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玉荣
- 作品数:17 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解读被引量:4
- 2007年
- 儒家"天人合一"虽具有生态伦理的独特价值,但是它毕竟植根于民族文化传统背景下,由于文明发展的差距,与现代生态伦理相比存在着非常明显的时代局限性。要在当代建立真正的"天人合一"观,就要明确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天"、"人"、"合一"的内涵及其缺憾,吸收和消化现代生态学、系统科学等理论和方法,以解决当前生态危机。
- 轩玉荣
- 关键词:儒家文化天人合一
- 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6
- 2013年
- 在国家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支撑条件下,河南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河南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后,初步探讨了社区中医药服务构架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以便更好地实现中医药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结合和最大效率的发挥。
- 郭德欣赵焕东张会萍轩玉荣廖俊旭尹丽
- 关键词: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
- 库恩范式理论与生态文明被引量:1
- 2011年
- 托马斯.库恩在其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表明思想和科学的进步是由新范式代替旧范式所构成的。如今人类文明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文章提出需要用范式来思考和行动,实现一种新范式的转换,这种新范式就是生态文明。在生态文明中,从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到社会及政治构架、技术和重要部门等都要实现不同于工业文明时期的格式塔转换。
- 轩玉荣
- 关键词:库恩范式生态文明
- 生态环境问题制度建设的伦理学基础被引量:1
- 2006年
- 生态环境问题,说到底是人的问题,这就需要对人本身重新反思,对人类行为重新评估和规范。不仅要求从道德层面上给予生态环境关注,而且还要求加强制度层面上的建设,从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到人类非中心主义伦理观,再从非中心主义伦理观到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飞跃,为建设生态环境制度提供了合理的伦理学基础。文章就从这两次生态伦理的飞跃,论述生态环境问题制度建设的合理性。
- 轩玉荣石贤达
- 关键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伦理观
- 以马克思哲学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2013年
- 作为马克思哲学观的体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深刻蕴含着实践性、主体性、反思性、辩证性、批判性、自由性、创造性等特征。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能动实践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以马克思哲学观来凝聚和统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规范和人生追求等,并使之转化为当代大学生自觉行为,促进其自由全面发展。
- 轩玉荣
-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新时代高校生态美育表征性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新时代需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推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生态美育具有生态性与审美性、欣赏性与尊重性、自由性与平等性、多样性与和谐性、伦理性与道德性、主体间性与诗意性等相统一的特征。这些特征融入高校教育工作中,将有助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有助于新时代人才培养,有助于实现人类与自然、社会、经济、科技、生活高质量发展。
- 轩玉荣徐丹丹
- 关键词:生态美育
- 关于“立党为公、执致为民”问题的研究综述
- 2005年
-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新时期各项工作的根本宗旨。文章就其提出的背景、形成过 程、科学内涵、意义问题及实现途径作以综述,并指出了在理论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轩玉荣刘会军
- 关键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 马克思“实践”的哲学及意义
- 2012年
- 马克思"实践"的哲学即"改变世界"的哲学。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它贯彻于马克思关于自然、社会、历史和人自身的基本世界观之中,构成了马克思哲学之思的基本维度。人们通过实践不仅可以合规律地改变世界,而且也通过实践改变自身,"改变"的本质就是一个实践真正的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道德能否成为人性的本质是我们理解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关键及意义所在。
- 轩玉荣
- 关键词:道德
- 论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
- 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是在突破传统的价值理论基础上构建的一种新的价值理论,即价值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评价活动。他以进化论为背景,借助于现代生态学的描述,系统地阐述了一种客观的、内在的自然价值,并从自然价值中推导...
- 轩玉荣
- 关键词:自然价值论生态系统生态伦理
- 文献传递
- 古典美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建构
- 2024年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实现“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就要从单一学科走向跨学科的联动融汇。美育是生态文明时代人们对美好渴望和需求,它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美成人,以培养青年一代自由、完整、健全的人格为终极目标。将古典美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同向同行的重要举措。
- 轩玉荣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