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建华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核不育
  • 2篇核不育系
  • 2篇不育
  • 2篇不育系
  • 1篇性状
  • 1篇亚种
  • 1篇亚种间
  • 1篇杂交
  • 1篇杂种
  • 1篇杂种一代
  • 1篇三唑
  • 1篇三唑类化合物
  • 1篇杀菌剂
  • 1篇始穗期
  • 1篇双列
  • 1篇双列杂交
  • 1篇水稻
  • 1篇水稻核不育系
  • 1篇随机区组
  • 1篇穗期

机构

  • 2篇福建省农业科...

作者

  • 2篇郑建华
  • 2篇杨聚宝
  • 1篇陈金模
  • 1篇赵明富
  • 1篇蔡新华
  • 1篇胡如英

传媒

  • 2篇福建稻麦科技

年份

  • 1篇1992
  • 1篇199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多效唑对水稻核不育系农艺性状的影响
1992年
前言多效唑(Multiple—effect triazale MET)是属于三唑类化合物。由美国ICI公司农化部和英国ICI公司植保部于70年代末合成的新型植物生长延缓剂和广谱性杀菌剂。我国从1984年开始引进使用。先后在多种植物上取得良好效果。
郭其寿郑建华杨聚宝
关键词:核不育系农艺性状广谱性杀菌剂三唑类化合物始穗期
籼粳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的研究(Ⅱ)被引量:1
1990年
用5个籼稻和5个粳稻品种,进行半双列杂交,随机区组,三次重复,以汕优63作对照。探索其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强度。试验表明:籼、粳杂种F_1表现强大的生物学优势,产量优势更为明显,杂种优势平均高达156.4%。生育期和株高有正负优势的表现。特殊配合力强的组合,其亲本一般配合力也都比较好。籼稻亲本对杂种的变量贡献较大。加性基因效应和非加性基因效应在决定籼、粳杂种优势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蔡新华郑建华赵明富陈金模胡如英杨聚宝
关键词:配合力双列杂交杂种一代亚种间核不育系随机区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