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娜
- 作品数:22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滚筒药箱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筒药箱,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为圆柱,体箱内被隔板分隔成8个区域,每个隔板的顶面与底面分别设有一层挡板,挡板上设有透孔,顶面的挡板与底面的挡板之间设有一层防潮剂,每个隔板的顶端均设有门轴,门轴与箱门的顶...
- 郜娜杨庆宇张文周
- 文献传递
- 利拉鲁肽通过microRNA-33对2型糖尿病小鼠肝损伤的治疗作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小鼠肝组织微小RNA-33(microRNA-33,miR-33)、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及肝细胞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药效学依据。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复制C57BL/6小鼠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对照组为正常小鼠皮下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模型组为T2DM小鼠皮下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利拉鲁肽低剂量组为了2DM小鼠皮下注射100μg·kg^(-1)·d^(-1)利拉鲁肽;利拉鲁肽高剂量组为T2DM小鼠皮下注射200μg·kg^(-1)·d^(-1)利拉鲁肽。给药4周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各组小鼠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HE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检测肝组织的cleaved caspase-3;Western blot法检测p-AMPK/AMPK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的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肝组织miR-33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利拉鲁肽高、低剂量组小鼠FBG、TG、TC、LDL-C、ALT及AST含量明显降低,HDL-C含量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病理结构的紊乱得到明显改善;免疫荧光结果可见,利拉鲁肽高、低剂量给药组小鼠的cleaved caspase-3明显降低;Western blot实验结果可见,利拉鲁肽高、低剂量给药组小鼠肝组织的Bcl-2表达明显增高,caspase-3表达显著下降(P<0.05)肝组织AMPK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P<0.01);且肝组织miR-33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利拉鲁肽可以缓解2型糖尿病小鼠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肝组织miR-33表达,从而增加AMPK磷酸化水平,进而抑制肝细胞凋亡有关。
- 郜娜杨庆宇刘秀梅
- 关键词:利拉鲁肽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肝细胞凋亡
- HPLC法测定仙乐雄胶囊中淫羊藿苷的含量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建立仙乐雄胶囊中淫羊藿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ODSC18(4.6mm×250mm,5μm),以乙腈-水(30∶7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0nm。结果:淫羊藿苷在(5.35-85.60)μg.ml-1的进样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06%(RSD=0.44%,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仙乐雄胶囊的质量控制。
- 杨庆宇郜娜
- 关键词:HPLC仙乐雄胶囊淫羊藿苷
- 细胞因子IL-33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及其抗肿瘤作用
- 2016年
-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IL-33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及其抗肿瘤作用.方法 将70只小鼠分为对照组10只、干预组30只、模型组30只,其中干预组和模型组皮下接种H22细胞,造模饲养一周后干预组给予重组小鼠IL-33蛋白皮下注射,干预两周后比较小鼠肿瘤大小、血清IL-2、IL-4、IL-I0、IL-12p40、IFN-γ浓度、肿瘤微环境当中Th1型免疫应答以及瘤体OPN、TGF-β表达情况.结果 采用IL-33干预后,干预组小鼠肿瘤体积显著小于模型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IL-2、IL-12p40、IFN-γ显著降低(P<0.05),IL-4显著升高(P<0.05);干预组IL-2、IL-12p40、IFN-γ显著升高(P<0.05),IL-4以及IL-10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与干预组各项血清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小鼠肿瘤肿瘤中浸润的CD45+免疫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模型组小鼠(P<0.05);干预组小鼠肿瘤肿瘤中浸润的CD45+免疫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模型组小鼠(P<0.05),且干预组小鼠肿瘤中CD8+T、NK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小鼠瘤体组织中OPN、TGF-β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有所降低.结论 细胞因子IL-33可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调节肿瘤微环境中Th1/Th2免疫应答,且抑制肿瘤中TGF-β、OPN蛋白的表达,具有着潜的抗肿瘤作用,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 张斌郜娜杨微赵秀莉
- 关键词:肿瘤微环境抗肿瘤
- 达沙替尼治疗伊马替尼引起肝功能异常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报告被引量:3
- 2016年
- 1病例资料患者,女,60岁,2013年2月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间断应用羟基脲治疗。2014年4月20日,因"乏力、纳差、腹胀"入院治疗,入院时查血常规,白细胞(WBC)计数121×10~9/L,血红蛋白(Hb)浓度10~3 g/L,血小板(PLT)计数708×10~9/L。
- 田锋奇郜娜李磊赵秀莉
- 关键词:达沙替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RP-HPLC法测定强筋健骨片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含量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建立强筋健骨片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ODS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1 mol·L^(-1)庚烷磺酸钠与0.02 mol·L^(-1)磷酸二氢钾等量混合(用10%磷酸调节pH值为2.8)-乙腈(79:21);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60 nm。结果: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分别在0.012 6~0.126 0,0.015 5~0.155 0 mg·ml^(-1)的进样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7,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3%(RSD为0.58%,n=6)、99.32%(RSD为0.32%,n=6)。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强筋健骨片的质量控制。
- 杨春静郜娜姬广山
- 关键词:马钱子碱
- 阿托伐他汀联合血塞通胶囊对脑梗死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血脂水平影响的临床效果探讨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塞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06—2015-08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采用血塞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对比2组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彩超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类型及血脂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彩超检测IM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8,P>0.05),治疗12个月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2,P<0.05)。治疗组治疗12个月后纤维型、脂质型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质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12个月后所有类型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脂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急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有利于促进颈动脉斑块的稳定,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郜娜
- 关键词:脑梗死颈动脉斑块血塞通胶囊阿托伐他汀
-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测定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时的稳定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不同温度下在3h内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与克拉维酸钾的含量的变化。结果配伍液质量不稳定,含量下降、不溶性微粒少量增多。结论光线、温度、溶媒及PH值、配制浓度、溶液放置时间是影响;豫定性的重要因素。医务人员应规范性操作,溶解后立即给药,一次剂量静脉滴注30分钟。以保证安全用药。
- 郜娜
- 关键词: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
- 注射用氨曲南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 2012年
- 目的:研究氨曲南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RP—HPLC测定6h内氨曲南和奥硝唑的含量,同时观察配伍液外观变化及监测PH值变化。结果:氨曲南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氨曲南色谱峰出现肩峰,配伍液1小时即呈现颜色变化。结论:氨曲南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液稳定性差,不宜配伍使用。
- 郜娜
- 关键词:氨曲南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
- 丁苯酞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及主动脉壁VCAM-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表达影响,以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方法:90只6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3组,高脂饲喂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同时灌胃给予丁苯酞100及200 mg·kg^(-1)·d^(-1)进行干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30只同龄雄性野生型C57BL/6J小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在18周龄及30周龄时分别处死15只动物。实验过程中记录各组小鼠体重变化及进食进水量。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18周龄及30周龄各组小鼠血脂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ox-LDL、CRP、TNF-α及IL-6含量;取主动脉根部石蜡包埋切片行HE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查,计算斑块相对面积;取胸主动脉进行real-time PCR检测VCAM-1的mRNA含量,同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VCAM-1的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18周龄及30周龄时体重、血脂及炎症因子均显著升高,且均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且VCAM-1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丁苯酞对模型小鼠体重及进食进水量无影响;但丁苯酞100和200 mg·kg^(-1)·d^(-1)剂量组血脂水平显著降低;血清ox-LDL、CRP、TNF-α及IL-6含量亦显著减少;主动脉根部粥样斑块面积显著减小;胸主动脉VCAM-1的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结论:丁苯酞可延缓高脂饮食诱导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其机制与其同时降低血脂及抑制炎症的发生,进而降低主动脉VCAM-1有关。
- 郜娜杨庆宇刘秀梅
- 关键词:丁苯酞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