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如茜

作品数:5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生长促进剂
  • 2篇饲料
  • 2篇饲料添加
  • 2篇饲料添加剂
  • 2篇添加剂
  • 2篇接种
  • 2篇菌制剂
  • 2篇混合接种
  • 2篇复合菌
  • 2篇复合菌制剂
  • 2篇富硒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比较
  • 1篇应激
  • 1篇应激大鼠
  • 1篇运输应激
  • 1篇脂肪
  • 1篇脂肪组织
  • 1篇太湖猪
  • 1篇小肠

机构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赵如茜
  • 2篇潘翠玲
  • 2篇周红
  • 2篇陈杰
  • 2篇石秀丽
  • 2篇任飞
  • 2篇甘芳
  • 2篇吕晨辉
  • 2篇黄克和
  • 2篇叶耿坪
  • 2篇陈兴祥
  • 1篇张源淑
  • 1篇潘增祥
  • 1篇苗晋锋
  • 1篇邹思湘
  • 1篇刘红林
  • 1篇唐晓萍
  • 1篇杨倩
  • 1篇刘仪
  • 1篇徐银学

传媒

  • 1篇Journa...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太湖猪与大白猪小肠发育及其免疫功能形态学比较被引量:28
2001年
应用组织学方法分别对 2 8头太湖猪和大白猪各发育时期小肠各段的形态学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太湖猪十二指肠绒毛于 3日龄达最长 (14 7 4 9μm) ,大白猪则于 2 0日龄达到最长 (16 2 90 μm)。随着年龄的增加 ,绒毛的长度逐渐变短 ,但其宽度增加 ,肠皱襞越来越发达 ,以 90日龄和 12 0日龄最为显著。肠壁厚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太湖猪回肠的淋巴组织尽管随着生长逐渐发育 ,但不及同期大白猪。提示太湖猪与大白猪生长速度的明显差异与小肠组织发育有关 ,小肠发育是动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杨倩毛卫华赵如茜唐晓萍陈杰
关键词:太湖猪大白猪小肠免疫功能形态学
谷氨酰胺对模拟运输应激大鼠体内氨基酸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以大鼠为试验对象,设阴性对照(A)组和模拟低频与高频2种运输应激组。模拟应激组分别设为阳性对照(B)组、苯巴比妥(P)组和谷氨酰胺(Gln)组。A和B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1 mL.只-1,P组和Gln组每天分别灌胃苯巴比妥15 mg.(kg.只)-1和Gln 500 mg.(kg.只)-1,10 d后,除A组外,其他6组分别模拟低频和高频运输应激2 h,然后测定所有试验鼠血清、组织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探讨Gln对运输应激中大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与A组相比,补充Gln后,低频或高频应激大鼠的血清、组织中与应激密切相关的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与B组相比,所测氨基酸差异显著(P<0.05)或差异极显著(P<0.01);镇静药物苯巴比妥对抗运输应激则没有效果。证明Gln具有保护大鼠抵抗运输应激的作用。
吴艳苗晋锋刘仪张源淑邹思湘赵如茜
关键词:谷氨酰胺运输应激氨基酸
一种抗猪热应激的富硒复合菌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饲料添加剂的应用领域,涉及一种抗猪热应激的富硒复合菌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选用酿酒酵母、嗜酸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作菌种,按1:2:2的体积比混合接种于含亚硒酸钠与硒转化和益生菌生长促进剂的适宜发酵液中,在温度为20...
黄克和甘芳陈兴祥任飞吕晨辉赵如茜潘翠玲周红叶耿坪石秀丽
文献传递
一种抗猪热应激的富硒复合菌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饲料添加剂的应用领域,涉及一种抗猪热应激的富硒复合菌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选用酿酒酵母、嗜酸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作菌种,按1:2:2的体积比混合接种于含亚硒酸钠与硒转化和益生菌生长促进剂的适宜发酵液中,在温度为20...
黄克和甘芳陈兴祥任飞吕晨辉赵如茜潘翠玲周红叶耿坪石秀丽
猪脂肪及肌肉组织中基因表达信息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为探测猪脂肪及肌肉组织中基因表达概况,利用猪EST资源和人类基因序列开展计算机模拟研究,旨在 为猪肉质改良的遗传基础分析提供候选信息。执行Blast比对程序以识别人类基因组基因与猪EST序列间的同 源性并筛选出高度同源记录,同时编制4个Java程序进行序列检索收集、序列比对结果的过滤筛选以及分类处 理。统计分析表明:至少有2002个基因在猪脂肪及肌肉组织中表达,其中1087个基因在脂肪组织表达,1205 个基因在肌肉组织中表达,两组织共同表达的基因为290个;筛选出高同源基因,同时分类统计出了114个基础活 性基因(脂肪和肌肉组织分别表达80和34个),并选取Top记录进行了描述分析和总结。
潘增祥陈杰黄瑞华许丹徐银学谢庄姜志华刘红林赵如茜
关键词:脂肪组织肌肉组织基因表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