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管
  • 4篇丁苯
  • 4篇血管性痴呆
  • 4篇痴呆
  • 3篇丁苯酞
  • 3篇舒血宁
  • 3篇舒血宁注射液
  • 3篇注射
  • 3篇苯酞
  • 2篇丁苯酞软胶囊
  • 2篇眼睑
  • 2篇眼睑下垂
  • 2篇症状
  • 2篇治疗血管性痴...
  • 2篇软胶囊
  • 2篇首发
  • 2篇首发症
  • 2篇首发症状
  • 2篇转移瘤
  • 2篇睑下垂

机构

  • 9篇哈励逊国际和...

作者

  • 9篇边亚礼
  • 6篇雷新锋
  • 6篇李凝香
  • 4篇王红燕
  • 4篇何新霞
  • 2篇王乐
  • 2篇王艳飞
  • 2篇王亚倩
  • 1篇韩卫红
  • 1篇薛燕
  • 1篇雷新峰

传媒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4
  • 3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中的意义被引量:5
2014年
血管性痴呆(VD)是指由各种急性脑血管病引起的一种获得性高级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脑血管病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还未发展到完全痴呆时,不能按现行的VD的诊断标准界定,国外学者[1]提出了血管性认知障碍(VCI)广泛的概念,VCI指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明显(脑梗死或脑出血)或不明显(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等)脑血管病引起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
边亚礼张瑾超李凤蕾韩卫红王红燕
关键词:血管性认知障碍同型半胱氨酸
丁苯酞联合舒血宁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6
2017年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舒血宁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11月河北省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轻、中度VD患者10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丁苯酞胶囊0.2 g.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和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ADL量表评定患者的ADL,并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MMSE、HDS、ADL评分均逐渐升高,治疗2个疗程后均达到最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升高程度均较对照组更显著〔MMSE评分(分):27.92±3.51比23.88±3.31,HDS评分(分):20.13±2.33比17.68±2.42,ADL评分(分):82.14±6.68比68.17±5.79,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5%(45/52)比75.5%(37/49),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9%(1/52)比4.1%(2/49)〕,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能明显改善VD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李凝香雷新锋边亚礼何新霞王亚倩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舒血宁注射液丁苯酞疗效
单侧眼睑下垂为首发症状的脑转移瘤误诊为脑梗死1例分析
2012年
眼睑下垂[1],临床上比较少见。经常见于重症肌无力,糖尿病动眼神经病变,脑梗死等。而脑肿瘤较少见,以单侧眼睑下垂为主要表现的脑转移癌还未见有报道。现将我们收治以单侧眼睑下垂为首发症状的脑转移瘤患者病例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女,71岁。主因左侧眼睑下垂2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d无明确诱因出现左侧眼睑下垂,左眼单眼视物时轻度模糊,无复视,
王红燕边亚礼雷新锋
关键词:误诊
地塞米松联合甘露醇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MMP-9和TNF-α的影响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甘露醇对急性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以及肿瘤坏死因子-仅(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省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综合内科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0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52例)和联合治疗组(54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静滴)地塞米松。于治疗前和治疗7d对所有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治疗7d和12d检测脑水肿体积;于治疗前和治疗3、7、14d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检测血清MMP-9和TNF-α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GCS评分高于常规治疗组(分:13.82±1.98比12.29±1.76,P〈0.05)。在治疗7d和14d时两组脑水肿体积均呈现先增大后再减小的趋势,联合治疗组治疗7d和14d时脑水肿体积均小于常规治疗组(mL:24.17±7.5比30.24±6.83和17.21±7.74比23.86±8.22,均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d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治疗3d起出现统计学差异(μg/L:3d为2.81±0.36比3.12±0.49),持续到7d、14d(分别为1.64±0.38比2.31±0.62,1.41±0.49比1.72±0.68,均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MMP-9含量持续下降,且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治疗7d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μg/L:7d为88.52±29.66比109.35±32.75),持续到14d(55.63±30.21比79.49±32.38,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甘露醇能明显降低脑出血患者血清TNF-α、MMP-9水平,减小脑水肿体积,治疗效果好。
李凝香雷新锋边亚礼何新霞王亚倩
关键词:急性地塞米松甘露醇脑水肿基质金属蛋白酶-9
以眼睑下垂为首发症状的肺癌脑转移1例报告被引量:1
2012年
眼睑下垂[1],是眼肌功能障碍,临床上比较少见,基础疾病是重症肌无力,糖尿病动眼神经病变,脑梗死等,而脑肿瘤较少见,肺癌脑转移所致未见报道。现将我们收治以单侧眼睑下垂为首发症状的脑转移瘤患者病例报告如下;
王红燕王艳飞边亚礼雷新锋李凝香
关键词:肺癌脑转移眼睑下垂首发症状重症肌无力神经病变脑转移瘤
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所致血管性痴呆的效果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所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4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导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我院对三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对A组患者进行治疗,用舒血宁注射液对B组患者进行治疗,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对C组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2周、第8周,我们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对三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并比较评定结果。结果:A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及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B、C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所致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李凝香雷新锋王乐边亚礼何新霞
关键词:丁苯酞胶囊舒血宁注射液血管性痴呆
老年真菌性肺炎误诊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近年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以及器官移植、人工器官、介入医疗等生命支持手段的普遍推广,肺真菌感染越来越常见,已成为继难治性细菌感染之后临床上又一棘手问题。老年人因生理防御功能及免疫功能衰退,更易引起肺部真菌感染,而老年人多种疾病共存容易误诊,延误治疗。因此医务人员应不断更新这方面的知识,提高对老年肺真菌病的诊治能力。
王红燕王艳飞薛燕边亚礼雷新峰李凝香
关键词:老年人真菌性肺炎误诊
高压氧联合丁苯肽及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24年
目的探索高压氧联合丁苯肽及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衡水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收治的3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丁苯肽及艾地苯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高压氧联合丁苯肽、艾地苯醌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脂质(LPO)水平和疾病缓解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易精神状态(MMSE)量表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转氨酶轻度升高、头晕、皮疹、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SOD、MDA、LPO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治疗4、8、12周后的疾病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MMSE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丁苯肽、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可改善氧化应激,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
边亚礼杨艳双巩江华
关键词:高压氧艾地苯醌血管性痴呆氧化应激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价在一般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年龄在65-85 岁,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导致血管性痴呆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3 组,A 组40 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B 组40 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C 组40 例为对照组.3 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 周、8 周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测定.对评分改变进行疗效评定,对以MMSE得分为参考指标的疗效指数进行评定,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组MMSE 和HDS 评分优于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组(P〈0.05),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疗效指数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有效、安全,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李凝香雷新锋王乐边亚礼何新霞
关键词:丁苯酞舒血宁银杏叶提取物血管性痴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