检出交叉配血不合3例。用凝聚胺法复检,检出交叉配血不合12例。结论: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用于新生儿交叉配血标本用量少,操作简便,易于标准化,结果清晰易判,敏感性高,安全性好。 谢雯关键词:新生儿 交叉配血 微柱凝胶法 凝聚胺法 新鲜冰冻血浆在新生儿输血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2012年 目的调查分析新鲜冰冻血浆(FFP)在新生儿输血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为指导新生儿合理用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10月31日在本院新生儿科输血治疗的277例新生儿患者病历资料,用Excel2003录入数据,用SPSS17.0软件作统计分析。结果在277例输血新生儿中,新鲜冰冻血浆输注207例,占74.73%。FFP输注患儿常见疾病排序:早产儿36.71%、新生儿败血症22.22%、消化道出血4.35%、新生儿肺炎3.86%、新生儿贫血2.42%、新生儿溶血病1.93%。FFP输注的目的主要为:补充凝血因子52.66%、免疫支持10.14%、防治DIC9.18%、血浆置换2.90%。FFP输注前后比较,APTT差异有显著性(P〈0.05),PT、FIB、TT未见显著影响(P〉0.05)。结论我院新生儿FFP不合理输注仍占一定比例,需要临床医生的进一步重视。新生)LFFP输注应结合患儿临床表现与凝血功能检测等实验室指标综合决定,避免盲目输注。 谢雯 向跃芸关键词:新生儿 输血 新鲜冰冻血浆 长沙地区围产期孕妇B族链球菌带菌状况分析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7 2018年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围产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带菌状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就诊的2 183例围产期孕妇分别采集阴道分泌物及直肠拭子应用显色培养法进行B族链球菌检测,以培养结果为GBS阳性的161例孕妇为观察组,随机抽取180例培养结果为GBS阴性的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长沙地区围产期孕妇B族链球菌带菌率为7.4%。其中年龄<35岁孕妇GBS带菌率为7.8%,高龄孕妇(≥35岁)带菌率为5.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离培养的161株GBS中未检出青霉素G、氨苄西林、利奈唑胺、美洛培南、头孢曲松、头孢吡肟、万古霉素耐药菌株,但GBS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2.73%、54.04%和65.84%。阳性观察组孕妇发生胎膜早破者67例(41.6%),阴性对照组孕妇发生胎膜早破者50例(2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观察组孕妇胎儿窘迫、早产、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均高于阴性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色培养法检测B族链球菌可有效缩短细菌鉴定时间,适宜基层医院推广。围产期孕妇携带GBS可增加胎膜早破、胎儿窘迫、早产及产褥感染的风险,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对于GBS阳性孕妇应及时进行抗菌药物干预治疗,保障母婴安全。 谢雯 陈敏 谭继权关键词:妊娠末期 链球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