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大航

作品数:10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马蹄内翻足
  • 5篇内翻
  • 5篇内翻足
  • 5篇PONSET...
  • 3篇畸形
  • 3篇关节
  • 2篇新生儿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随访
  • 2篇随访研究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先天性马蹄内...
  • 2篇畸形矫正
  • 2篇骨关节
  • 2篇PONSET...
  • 1篇低表达
  • 1篇动态过程
  • 1篇新生儿期

机构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赵大航
  • 7篇赵黎
  • 3篇刘玉斌
  • 2篇李松建
  • 1篇王文波
  • 1篇祁全
  • 1篇陆美玲
  • 1篇饶维暐
  • 1篇沈品泉
  • 1篇刘亚坤
  • 1篇赵艳君
  • 1篇陈瑾瑛
  • 1篇刘坚林
  • 1篇王保新
  • 1篇王晓林
  • 1篇胡玲珑
  • 1篇金芳纯

传媒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onseti方法矫正马蹄内翻足畸形后临床结果及影像学评估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Ponseti方法矫正马蹄内翻足畸形的临床效果,比较患足与正常足足跗-跖骨骨化中心最大径、各跗-跖骨间角度。[方法] 2007年10月~2012年12月共纳入52例(78足)进行Ponseti方法治疗,双侧26例,单侧26例,采用ICFSG评分评估临床效果。将纳入的26例单侧马蹄内翻足患者的患足与正常足进行影像学指标测量比较。[结果]随访4~8年,平均(4.80±1.00)年。按ICFSG评分,78足中54足评为优,平均ICFSG评分(3.60±1.42)分,占69.23%;24足评为良,平均ICFSG评分(6.83±0.92)分,占30.77%。Ponseti方法治疗后优良率为100.00%。26例单侧马蹄内翻足患者的患足与正常足进行影像学指标测量比较,患足正-侧位距跟角、距跟指数、正-侧位距骨第一跖骨角较正常足减小(P<0.05),正位跟骨第5跖骨角增大(P<0.05)。除第4、第5跖骨外,患侧各个跗骨骨化中心、跖骨骨化中心较正常侧显著减小(P<0.05)。[结论]本研究Ponseti方法治疗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结果优良率为100.00%。马蹄内翻足经此治疗后可残存轻微内收及内翻畸形,且跗骨及内侧跖骨发育缓慢,而腓侧跖骨发育正常,提示马蹄内翻足从本身发育角度上有畸形复发倾向。
刘玉斌刘玉斌李松建赵翔赵黎
关键词:马蹄内翻足PONSETI方法影像学测量
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细节决定不同被引量:5
2015年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talipes equinovarus,CTEV)是新生儿常见的骨关节畸形,主要表现为足跖屈、前足内收、后足内翻和高弓足。目前在该病治疗方面的原则性共识是:在新生儿时期,首先选择的治疗应该是非手术治疗;如能早期适当处理,大多可获良好的畸形矫正和功能结果;如延误治疗,将遗留终身残疾,影响肢体功能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
赵黎赵大航
关键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PONSETI方法新生儿时期骨关节畸形畸形矫正
髋脱位莎氏术后影像学与功能评价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评价儿童髋关节脱位莎氏手术复位后影像学改变与临床功能评价的相关性,探索髋关节发育不良术后后遗发育不良的表现和关节功能之间的联系,对患儿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什么样的髋关节后遗表现才需要进一步治疗的问题。方法收集1994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因髋关节脱位在我院行开放复位,改良Zahradnicek手术,并接受随访的17例患儿,共26个髋关节,其中双侧髋关节病例9例,右侧髋关节病例4例,左侧髋关节病例4例。随访时间为12-20年,平均为15.6年。拍摄骨盆X线正位片,记录和评估Sharp角,外侧CE角,Shenton线连续性,髋臼深度和骨关节炎。按Harris评分评估记录患儿关节功能。采用Spearman检验评估髋关节残余发育不良畸形与骨关节炎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检验评估髋关节残余发育不良畸形与临床功能Harris评分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检验评估骨关节炎与临床功能Harris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髋关节残余发育不良畸形与骨关节炎之间无相关性(R=0.3600,P=0.1558);髋关节残余发育不良畸形与临床功能Harris评分之间无相关性(R=-0.0665,P=0.7999);骨关节炎与临床功能Harris评分之间有相关性(R=-0.6121,P=0.0090)。结论髋关节脱位复位术后中期随访结果,髋关节残余发育不良的严重程度并不决定关节功能的好坏,这一时期功能差的关节一般是其他原因导致的。但如影像学伴有骨关节炎表现时,关节功能是受影响的。医生除需要根据影像学改变决定治疗方案外,还需考虑对患儿的综合评估。
刘坚林赵黎胡玲珑赵大航沈品泉王晓林陆美玲陈瑾瑛赵艳君
关键词:髋关节脱位骨关节炎随访研究
椎间盘退变的再生修复治疗被引量:5
2018年
椎间盘退变是引起腰背部疼痛的主要原因,遗传、年龄、营养状态、长期负重所致的组织弱化是造成椎间盘退变的基本因素。目前对于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可分为三类: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修复和再生策略。保守和手术治疗只能缓解腰背部疼痛症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引起退变的原因。同时,手术治疗不能逆转椎间盘退变,甚至会进一步加重现有的损伤。椎间盘的修复和再生策略通过重塑椎间盘正常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来治疗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并且不会增加椎间盘损伤,其主要方式有细胞治疗、组织工程学等。目前针对椎间盘再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髓核再生。尽管纤维环修复和再生是髓核及椎间盘修复的关键,这方面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近来,椎间盘再生策略已经越来越注重同时修复受损的纤维环和髓核,以防止或推迟单独修复髓核所致的退行性改变。本文将讨论椎间盘修复和再生的治疗策略和成就,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王挽涛祁全赵大航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椎间盘再生
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被引量:9
2013年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talipes equinovarusS,CTEV或congenitalclubfoot,CCF)是常见的新生儿先天性骨关节畸形之一。不同国家和种族发病率有差异,约0.53‰~6.8‰,男性患儿发病率大约是女性患儿的2~3倍。根据发病原因可大致分为特发性马蹄内翻足或合并脊髓脊膜膨出症、多关节挛缩等其他异常的马蹄内翻足。
赵黎赵大航
关键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PONSETI方法男性患儿发病原因关节挛缩
Ponseti方法矫正马蹄内翻足动态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Ponseti方法治疗过程中分次石膏矫正各畸形成分动态过程,阐释各次石膏矫正细节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到2012年12月连续就诊的马蹄内翻足患儿病例资料,对符合标准的78例(115足)特发性马蹄内翻足患儿进行研究,其中男性63例(92足),女性15例(23足);初始就诊年龄为2d^6个月,平均48.2d。所有患儿均经Ponseti方法治疗。本研究直接测量各畸形成分随石膏次数增加的角度变化情况,并进行动态分析。畸形矫正过程中各次石膏矫正能力的研究,采用One-wayANOVA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第1次石膏矫正高弓、内收、内翻明显优于其他各次石膏及经皮跟腱切断术(percutaneousachillestenotomy,PAT),且在高弓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马蹄畸形主要通过PAT手术矫正约(22.57±13.53)°,而第1次石膏仍有较大畸形矫正能力约(14.37±15.92)°。各畸形成分是一个同时、逐步矫正过程,但各次石膏或PAT手术贡献不同。第1次石膏对矫正高弓、内收、内翻畸形最为明显,而马蹄畸形矫正则主要依靠PAT手术与第1次石膏。结论Ponseti方法矫正各畸形成分是一同时、逐步过程,且第1次石膏在整个畸形矫正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提示临床中应重视第1次石膏矫正的重要性。
刘玉斌刘玉斌李松建赵翔赵黎
关键词:马蹄内翻足畸形矫正动态过程
采用Ponseti方法在新生儿期治疗特发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行走期后随访研究
目的:通过行走期后的随访研究,评价我院采用Ponseti方法在新生儿期治疗特发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搜集2007年10月到2012年7月到我院就诊经Ponseti方法治疗的马蹄内翻足患儿病例,纳入标准为:1)诊断...
刘玉斌赵大航赵黎饶维暐刘亚坤王圣静
关键词:PONSETI方法特发性马蹄内翻足
ING4在骨肉瘤中的低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赵大航王文波
亚太儿童骨科学术交流最新进展撷萃被引量:1
2014年
第九届亚洲和太平洋国际骨科学会(APOA)脊柱和儿童骨科学术会议于2013年8月29日至31日在马来西亚沙捞越州古晋市举行。来自亚太地区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脊柱与儿童骨科专家学者数百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赵大航金芳纯赵黎
关键词:骨科儿童专家学者
生长抑制因子-4抗肿瘤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生长抑制因子(ING)4是抑癌因子家族的重要成员,在多种人恶性肿瘤中呈显著低表达,参与调节肿瘤发生、细胞周期、细胞凋亡、DNA修复、血管生成等多个过程,对肿瘤的进程和预后产生重要影响。ING4有望成为评估肿瘤预后的指标及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赵大航王保新王文波
关键词:细胞因子类肿瘤基因肿瘤抑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