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邬德慧

作品数:12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景德镇陶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艺术
  • 5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陶瓷
  • 4篇陶艺
  • 4篇现代陶艺
  • 3篇艺术
  • 3篇绘画
  • 2篇元明
  • 2篇山人
  • 2篇花鸟
  • 2篇花鸟绘画
  • 2篇八大山人
  • 2篇传统陶艺
  • 2篇瓷器
  • 2篇大山
  • 1篇艺术创作
  • 1篇艺术接受
  • 1篇艺术文化
  • 1篇隐秀
  • 1篇印章
  • 1篇印章艺术
  • 1篇中国瓷器

机构

  • 9篇景德镇陶瓷学...
  • 3篇景德镇陶瓷大...
  • 1篇贺州学院

作者

  • 12篇邬德慧
  • 5篇余勐
  • 1篇方莉
  • 1篇韩冰
  • 1篇王雪艳
  • 1篇郑泓敏
  • 1篇王聪

传媒

  • 4篇中国陶瓷
  • 3篇美术大观
  • 1篇文艺争鸣
  • 1篇美术研究
  • 1篇美术观察
  • 1篇陶瓷研究
  • 1篇艺术百家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人趣味与陶瓷艺术被引量:1
2006年
本文旨在研究陶瓷艺术中文人趣味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文人趣味是活跃于中国近古以来陶瓷艺术发展中的巨大潮流,在特定的历史与文化环境中,积淀了独有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质。文章通过文人趣味发展的三个阶段——浅绛彩时期、珠山八友时期、新中国文人瓷艺时期等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它在陶瓷艺术中的应用,充分挖掘它精神自由的主体性、立品高超的文化性、致广精致的审美性、艺术思维方式的执中性等方面本质内容,将给予我们于无穷的启示。
余勐邬德慧
关键词:文人趣味陶瓷艺术浅绛彩
论官窑对景德镇瓷业发展的贡献被引量:1
2004年
本文对发端于元代,成熟于明、清的景德镇官窑的生产形式、官窑瓷器的艺术特色,民窑的发展与官窑的关系等作了有益的阐述和探索。肯定了官窑对景德镇瓷业发展的历史贡献。
余勐邬德慧
关键词:官窑民窑
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的绘画形式比较被引量:1
2005年
现代陶艺已经成为当代造型艺术中的一个新门类,现代陶艺具有独特的艺术品格、鲜明的艺术个性,多样花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陶瓷绘画在陶瓷装饰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有着极深的历史文化渊源。对现代陶艺的绘画形式和传统陶艺的绘画形式特征进行比较,寻找它们之间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对当下的陶艺创作活动,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余勐邬德慧
关键词:现代陶艺传统陶艺绘画
现代陶艺的表现语言和形式特点解析被引量:3
2011年
本文在对传统陶瓷表现语言介绍的基础上,以图片为例,从形、绘、质三个方面对现代陶艺的表现语言和形式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形、绘、质的表现形式为现代陶艺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契机,也为陶艺家的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思想空间。
邬德慧郑泓敏
关键词:现代陶艺传统陶瓷表现语言
中国陶瓷与洛可可艺术之结——中国瓷器对洛可可艺术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艺术作为一种商品,具有商品的流通性。随着交通的不断发展,使得世界各大洲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东西方各国之间各种商业贸易活动更为频繁,艺术文化也就在各个区域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邬德慧韩冰
关键词:艺术文化瓷器陶瓷洛可可艺术贸易活动流通性
论现代陶艺的接受空间
2009年
从艺术接受的角度,重新审视和分析了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历史和现状,通过研究现代陶艺创新发展过程中接受心理的矛盾、冲突和融合,探讨了艺术接受问题对现代陶艺创作的重要影响及意义。
邬德慧
关键词:现代陶艺
现代陶艺的欣赏与接受
2008年
所谓艺术接受,通俗地说就是欣赏者看得懂看不懂的问题,欣赏者能不能和作品产生共鸣,能不能从中获得有益的信息和情感的体验。陶艺从传统陶艺发展到现代陶艺,传统的审美意识、习惯受到新的陶艺创作语言和观念前所未有的挑战,而陶艺理论界的研究,大部分还是侧重于创作方面.
邬德慧
关键词:现代陶艺欣赏者传统陶艺创作语言艺术接受理论界
景德镇元明瓷器绘画与八大山人花鸟绘画被引量:1
2004年
将元、明景德镇瓷器花鸟绘画与八大山人花鸟绘画进行比较,分析和论证了二者之间传承关系的可能,探索了景德镇花鸟绘画被八大山人作为传承对象的内在因素。
余勐邬德慧
关键词:花鸟绘画八大山人
景德镇元明瓷器绘画与八大山人花鸟绘画被引量:2
2007年
面对八大山人绘画当中的花鸟画,我们当然可以毫无疑问地说,他是从历代传统绘画模式的传承和嬗变中来。其成熟风格的形成,应当是在充分地吸取了传统给予的养分之后,在他自己不断的创新和变革中,逐渐过渡到那种脱胎干传统风格、独具个性色彩的造型模式。这一独特个性的建立,不仅奠定了八大山人花鸟画在后世三百多年中倍受推崇的地位,更因为这一独特的绘画形式,促使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争相去研究他。
余勐邬德慧
关键词:传统绘画八大山人瓷器元明
浅谈“隐秀原理”在色彩中的体现被引量:1
2010年
《隐秀篇》中说:“情在词外日隐,状溢目前日秀。”刘勰这是对文学艺术创作规律的一个精辟的论述与总结,对艺术创作的各个领域都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我们姑且称之为“隐秀原理”。
邬德慧王聪
关键词:文学艺术艺术创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