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轩毅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交通科技项目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脱粘
  • 2篇拱肋
  • 2篇钢管
  • 2篇钢管混凝土
  • 2篇钢管混凝土拱
  • 1篇圆管
  • 1篇圆形钢管
  • 1篇载力
  • 1篇失重率
  • 1篇桥梁
  • 1篇桥梁工程
  • 1篇热流
  • 1篇脱空
  • 1篇脱空现象
  • 1篇微硅粉
  • 1篇模型试验
  • 1篇混凝土
  • 1篇混凝土拱桥
  • 1篇极限承载
  • 1篇极限承载力

机构

  • 3篇广西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3篇赵轩毅
  • 2篇林春姣
  • 1篇林春伟
  • 1篇郑皆连
  • 1篇王楚杰

传媒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西部交通科技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微硅粉高性能混凝土同步热分析试验研究
2013年
文章对三组不同微硅粉掺量的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同步热分析试验,得到了相应的热分析曲线,并通过对热分析曲线的分析,推断微硅粉掺量对高性能混凝土抗碳化方面耐久性的影响。
林春姣何海波赵轩毅
关键词:混凝土失重率热流
脱粘圆形钢管混凝土拱肋的极限荷载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研究钢管混凝土拱桥脱粘后的承载能力情况,将一根圆截面钢管混凝土拱肋成型后置于实验室发生自然脱粘,对自然脱粘后的拱肋进行了四分点处单点非对称加载至破坏的模型试验,采用数值方法和《钢管混凝土拱桥技术规范》(GB 50923-2013)等现行规范的方法分别分析了模型拱肋无脱粘时的极限荷载。试验获得了加载过程脱粘钢管混凝土拱肋模型的应力、变形曲线及面内极限荷载。结果显示:钢管混凝土模型拱肋在自然脱粘情况下,荷载—挠度曲线及荷载—应变曲线仍表现出较大的延性,脱粘后其极限荷载实测值相比无脱粘时的有限元理论计算值略低10%,较按现行几本规范方法的计算值均高40%左右。分析表明,自然脱粘后的钢管混凝土拱肋在外荷载作用变形后仍受到约束,具有良好的弹塑性力学性能及承载能力。研究成果可为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试验数据,并为同类桥梁的发展提供参考。
林春姣郑皆连王楚杰林春伟赵轩毅
关键词:桥梁工程极限荷载模型试验钢管混凝土拱肋脱粘
脱粘钢管混凝土单圆管拱肋极限承载力实验研究
钢管混凝土拱桥是近二十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一种桥梁形式,具有跨越能力大、承载能力高、耐火性能好、造价低廉、便于施工等优点。然而,在实际的工程运用中,钢管混凝土拱桥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其中脱空问题是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
赵轩毅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拱桥脱空现象极限承载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