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新华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地球
  • 3篇太阳活动
  • 3篇温度变化
  • 1篇地磁
  • 1篇地球表面
  • 1篇地球温度
  • 1篇渡越时间
  • 1篇星际
  • 1篇行星
  • 1篇行星际
  • 1篇行星际激波
  • 1篇运动学
  • 1篇运动学分析
  • 1篇日冕
  • 1篇日冕物质抛射
  • 1篇太阳风
  • 1篇太阳风暴
  • 1篇统计分析
  • 1篇全球变化
  • 1篇卫星观测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阿拉巴马大学

作者

  • 8篇赵新华
  • 6篇冯学尚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科学(E...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行星际激波到达时间预报的新方法
<正>基于太阳爆发活动在近太阳的观测来预报相应行星际激波到达地球轨道的时间是空间天气研究中一个重要方面。国内外已发展了很多激波到达时间的预报模式,其中,"激波到达时间(STOA)"、"行星际激波传播(ISPM)"和"太阳...
赵新华冯学尚
文献传递
Correlations between solar variability and the Earth’s climate change on the time scales from centuries to ten thousand years
<正>Session:空间天气科学前沿-太阳Type of presentation:张贴报告Key word:The global warming is one of the hottest topics for bo...
赵新华冯学尚
文献传递
日地扰动事件的统计分析及相关预报方法的综合研究
太阳瞬变爆发活动,如太阳耀斑、射电爆发、日冕物质抛射等,是造成行星际扰动及相应非重现性地磁扰动的主要原因,具有强烈的地球物理效应,是空间天气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为主,在积累大量样本事件的基础上,进行...
赵新华
关键词:太阳风暴
文献传递
太阳活动与地球温度变化的周期性和相关性
本文基于实测和间接重构数据,使用小波变化方法分别在百年和万年时间尺度上考察了太阳活动和地球温度变化的周期性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两种时间尺度上,(1)太阳活动与地球温度变化存在共同的周期性,地球温度主要响应太阳活...
赵新华冯学尚
关键词:太阳活动地球温度
文献传递
日冕物质抛射的地磁扰动强度及渡越时间的预测方法被引量:1
2006年
选取了1997.1,-2002.9期间的80个CME-ICME事件,结合太阳光球磁场的观测和CME爆发源的位置,建立了一种用于研究CME传播及其地磁响应的坐标系——电流片磁坐标系CMC(current sheet magnetic coordinate).在此基础上研究了CME爆发位置以及爆发时刻的日球电流片位形对CME引起的地磁扰动强度(以Dst指数为例)和CME渡越时间的影响,初步结论是:(i)CME的地磁响应存在着关于电流片的同异侧效应,即当地球和CME的爆发源处于电流片的同侧时,CME更易于传播到地球,更易于引起较强的地磁暴,相对而言,异侧的CME事件较少到达地球,它所引起的地磁暴也较弱.(ii)日球电流片到地球的角距离影响相应地磁扰动的强度,电流片越靠近地球位置,相应的地磁扰动越强烈.(iii)CME爆发位置与附近电流片位形对CME到达近地空间的渡越时间也有影响.根据这些结论,提出了一种在CMC坐标系下基于CME的投影速度来预报地磁暴强度及CME渡越时间的经验模式,并利用该方法对80个事件进行了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对于DStmi。≤-50nT的中等磁暴和强磁暴事件来说,59%的事件其磁暴强度相对误差〈30%,而全部事件的渡越时间平均绝对值误差都在10h以下.
赵新华冯学尚
关键词:日冕物质抛射渡越时间
太阳活动与地球表面温度变化的周期性和相关性被引量:28
2014年
基于太阳黑子历史数据、太阳总辐照(TSI)重构数据和实测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数据(全球、陆地、海洋),利用小波分析和交叉相关分析等方法,考察了太阳活动和地表温度变化在数百年时间尺度上的周期性及相关性.主要结果有:(1)在所考察的时间范围内,太阳活动(包括黑子和太阳总辐照)存在4个置信度高于95%(白噪声)的主周期变化,分别为11a周期、50a周期、世纪周期和双世纪周期,全球温度存在64.3a的主周期变化,接近太阳活动的50a周期;(2)太阳活动与全球温度变化具有22,50a的显著共振周期;(3)太阳活动与地表温度长期变化的相关性高于其短期变化的相关性,以黑子为例,它与地表温度年均值的相关系数为0.31—0.35,11a滑动平均值相关系数为0.58—0.70,22a滑动平均值相关系数为0.64—0.78,太阳总辐照与地表温度的相关性高于黑子与地表温度的相关性;(4)太阳活动在近100年里有明显增强,它与全球温度(包括陆地、海洋)近100年的升温是一致的,太阳活动与海洋温度的相关性略高于太阳活动与陆地温度的相关性.这些结果表明,太阳活动在百年时间尺度上对于地表温度的变化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赵新华冯学尚
关键词:太阳活动全球变化小波分析
太阳活动与地球温度变化的周期性和相关性
全球变暖是当今最受关注的热门课题,有关其成因的争议也一直存在。大量证据表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所释放的温室气体是造成近百年地球升温的最主要原因。然而也有迹象表明,自然驱动力对气候长期变化的影响同样不可忽略,其中太阳活动...
赵新华冯学尚
文献传递
基于STEREO卫星观测的CME及伴随EIT波的运动学分析
本文给出了一种可以用来追踪CME前沿运动的半自动方法-赵tracking方法。我们运用此方法,联合SOHO以及STEREO三颗卫星的白光日冕仪观测,对2008年1月2日CME事件进行了追踪,获得了较为真实的CME三维拓扑...
赵新华冯学尚吴式灿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