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瘤
  • 4篇栓塞
  • 3篇栓塞治疗
  • 3篇颅内
  • 3篇颅内动脉
  • 3篇颅内动脉瘤
  • 3篇介入
  • 3篇介入栓塞
  • 3篇介入栓塞治疗
  • 3篇开颅
  • 3篇开颅夹闭
  • 3篇夹闭
  • 2篇破裂颅内动脉...
  • 1篇弹簧圈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破裂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栓塞
  • 1篇血管内栓塞术
  • 1篇预后

机构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4篇邓东峰
  • 4篇刘建民
  • 3篇李茂全
  • 3篇陶妙娣
  • 2篇张庆
  • 1篇周勇
  • 1篇徐侃
  • 1篇王庆明

传媒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2003年全...

年份

  • 4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破裂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破裂脑动脉瘤在开颅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上的临床特点,处理方法,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系统地回顾性分析了78例(80枚)经开颅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破裂脑动脉瘤,其中男29例,女49例(M:F=1:1.68),年龄15...
邓东峰李茂全刘建民张庆陶妙娣周勇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夹闭介入栓塞
文献传递
破裂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破裂脑动脉瘤在开颅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上的临床特点,处理方法,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系统地回顾性分析了78例(80枚)经开颅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破裂脑动脉瘤,其中男29例,女49例(M:F=1:1.68),年龄15~7...
邓东峰李茂全刘建民张庆陶妙娣周勇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夹闭介入栓塞
文献传递
颅内动脉瘤栓塞后载瘤动脉缺血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术后载瘤动脉缺血的临床治疗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颅内动脉瘤经血管内GDC栓塞治疗病例41例,术后7例出现载瘤动脉闭塞。就其相关因素,治疗方法、临床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颅内动脉瘤Hunt-Hess分级1~3级41例病例中,经血管内GDC栓塞治疗后,7例出现载瘤动脉主干或其分支闭塞缺血所造成相应的临床神经症状,头疼、头昏、偏瘫、失语、偏盲及出血;经过三高(高血压、高内容量和高血稀释度)、抗痉挛、腰穿等综合治疗后,5例恢复良好,2例遗留偏瘫。结论 颅内动脉瘤栓塞后出现载瘤动脉主干狭窄或闭塞是其易发并发症之一,术中动态观察载瘤动脉血供情况,了解栓塞程度是预防其发生的手段之一,出现狭窄或闭塞时,要及时调整GDC和微导管,并给以抗痉挛、抗凝、扩血管以及三高治疗,当出现恶性颅高压症时手术配合治疗,往往会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邓东峰李茂全陶妙娣张庆王庆明徐侃刘建民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
脑动脉瘤破裂开颅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研究脑动脉瘤破裂在开颅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上的临床特点 ,处理方法 ,危险因素及预后。资料与方法 系统地回顾性分析 78例 (80枚 )经开颅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破裂的脑动脉瘤 ,男 2 9例 ,女 49例 ,年龄 15~75岁 ,并将其分为A(介入栓塞 42例 )、B(开颅夹闭 36例 )两组 ,平均年龄A组为 6 1岁 ,B组为 5 7岁。结果 开颅夹闭治疗 36例 ,1例重残 ,1例死亡 ;介入栓塞治疗 42例 ,2例重残 ,无死亡病例 ;Hunt Hess分级Ⅲ级以下两组治疗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介入栓塞治疗能处理形态各异和手术不能达到部位的动脉瘤 ,而大脑中动脉三分叉处宽颈或巨大动脉瘤开颅夹闭则优于介入栓塞治疗。
邓东峰李茂全刘建民张庆陶妙娣周勇
关键词:脑动脉瘤破裂开颅夹闭介入栓塞治疗预后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