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英锋

作品数:9 被引量:80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肝炎
  • 4篇细胞
  • 3篇乙型
  • 3篇酸钠
  • 3篇膦甲酸
  • 3篇膦甲酸钠
  • 3篇慢性
  • 3篇病毒
  • 2篇毒性肝炎
  • 2篇多糖
  • 2篇性病
  • 2篇性病毒性肝炎
  • 2篇亚群
  • 2篇脂多糖
  • 2篇重型
  • 2篇细胞亚群
  • 2篇疗效
  • 2篇慢性病毒性
  • 2篇慢性病毒性肝...
  • 2篇卡介苗

机构

  • 7篇解放军第一医...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9篇邱英锋
  • 5篇焦建中
  • 3篇李惠珍
  • 3篇刘旺国
  • 3篇周小平
  • 3篇缪晓辉
  • 2篇蔡雄
  • 2篇王俊学
  • 2篇王少臣
  • 2篇陈蕊丽
  • 2篇郑扬
  • 2篇倪武
  • 2篇张瑞祺
  • 1篇李爱月
  • 1篇聂青和
  • 1篇焦建新
  • 1篇赵夏夏

传媒

  • 2篇西北民族大学...
  • 2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肝脏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实验动物科学...

年份

  • 3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199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苦参碱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2004年
焦建中聂青和邱英锋赵夏夏
关键词:慢性病毒性肝炎
膦甲酸钠治疗重型乙肝38例
目的观察膦甲酸钠对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重型乙型肝炎68例,治疗组38例,在一般保肝、支持及防治并发症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膦甲酸钠治疗4周,观察肝功能、肾脏功能、HBV DNA定量变化及死亡率等。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
邱英锋周小平李惠珍焦建中刘旺国郑扬陈蕊丽王少臣
文献传递
卡介苗加脂多糖建立大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被引量:34
2004年
目的 构建接近临床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的肝损伤动物模型 ,以便对病毒性暴发性肝炎作进一步的研究。方法 用不同剂量的卡介苗 (BCG)及不同剂量的脂多糖 (LPS)诱导SD大鼠建立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 ,以大鼠血清转氨酶水平变化和肝脏病理学检查等指标作为肝损伤判断标准 ,并以流式细胞仪对该模型的血清中CD3+ 、CD4 + 、CD8+ 细胞百分比计数 ,以ELISA法对TNFα IgG、白介素 (IL 6和IL 10 )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BCG +LPS”所造免疫性急性肝损伤模型当以BCG剂量 5× 10 7个活菌 /只及LPS剂量 30 μg kg时ALT升高明显 ,达正常对照 10倍以上 ,AST也较正常对照升高两倍 ;肝脏组织病理损伤中“Ⅲ”级和“Ⅳ”级大于 70 % ,而且其细胞因子水平较正常大鼠升高。对血清中CD3+ 、CD4 + 、CD8+ 细胞百分比也有影响。结论 以“BCG +LPS”所造模型比较成功 ,该模型能充分造成大鼠急性肝损伤 ,且能影响免疫系统 ,与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相似 。
邱英锋缪晓辉王俊学张瑞祺蔡雄倪武
关键词:卡介苗脂多糖细胞因子病理学
乙型肝炎动物模型及其建立方法被引量:5
2003年
人乙型肝炎病毒宿主范围非常狭窄,而且有明显的嗜肝性,建立合适的HBV感染的动物模型却很困难 但随着细胞培养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有关的HBV感染的细胞模型及动物模型均已相继建立 这样,为人乙型肝炎模型研究提供了思路。
邱英锋缪晓辉
关键词:乙型肝炎动物模型细胞模型细胞培养基因工程
膦甲酸钠治疗乙型重型肝炎38例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膦甲酸钠对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乙型重型肝炎患者38例,在一般保肝、支持及防治并发症基础上加用膦甲酸钠治疗4周,观察肝、肾脏功能,HBV DNA定量变化及病死率等。结果膦甲酸钠对急性、亚急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有明显影响,SB由300.96±142.80μmol/L下降为57.72±22.15μmol/L,ALT由352.73±168.14u/L下降为36.00±4.10u/L,AST由433.22±169.11u/L下降为50.18±12.52u/L,PT由22.88±12.23(秒)下降为10.11±3.72(秒),CHOL由1.99±1.56mmol/L上升为3.60±2.18mmol/L;膦甲酸钠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亦有明显影响,SB由394.58±179.82mmol/L下降为78.44±23.72μmol/L,ALT由199.44±107.82u/L下降为42.52±27.01u/L,AST由210.00±170.32u/L下降为79.44±40.73u/L,PT由27.81±13.22(秒)下降为16.11±8.34(秒),CHL由0.99±1.68mmol/L上升为2.90±1.99mmol/L。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变化显示,治疗前为3072.58±742.36pg/ml,治疗后为400±80.70pg/ml;对照组则分别为2989.40±800.48pg/ml和2004.58±807.56pg/ml。在68例重型肝炎中,治疗组死亡8例(22%);对照组死亡14例(46%),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膦甲酸钠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乙型重型肝炎,明显降低病死率。
邱英锋周小平焦建中刘旺国李惠珍郑扬陈蕊丽王少臣
关键词:乙型重型肝炎膦甲酸钠
干扰素抗体对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的探讨被引量:3
1998年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分别报道了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在干扰素(IFN)治疗前后都可出现干扰素抗体,但对抗-IFN出现的临床意义尚无定论。本文对3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在IFN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外周血抗-IFN,并对其对疗效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以探讨抗-IFN的检测在IFN治疗中的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病例选择及治疗方案 慢性病毒性肝炎共36例,其中乙型肝炎23例,丙型肝炎13例;男24例,女性12例;年龄10~72岁。
焦建中李爱月刘旺国焦建新沈戍李慧珍邱英锋
关键词:干扰素抗体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炎患者传染科
全文增补中
膦甲酸钠对免疫致敏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干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膦甲酸钠对免疫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单次应用卡介苗/(BCG/)对大鼠进行免疫致敏后,予以不同剂量膦甲酸钠/(PFA/)腹腔注射,并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P/)为药物对照和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连...
邱英锋
关键词:膦甲酸钠肝损伤免疫性T细胞亚群干预作用
文献传递
卡介苗加脂多糖建立的大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被引量:21
2004年
目的 :旨在制造出接近临床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的肝损伤动物模型。方法 :用不同数量的卡介苗 (BCG)及不同剂量的脂多糖 (LPS)诱导SD大鼠建立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 ,以大鼠血清转氨酶水平变化和肝脏病理学检查等指标作为肝损伤判断标准 ,并以流式细胞仪对该模型的血清CD3+ 、CD4 + 、CD8+ 细胞百分比计数 ,以ELISA法对TNFα -IgG、白介素 (IL - 6和IL -10 )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BCG +LPS”所造免疫性急性肝损伤模型当以BCG用量 5× 10 7个活菌 /只及LPS用量 30 μg·kg 1时ALT升高明显。肝脏组织病理损伤中“Ⅲ”级和“Ⅳ”级大于 70 %。其细胞因子水平较正常大鼠升高。对血清CD3+ 、CD4 + 、CD8+ 细胞百分比也有影响。结论 :以“BCG +LPS”所造模型比较成功 ,该模型能充分造成大鼠急性肝损伤 ,且能影响免疫系统 ,与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有较大相似 。
邱英锋缪晓辉蔡雄王俊学张瑞祺倪武
关键词:肝损伤卡介苗脂多糖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出现YMDD变异后继续长期应用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88例病人服用拉米夫定三年,共有51例出现YMDD变异.定期观察其中出现YMDD变异后继续长期应用拉米夫定的44例病人,观察项目包括临床表现、ALT、SB、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HBV DNA及YNDD变异情况.48 周、104周和168周YMDD变异率分别为21.7%、48%和68.4%.44例继续用药病人按变异后ALT的变化分为三组:ALT值<1ULN(16例)、>1-5ULN(21例)和>5ULN(7例);HBV DNA中位值分别为0.88、200.93和537.70 mEq/mL;血清转换分别为7、1和1例.与无病毒变异组的血清转换率61.1%相比,变异后ALT正常组为43.8%(P>0.05),变异后ALT异常组为7.1%(P<0.01).因此,拉米夫定对大多数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仍有效,但必须在严密监测下使用.
邱英锋周小平焦建中李惠珍
关键词:拉米夫定长期疗效病毒变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